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晨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体育
  • 1篇大学生
  • 1篇动作捕捉技术
  • 1篇短跑
  • 1篇短跑运动
  • 1篇短跑运动员
  • 1篇有氧运动
  • 1篇运动员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想
  • 1篇政教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融入高校
  • 1篇身心
  • 1篇思维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机构

  • 7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杭州第四中学

作者

  • 7篇申晨
  • 1篇李国民

传媒

  • 2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当代体育
  • 1篇时代人物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4年
将伟大建党精神合理融入高校日常思政教育中,能够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学生坚定政治立 场,培养高校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高校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是新时期弘扬与发展建党精神的需求,也是推动高校 日常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虽然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已经意识到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性,但在教育队伍建设, 学生精神信仰培养,思政教育形式内容,教师思政素养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高校日常思政教育需要凝聚多方力 量,拓宽高校日常思政教育渠道,提升思政教师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形成与时代要求相符的高校思 政育人体系。
申晨
关键词:思政教育
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身心康复效果的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强制隔离戒毒所“健康361”康复训练为例
研究目的:通过"健康361"康复训练方案的实施,采用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运动方式,为戒毒人员减轻戒断反应痛苦,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同时断除毒瘾,为出所后降低复吸率和保持良好生活提供基础支撑。研究方法:实验对象:以江苏省宜兴...
申晨郭靖
关键词:有氧运动戒毒
文献传递
互联网思维下的体育类项目创业模式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席卷而来,互联网兴起给大众创业掀起了新的热潮,对体育类项目创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文章从"互联网思维"出发,选取体育类项目创业案例分析,探讨了"互联网思维"对体育类项目的启发或影响。
申晨
关键词:创业模式
关于提升体育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5年
体育类大学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群体,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其就业难成因主要是:体育类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就业市场分布不均。提升体育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举措主要是加强基础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能力和注重培养差异性能力。
申晨
关键词:体育类大学生就业理念
水平抗阻训练对短跑运动员速度表现影响研究
2020年
水平抗阻训练的主要训练方式有臀冲、壶铃摆动。臀冲训练逐渐得到普及并变得流行。对 16 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为期 8周的水平方向抗阻干预训练, 并对干预训练前后运动员相关测试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测前和侧后数据呈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通过干预训练,臀冲训练冲能够引起股四头肌和伸髋肌的肌电反应,增强运动的稳定性,促使加快运动员在下肢伸髋速度,可以提升大学生短跑运动员速度表现。
谭毅申晨
利用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对立定跳远测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旨在探究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在立定跳远距离测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GB-D深度相机进行动作捕捉,运用关键帧提取、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无标记精准测量立定跳远距离,并通过信效度分析检证其精准性和可靠性。结果:通过51个标准距离重复测量,重测信度检验得到克隆巴赫系数α=0.999和组内相关系数ICC=0.998,重测精准性达到99.64%;通过306次立定跳远试跳实测,标准效度检验的Pearson相关系数r=0.999,稳定可靠性达到99.69%。结论:本研究成功开发并验证了一种基于无标记动作捕捉技术的立定跳远距离测量方法,极高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展示了该方法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李国民惠悲荷李增虞志军汪盛坞申晨
关键词:图像处理立定跳远体育测量
论非洲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融合
2024年
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和发展有着独特的历程,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正义和变革理念与非洲哲学的集体主义、社会和谐、环境共生理念存在显著契合点。非洲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可在多个层面展开互动与融合:在理论层面,非洲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等与非洲实际相结合;在实践维度,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助力非洲的民族解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在文化层面,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非洲文化复兴与阶级解放结合等多方面的发展。面对非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的特殊情况,非洲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需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需挖掘非洲传统文化价值,以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和加强文化教育宣传;需加强与中国合作、拓展与其他国家合作以及推动国际组织作用。
申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