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家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哲学宗教
  • 11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主义
  • 10篇马克思主义
  • 10篇恩格斯
  • 4篇唯物
  • 3篇哲学
  • 3篇唯物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理...
  • 3篇科学发展观
  • 3篇恩格斯晚年
  • 3篇发展观
  • 2篇对立
  • 2篇对立论
  • 2篇意识形态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史观
  • 2篇主义理论
  • 2篇唯物史观
  • 2篇历史观
  • 2篇历史唯物主义
  • 2篇马克思恩格斯

机构

  • 32篇安徽大学
  • 1篇巢湖学院
  • 1篇滁州学院

作者

  • 32篇吴家华
  • 2篇余京华
  • 2篇吴少进
  • 2篇储著源
  • 2篇孙国栋
  • 1篇孟祥健
  • 1篇李立培
  • 1篇谢志燕
  • 1篇施钰

传媒

  • 5篇安徽大学学报...
  • 3篇马克思主义研...
  • 2篇教学与研究
  • 2篇高校理论战线
  • 2篇理论建设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哲学动态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理论学刊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学术界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现代哲学
  • 1篇学习论坛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前沿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胜利油田党校...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传承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7
  • 1篇199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和实现中国化过程中的若干特点被引量:2
2012年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本质上是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亦即是在同中国实际、时代特征和人民群众相结合中不断回答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和实践课题的过程。在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特点,出现了从高扬世界性到突出民族性、从捍卫普适性到强调时代性、从阶级性话语主导到人民性话语主导、从追求正确理解到聚焦理论创新、从注重基础理论到着眼于实践应用等方面的重心转变,凸显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吴家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思考被引量:2
2009年
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阶级分析法没有过时,仍然适合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但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进行发展、创新。在当代社会转型期,应坚持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相结合。实践表明:中国已有"中间阶级"产生的趋势。因此,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注重平等和福利,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管理,从而建立起以"中间阶级"为主体的现代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孙国栋吴家华
关键词: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马克思主义认同是指无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肯定性体认。回顾和反思19世纪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本过程、历史经验,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路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少进吴家华
关键词:历史经验
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之比较被引量:5
2005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东方社会理论的共同创立者。他们在东方社会理论主题、主要观点以及研究方法上都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强调的侧重点和论述方式的差异。适应时代和理论斗争形势的变化,晚年恩格斯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新思考。
吴家华
关键词:恩格斯东方社会
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文本关系的再认识被引量:1
2011年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本关系研究,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研究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本关系,包括合著文本关系、合作文本关系、编辑出版文本关系、评介文本关系等四种类型。马克思与恩格斯早期合著文本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文本作者问题的相对性。审查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是否更准确地表达马克思的思想与精神、是否更好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否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促进作用,是解决《资本论》编辑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正确思路。
吴家华
关键词:恩格斯
科学发展观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0年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理论体系、方法论、贯彻落实等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理论热点。从总体上梳理科学发展观研究提出的主要问题和理论观点、总结其成就与不足、探讨深化研究的方向,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吴少进吴家华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6年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目前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与特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挑战、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和方法等方面,梳理和评价近五年我国学术界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研究,指出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思路。
孟祥健吴家华
关键词:意识形态话语权意识形态话语权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研究述评
2006年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从总体上梳理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和观点,总结讨论的得失,探讨深化研究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吴家华谢志燕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实事求是论
1997年
本文考察比较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实事求是范畴的运用,分析了实事求是概念的三层涵义及其内在联系,阐明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
吴家华
关键词:实事求是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核心价值观互构之论析被引量:1
2013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整体性提出三个具有理论与现实辩证统一的重大命题,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战略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的科学内涵,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探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核心价值体系落实与践行的逻辑关系、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必要性。
吴家华储著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