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变厚度汽车前纵梁结构
- 一种变厚度汽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前纵梁前后依次设置的第一等厚段、第一过渡段、第二等厚段;所述的第一等厚段的断面厚度小于第二等厚段的断面厚度;所述的第一过渡段为断面厚度连续过渡的变厚段;第一等厚段、第一过渡段、...
- 高永生杨兵张文吕超涂艳丰
- 文献传递
- 一种车身刚度性能的灵敏度分析方法
-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刚度性能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本发明的车身刚度性能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的汽车车身的多个特征结构;其中,特征结构包括梁结构和/或接头结构;确定多个特征结构对应的简化模型...
- 吕超张骥超陈自凯王晨磊陈新平
- 文献传递
- 材料特性数据对成形仿真精度的影响(上)——实验数据及其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板料成形的仿真精度主要取决于描述材料塑性变形特征的塑性本构关系。而塑性本构关系的预测能力则是由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所获得的实验数据所定义。用于描述板材塑性变形特性的实验数据包括初始屈服、后续强化以及各向异性塑性变形参数等。为了应用不同的实验数据来恰当地表征仿真所用的材料模型,首先需要了解仿真成形零件的主要加载应力特性;其次需要合理应用由不同实验方法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使所定义的材料塑性本构模型能够充分反映出材料在整个均匀塑性变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材料强化与塑性变形特性,而非局部区域或者某一特定点处的实验特性。分析了应用不同实验数据定义仿真材料塑性本构关系对模拟结果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在应用材料的一些特殊实验结果时,除了需要考虑选择不同的流动准则,还需要考虑所涉及的塑性本构关系是否可以充分揭示出材料所对应的实验特性。
- 连昌伟吕超胡卫龙
- 含柔性接头的车身薄壁梁骨架结构概念设计方法研究
- 2021年
- 为了缩短车身结构设计周期,提高薄壁梁骨架模型的建模效率和求解精度,提出了含柔性接头的车身薄壁梁骨架结构概念设计方法。首先,通过详细有限元模型求解接头各分支不同方向的弯曲刚度;然后,将刚度特性赋给弹簧单元模拟梁单元连接位置的柔度;最后,开发相应的建模与分析软件。通过比较详细模型与梁骨架模型的弯扭刚度和自由模态,验证了含有柔性接头的梁骨架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的应用可提高车身结构的正向设计效率。
- 吕超陈自凯左文杰
- 关键词:概念设计柔性接头
- 一种车身刚度性能的灵敏度分析方法
-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刚度性能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本发明的车身刚度性能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的汽车车身的多个特征结构;其中,特征结构包括梁结构和/或接头结构;确定多个特征结构对应的简化模型...
- 吕超张骥超陈自凯王晨磊陈新平
- 超高强QP980钢冲压成形性能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研究宝钢新一代先进高强钢QP980与第一代先进高强钢DP980的冲压成形性能。方法采用单向拉伸、光学应变分析和帽型拉弯成形等试验方法,分析两种超高强钢在加工硬化、成形极限、拉弯成形侧壁减薄和回弹等性能特性。结果 QP980的伸长率达到21.6%,与DP980钢相比有更高的强塑积,在变形过程中能够维持较高的瞬时n值,进而提高了材料的成形极限。帽型拉弯试验中,在不同的流入距离条件下,QP980钢的侧壁减薄率均低于DP980钢。在不同压边力条件下,QP980(厚度1.0 mm)材料的回弹量大于DP980(厚度1.2 mm)材料。结论 QP980在梁型件成形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抗减薄特性,采用QP980钢进行冲压成形时应考虑比同级别DP980钢更大的回弹补偿量,或者采用更大变形量的工艺设计。
- 吕超陈新平
- 关键词:AHSS成形性回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