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微生物防蜡技术在小营油田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针对纯梁采油厂小营油田的油品性质,筛选了高效防蜡菌组F18-C,对其75口油井进行矿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维护与增油效果。成功延长热洗周期5倍以上,减少热洗291井次;减少由于蜡卡造成的作业8井次,同时目标井的电流和载荷均有明显下降。运用微生物防蜡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徐登霆苏俊杰王静孙耀国曹功泽赵凤敏
- 关键词:微生物防蜡热洗
- 利用灰色油层判别方法划分地层有效厚度被引量:7
- 2002年
- 将油层评价作为一个包含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的灰色过程 ,采用灰色信息系统中每一个灰数的统计值 ,建立多参数油层评价的灰色量自动分析数学模型 ,并应用该模型进行油层评价。作者阐述了利用灰色油层判别方法划分地层有效厚度的原理、方法 ,结合其在文东油田的应用 。
- 王子洪赵伟新王静徐艳萍秦志强
- 关键词:油气藏测井油层评价
- 罗801区块油藏环境厌氧微生物链的形成及其对微生物驱采收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4年
- 概述了油藏厌氧生境中的厌氧微生物链并给出图解式。根据胜利罗家油田罗 80 1区块微生物驱油试验中的监测数据 ,注入驱油菌BS、FM及营养物质后 ,试验区产出水中水解菌、产氢产乙酸菌、反硝化菌、产甲烷菌、同型产甲烷菌的总菌数由 10 0 ~ 10 7个 /mL增加到 10 3 ~ 10 4个 /mL ,乙酸根浓度由 2 1.8mg/L增加到 4 0 0mg/L以上。由此推断 ,注入的水解类菌BS和FM及营养物质激发了油藏中各类厌氧菌的活性 ,通过各类菌群的繁殖代谢 ,形成了新的厌氧微生物链。该微生物链的首端为注入油藏的和油藏中原有的水解菌 ,以产氢产乙酸菌、反硝化菌、同型产乙酸菌为中间阶段 ,末端为产甲烷菌 ,给出了该厌氧微生物链的图解式 ,讨论了链中一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相互作用及驱油作用。介绍了罗 80 1区块微生物驱油试验的结果 :产油量递减率控制在 5 %以内 ,年产油量稳定在4 .4× 10 4t以上 ,平均年增产油量 1.2 7× 10 4t ,采收率已提高 2 .11% ,预计最终可提高采收率 5 .6 6 %。图 7表 1参5。
- 宋永亭魏斌赵凤敏王静段传慧
- 关键词:厌氧微生物微生物驱采收率地层矿化度食物链
- 储层残余油生物气化技术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 2012年
- 油田开发到一定阶段,现有的方法难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为了延长油田的开发寿命,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油层中的残余油转化为甲烷气进一步开采,从而大幅度提高油藏的利用价值。该思路中,残余油转化为甲烷气的转化速度和转化程度是技术的关键。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通过调控油藏中微生物活动将残余油转化为甲烷气采出的技术路线。
- 汪卫东王静耿雪丽林军章
- 关键词:生物气藏
- 胜利油田单12区块内源微生物分子生态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油藏内源微生物生态变化规律,针对油藏微生物特点建立了基于PCR扩增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2种研究方法。提取胜利油田单12区块注入水和产出水中微生物的总DNA,并以此DNA为模板PCR扩增16S rDNA,然后分别进行DGGE和T-RFLP分析。DGGE分析结果:注入水和单12-4井检测到的条带数各有10条,单12-5井有7条,但是单12-4井、单12-5井优势种群条带数都有6条,大于注入水的4条,表明油藏内源微生物具有十分丰富的多样性,激活剂的注入激活了内源微生物;T-RFLP分析表明,该区块油藏中主要存在脱硫弧菌、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梭菌等细菌,这些均为有益采油菌类。该研究从分子生态学角度更准确地掌握了油藏微生物生态变化规律,为内源微生物驱油方案的优化和驱油效果的提高起到跟踪指导作用。
- 苏俊杰高光军宋永亭张君王静汪卫东
- 关键词:内源微生物分子生态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一株高温好氧驱油菌的筛选及油藏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胜利油田油藏温度偏高,多数在60—80℃之间,一般驱油用好氧微生物的生长温度为30—60℃,温度成为利用微生物驱油的主要限制奈件,针对这一特点,对高温油井产出液中的菌种在培养基中经反复分离纯化,筛选到一株性能较好的高温好氧菌种ZJ-3,该菌生长温度、耐矿化度能力、耐酸碱性等理化性能分析及通氧量对菌种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ZJ-3最适宜生长温度为70℃,最高生长温度达80℃。经121℃高压灭菌30min仍能存活,其生长代谢可产生表面活性剂,可耐受溶质质量分数最高5%的矿化度。能利用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适合一般高温油藏,通氧量对细菌的代谢产物影响较大。物理模拟试验表明,该菌可在一次水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达12%。该高温好氧菌种在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中有良好应用潜力。
- 张君高光军王静苏俊杰宋永亭汪卫东
-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油藏适应性好氧微生物
- 一株嗜蜡嗜胶质基因工程菌ZH_(20)的构建与评价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DNA转化法将嗜胶质菌的功能基因转入嗜蜡菌中,成功构建一株嗜蜡、嗜胶质基因工程菌ZH20,分析此菌株的生物特性及高温下对原油的作用。结果表明:ZH20的生长特性与受体菌基本相同,最高耐受温度为75℃,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广(4~10),对盐(NaCl)的最大耐受量为12.5%;基因工程菌ZH20不仅保留受体菌的嗜蜡性能,同时还获得供体菌的嗜胶质性能,能够有效降低原油凝固点和黏度。
- 宋永亭王慧宋欣王静马挺
-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基因工程菌生物降解清防蜡降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