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荣
- 作品数:4 被引量:1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体外核酸快速扩增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创新被引量:29
- 2011年
-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的核酸体外扩增是1983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革命性技术,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化的农业和医学以及食品工业等领域,特别是在人类认知基因和基因组的过程中,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最初,体外核酸扩增技术主要是利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酶),这样就使核酸的体外扩增反应可以在热循环中进行。但因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和消耗大量的电力,其成本和应用范围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之后,恒温体外核酸扩增悄然兴起,这改变了传统扩增技术的局限性,使核酸的体外扩增更加简单和方便。重组酶介导扩增(RAA)法是一种最新型的恒温体外核酸扩增技术,该系统的显著优点在于它在常温下就能实现DNA解链并快速扩增(15~30min完成),反应快速、专一性好、灵敏度高,还可用于定时定量的结果分析。
- 吕蓓程海荣严庆丰黄震巨李轶女罗达沈桂芳张志芳邓子新林敏程奇
- 用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快速扩增核酸被引量:120
- 2010年
- 体外核酸快速扩增技术是一种可使微量核酸在体外高效快速扩增的技术,自问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和法理鉴定等领域,并被不断改进,以使其功能和适应性更为广泛.重组酶介导扩增法是在现有体外核酸扩增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恒温体外快速扩增核酸技术.RAA法利用重组酶、单链结合蛋白和DNA聚合酶代替了传统PCR的热循环解链过程,实现了在37℃恒温下的核酸快速扩增,无需特殊的辅助仪器,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不高,具备简单、节能、便携、快速等特点,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取代传统的热循环PCR反应.
- 吕蓓程海荣严庆丰黄震巨沈桂芳张志芳李轶女邓子新林敏程奇
- 关键词:重组酶细菌
- 解脂耶氏酵母表面展示β-淀粉酶与α-葡萄糖转苷酶及一步法由淀粉合成低聚异麦芽糖被引量:7
- 2019年
- 低聚异麦芽糖(IMO)所具有的良好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使得其在食品、医药、饲料、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工业上采用多酶协同法由淀粉合成低聚异麦芽糖,步骤繁琐、成本较高。因此开发出更加经济简便的方法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将β-淀粉酶(βa)和耐热α-葡萄糖转苷酶(GT)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融合,并利用表面展示系统固定在食品安全微生物解脂耶氏酵母细胞表面,实现自我表达与固定。筛选得到高产菌株Yβa-GT29。大量培养获得细胞,转化液化的淀粉可实现一步法合成IMO,50℃转化20h即可得到纯度为75.3%的低聚异麦芽糖,方便了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
- 刘大文程海荣邓子新
- 关键词:解脂耶氏酵母酵母表面展示低聚异麦芽糖Β-淀粉酶
- 解脂耶氏酵母细胞表面展示乳糖水解酶高效水解乳糖被引量:2
- 2018年
- 乳糖是婴幼儿获取能量的重要碳源之一,但乳糖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半乳糖与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缺少乳糖分解酶的婴幼儿在摄入含乳糖的食品后,未被消化的乳糖会直接进入大肠,刺激大肠蠕动加快,造成一系列不适应症状即乳糖不耐症,我国属于乳糖不耐症高发国家。因此,解决乳糖的体外水解问题对减轻该症状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将β-半乳糖苷酶(也称为乳糖水解酶)表面展示在食品安全微生物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细胞表面,通过培养获得该酵母,然后直接利用酵母细胞来水解乳糖生成半乳糖与葡萄糖。采用该工程酵母细胞(HCY10),能在24小时内完全水解50g/L的乳糖,生成半乳糖与葡萄糖。该方法具有高效、简便的优点,能为乳糖的高效水解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 王艺颖程海荣
- 关键词:乳糖Β-半乳糖苷酶解脂耶氏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