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隐形义齿即刻修复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拔牙后即刻行隐形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病例43例共48颗前牙,拔牙前制作即刻隐形义齿,拔牙后试戴隐形义齿。结果 43例即刻隐形义齿均就位顺利,固位良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隐形义齿作即刻修复,具有透明性好,佩戴舒适,美观效果好,可恢复良好的面型和咀嚼功能,患者易于接受。
- 宫尚红杨艳王苗
- 关键词:前牙缺损隐形义齿
- 铁代谢指标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探讨
- 2025年
- 目的探讨铁代谢指标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CI治疗的1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34例)与非MACE组(98例),比较2组患者的铁代谢指标,分析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以及铁代谢指标预测PCI术后发生MACE的价值。结果1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有34例,发生率为25.76%。MACE组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铁调素-25(hepcidin-25)、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高于非MACE组(P<0.05),血清铁(SI)水平低于非MACE组(P<0.05)。NT-proBNP、hepcidin-25、sTfR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S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P<0.05)。hepcidin-25、sTfR、SI单一及联合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发生MACE的灵敏度分别为0.72、0.74、0.67、0.78,特异度分别为0.63、0.67、0.72、0.84,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3、0.780、0.752、0.838。结论hepcidin-25、sTfR、SI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效能良好,可用于辅助预测PCI术后MACE的发生风险。
- 王志江杨艳刘华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铁代谢指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心动过缓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心动过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并根据术中心动过缓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心动过缓组(24例)和非心动过缓组(7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患者术中心动过缓的危险因素。结果术中共24例患者发生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发生率为24.00%。其中心动过缓组14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交界性逸搏心律,5例出现气促、胸闷、心悸。心动过缓组患者梗死血管位置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罪犯血管支数>1支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心动过缓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梗死血管位置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罪犯血管支数均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患者术中出现心动过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梗死血管位置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罪犯血管支数因素均易增加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 王志江杨艳刘华
- 关键词:心动过缓
- “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与上颌[牙合]垫舌簧活动矫治治疗儿童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与上颌[牙合]垫舌簧活动矫治技术治疗儿童替牙期牙性及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变化,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儿30例,观察组采用“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对照组采用上颌[牙合]垫舌簧活动矫治技术。两组病例选用X线头影测量相关硬组织作为观察指标,并评估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相对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SNA角、ANB角、U1-NA角、U1-SN角、FH-MP角、Y轴角均增加(P均<0.05),SNB角、NP-FH角、U1-L1角均减小(P均<0.05),L1-MP角、L1-NB角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SNA角、ANB角、U1-NA角、U1-SN角均增加(P均<0.05),U1-L1角、L1-NB角、L1-MP角均减小(P均<0.05),SNB角、NP-FH角、FH-MP角、Y轴角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之间的变化值比较,SNB角、ANB角、NP-FH角、U1-L1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H-MP角、SNA角、U1-SN角、U1-NA角、L1-MP角、L1-NB角、Y轴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儿童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均有不同程度的矫治作用。“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疗效更佳,其可抑制下颌骨前突趋势,调整上下颌骨位置;对于伴有牙列拥挤不齐的患儿,可治疗牙列不齐、中线偏斜及磨牙关系不调等。
- 杨艳杨立斌王磊郭慧华
- 急性肺动脉栓塞20例临床诊断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栓塞(PTE)诊断的线索。方法回顾分析20例PTE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在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1PTE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表现和体征是疑诊的重要线索。2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双下肢深静脉彩超、D2聚体检测、螺旋CT检查能够为诊断提供线索。结论提高PET早期诊断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罗桂芹杨艳刘红
- 关键词:肺栓塞
- 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功能和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在斑块稳定性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AMI患者56例,按发病前是否因心绞痛、血脂异常服用过辛伐他汀分为治疗组25例,服用辛伐他汀(20mg,1次/d)4周以上与对照组31例,未服用辛伐他汀。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hs-CRP、ET-1、CK-MB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浆hs-CRP、ET-1、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 罗桂芹杨艳谢忠敏
- 关键词:辛伐他汀心肌梗死C-反应蛋白内皮素-1
-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 2025年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的104例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21例)与非复发组(83例),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104例心房颤动患者中,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21例,复发率为20.19%。复发组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高于非复发组(P<0.05),SRs及SRe绝对值低于非复发组(P<0.05)。LAD(OR=3.274,95%CI:1.307~8.201)、LVEDD(OR=3.579,95%CI:1.429~8.964)、PDGF(OR=3.951,95%CI:1.578~9.897)、SRs(OR=0.283,95%CI:0.113~0.709)、SRe(OR=0.205,95%CI:0.082~0.514)是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风险模型预测心房颤动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64(95%CI:0.809~0.932)。结论LAD、LVEDD、PDGF、SRs、SRe与心房颤动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术后复发有关,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早期甄别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 杨艳王志江
- 关键词:心房颤动影响因素
-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SCD)的相关因素.方法 募集205例ICM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回顾性调查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收集并检测患者心电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尿钠肽(BNP)水平,出院后随访调查患者0.5 ~4年内心源性猝死(SCD)发生情况,分析病例组心电图QRS波群时限、LVEF值、BNP水平与恶性心律失常、SCD发生的关系.另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心电图QTc分布情况.结果 病例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0.9%(125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VT/VF 27例(13.2%),与健康对照比较,病例组心电图QTc明显延长(P<0.05).随访结果标明,病例组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延长患者(≥120 ms) SCD发生率明显高于QRS≤120 ms患者(35.1%和17.5%,P<0.05);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组SCD发生率亦较BNP正常组高(24.8%和11.0%,P<0.05).随着LVEF值降低,SCD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M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延长和血浆BNP明显升高与SCD发生相关,可作为预测SCD发生的高危因素,但与恶性心律失常(VT/VF)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 马晓虎赵学霞孙萍张玉兰李莉杨艳买自成侯荣罗亚玮
-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尿钠肽
- 宁夏地区回族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回族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分析影响患者使用药物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对宁夏3个地级市3家医院进行调查,对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回族患者,利用电子问卷方法采集临床资料,对有明确指针服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调查共纳入1 080例冠心病回族患者,均有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适应证,但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比例仅为51%,心肌梗死后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也仅为60%,接受冠状PCI手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比例较高,各种β受体阻滞剂中美托诺尔使用最为广泛。结论宁夏地区回族冠心病患者β受体使用状况与指南要求差距较大,与全国使用现状也存在较大差异,而患者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年龄因素、家属及患者认知是影响使用的重要原因。
- 赵学霞马晓虎孙萍王志江刘丹妮王红张玉兰李莉杨艳买自成侯荣
- 关键词:冠心病Β受体阻滞剂
- 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究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上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0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对于研究组心力衰竭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曲美他嗪进行辅佐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之后,对两组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观察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8%,而研究组则达到了94%,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功能分级上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F和心功能分级都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进行临床治疗具有很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杨艳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曲美他嗪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