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江波

作品数:40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服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艺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服饰
  • 8篇服装
  • 6篇新现代主义
  • 6篇夏布
  • 6篇服饰文化
  • 5篇服装设计
  • 4篇教学
  • 3篇地域文化
  • 3篇设计师
  • 3篇礼制
  • 3篇教学改革
  • 3篇服装设计师
  • 3篇布衣
  • 2篇语境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图案
  • 2篇装饰
  • 2篇卓越工程师计...
  • 2篇苎麻

机构

  • 38篇江西服装学院
  • 16篇东华大学
  • 1篇闽江学院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作者

  • 38篇廖江波
  • 12篇杨小明
  • 2篇王辉
  • 1篇李强
  • 1篇林燕萍
  • 1篇陈东生
  • 1篇任春光

传媒

  • 6篇服饰导刊
  • 5篇丝绸
  • 5篇纺织科技进展
  • 4篇纺织服装教育
  • 4篇江西服装学院...
  • 2篇山东纺织科技
  • 2篇武汉纺织大学...
  • 2篇美与时代(城...
  • 2篇服装学报
  • 1篇江苏纺织
  • 1篇辽宁丝绸
  • 1篇艺术探索
  • 1篇内蒙古大学艺...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商情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行服饰符码中的地域文化符号
2014年
本文通过解析流行的符号学传播策略,从地域文化的视觉符号化、民族服饰的视觉情感、地域文化在服饰中的呈现形态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流行服饰符码中的地域文化符号的设计策略。
廖江波
关键词:地域文化
先秦葛麻服饰及其等级考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对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的考证,发现先秦葛麻纺织业经历过蓬勃的发展,葛麻服饰形式多样。精细葛麻布是贵族的专属,而粗糙葛麻布则是平民的日常服饰,又称"布衣",后借喻平民。在纺织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服饰质料逐渐形成贵贱差异;而又在宗法礼制的强化下,服饰质料映射服用者的身份地位,两者共同促成了布衣作为本体粗糙服饰与喻体平民身份的二元统一。
廖江波陈东生
关键词:先秦布衣平民礼制
基于符号学的新现代主义服饰语境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时尚前沿总在吸收具有影响力的设计风格与思潮,新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下的服装设计兼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大设计风格,而呈现出新的设计特色,即在追求功能与理性的同时,强调特定语境下的文脉精神。本文从符号学视角解读新现代主义服饰的语境,试图揭示新现代主义服饰文化的内涵,管窥服饰产品溢价的规律。新现代主义服饰语境表明消费文化是可以人为营造的,个体穿着选择是一种自主性的行为。文化提供给了消费者服饰搭配的原则,而这也正是产品溢价的关键所在。
廖江波
关键词:新现代主义服饰文化符号学语境
洛可可风格在现代婚纱设计中的消解
2011年
以纤巧繁丽的装饰个性、奢华优雅的浪漫著称的洛可可风格,一直以来是现代婚纱设计的有益借鉴。然而受生活方式筒约化,时尚元素的幻化,服饰风格的泛化等因素的制约,洛可可风格在现代婚纱设计中呈现不断消解的趋势。
廖江波
关键词:洛可可风格婚纱消解
中国古代夏日女服的形制与时尚被引量:2
2017年
炎炎夏日,女性身体伦理与服饰时尚的碰撞,使夏日服饰缤纷多彩。以中国古代文献、绘画作品与服饰文物为研究对象,从夏日女服样式、面料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夏日女服形制与时尚。中国古代夏日女服在样式上拘谨含蓄、多层着衣,在设计上并无多大空间,通过选择轻薄透气的面料来适宜夏日的炎热。中国古代夏日女服的礼体现封建伦理下服饰对女性身体的禁锢;而其俗,则体现女性身体意识的觉醒与男性目光投射在女性身体上的欲望。
廖江波
关键词:样式面料女服伦理
基于布与帛对比视角下布衣服饰文化的考辨被引量:4
2016年
中国社会礼法体制的变迁,能从服饰面料中管窥其端倪。葛麻织成的布与蚕丝织成的帛,是古代服饰的两种主要纺织面料。基于布与帛对比的视角,通过历史文献与出土文物,考察葛麻纺织的面料特征,考辨其在服饰形制中的角色定位,进而来揭示布衣服饰文化的内涵与延伸。研究表明,布衣作为服饰面料和礼乐精神的二元文化根基,其建立在以葛麻质地为物质前提、以服制为礼制载体的基础之上。布衣指代的演变,伴随着纺织科研和人文语境的变化。
廖江波杨小明
关键词:布衣礼制服饰文化
江西传统夏布绣的技艺特征被引量:7
2018年
江西传统夏布绣属民间绣活,其以苎麻手工织造的绣地材质夏布命名。文章以江西新余夏布绣博物馆馆藏的传统夏布绣和夏布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小红的口述为研究范畴,兼对江西省内分宜县双林镇夏布织造基地的田野调查,从传统夏布绣的历史演变、织绣工艺及图案寓意揭示其技艺特征。江西传统夏布绣选用夏布作绣地,因其有材美工巧与就地取材之便,其在刺绣工艺与审美文化上有着汉族民间绣活的共性,醇厚的绣地与稚趣的图案相得益彰,遵循实用绣"制器尚用"的造物理念。
廖江波张小红杨小明
关键词:图案
南昌市高校服装创意设计人才流失现状与建议
2014年
对2013年南昌市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数据分析得出,当年服装设计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超过全国总数的10%,而留赣人数不足10%。基于这一数据从服饰品牌、文化创意设计氛围、产业链、薪资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服装创意人才流失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廖江波王辉
先秦两汉石染矿物颜料及其染色考被引量:11
2016年
石染是一种天然的染色工艺,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矿物颜料的利用.从考古发掘的先秦两汉石染织物和历史文献记载的有色矿物,表明石染在服饰上以涂染为主,《考工记·钟氏染羽》记载的矿物染料胶体研磨工艺为浸染奠定了基础.石染染色具有象征与装饰的功能,对色牢度要求并不高,从而使之在古代织品的染色上占有一席之地.优化石染工艺,发挥石染别致化的染色特征,是呼应服饰染色天然环保的有益探索.
廖江波任春光杨小明
关键词:《考工记》染色牢度
DIY理念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从DIY理念出发,依托学校教学资源,探索培养市场需要的服装设计师的路径。以江西服装学院2012级卓越服装设计班学生为对象,论证DIY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方案对提高服装设计人才的人文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市场适应能力的可行性。
廖江波
关键词: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