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艳

作品数:2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纳米
  • 12篇石墨烯纳米带
  • 12篇纳米带
  • 8篇石墨
  • 8篇石墨烯
  • 5篇电池
  • 5篇复合材料
  • 5篇
  • 5篇
  • 5篇复合材
  • 3篇电子迁移率
  • 3篇原位增韧
  • 3篇增韧
  • 3篇柔性石墨
  • 3篇铁磁
  • 3篇铁磁金属
  • 3篇迁移率
  • 3篇纳米铁
  • 3篇负极
  • 2篇单质

机构

  • 19篇重庆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作者

  • 19篇张艳艳
  • 17篇李新禄
  • 10篇王荣华
  • 2篇李同涛
  • 2篇黄佳木
  • 2篇张石磊
  • 1篇司鹄
  • 1篇李伟
  • 1篇夏涛

传媒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磁性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本方法采用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碳纳米洋葱包裹纳米铁磁金属颗粒原位生长在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复合薄膜的表面上。该石墨烯复合薄膜在转移过程中无需聚合物的辅助就能转移至目标基体,具有磁性...
李新禄粟泽龙赵奚誉赵昱颉张艳艳张欣琳王荣华
一种磁性石墨烯纳米带/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石墨烯纳米带/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本方法采用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碳纳米洋葱包裹纳米铁磁金属颗粒原位生长在石墨烯纳米带与石墨烯复合薄膜的表面上。该石墨烯复合薄膜在转移过程中无需聚合物的辅助就能转移至...
李新禄粟泽龙赵奚誉张艳艳赵昱颉张欣琳王荣华
一种石墨烯纳米带原位增韧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一种石墨烯纳米带原位增韧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纳米带原位增韧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易分散的石墨烯纳米带,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配置纳米碳纤维前驱液,将石墨烯纳...
李新禄赵昱颉赵奚誉张艳艳粟泽龙
文献传递
一种单质硅-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单质硅-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即将将单质硅与粘结剂均匀混合形成单质硅悬浮液。然后加入通过化学切割和超声剥离碳纳米管制备出石墨烯纳米带,超声混合制备出单质硅-石墨烯纳米带胶状体,经干燥以及热处理制得复合正极材...
李新禄李同涛粟泽龙张艳艳张欣琳黄佳木
一种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球形颗粒与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即一种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球形颗粒与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锡酸钾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二氧化锡空心球,然后与钛酸四丁酯混合,通过溶胶...
李新禄张欣琳粟泽龙张艳艳赵昱颉赵奚誉王荣华
文献传递
一种铅碳电池用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碳电池用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简单的液相反应、离心、高温烧结等方法制备铅‑石墨烯复合材料,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化生产,便于推广应用。所得的铅‑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析氢过电位...
李新禄张艳艳赵昱颉粟泽龙赵奚誉王荣华
一种高容量长寿命铅碳电池负极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容量长寿命铅碳电池负极及制作方法,其中涉及到一种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铅碳电池负极中。首先将石墨烯的酸性溶液进行超声处理得到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将苯胺加入到石墨烯分散液中,在冰浴条...
李新禄龙君君张艳艳吴玉洋赵奚誉粟泽龙赵昱颉王荣华
一种石墨烯纳米带原位增韧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石墨烯纳米带原位增韧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首先将石墨烯纳米带进行表面修饰和分散,得到均匀的石墨烯纳米带分散液,然后将石墨烯纳米带分散液均匀的负载在金属箔表面上,在900~1070℃下甲烷...
李新禄赵昱颉赵奚誉粟泽龙张艳艳张欣琳
文献传递
滑坡灾害输电塔易损性评估模型被引量:5
2015年
为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从滑坡致灾强度和输电塔抗灾性能两方面分析了输电塔的易损性,致灾强度的核心要素是滑坡危险性及其活动强度,危险性由地质环境和降雨两大因素决定.基于改进AHP法对地质环境各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建立量化模型,求出地质环境危险性指数;根据日最大降雨量和降雨过程总降雨量,对降雨危险性进行分级;最后将两因素进行分级叠合,得到了滑坡的危险性.将致灾模式简化为致灾体对输电塔的冲击破坏,推导了滑坡冲击力计算公式,选取挠曲度来衡量输电塔的稳定程度,则输电塔易损性函数关系表示为滑坡冲击作用下输电塔的挠度与允许的最大挠度值的比值,并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
司鹄张艳艳李伟夏涛
关键词:滑坡易损性输电塔降雨地质环境
铅碳电池碳纳米导电剂的研究
为了应对地球石油资源被过度消耗和保护环境,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研究热点。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中,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成为其发展瓶颈。近年来,由于铅碳电池克服了传统铅酸电池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
张艳艳
关键词:活性炭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