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櫹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活性
  • 5篇多糖
  • 5篇中草药
  • 5篇天然中草药
  • 5篇抗氧化
  • 5篇草药
  • 4篇细胞
  • 3篇多糖提取
  • 3篇皮肤
  • 3篇自由基
  • 3篇自由基清除
  • 3篇西药
  • 3篇西药成分
  • 3篇抗癌
  • 3篇活性研究
  • 2篇毒性
  • 2篇药用
  • 2篇药用植物
  • 2篇植物
  • 2篇皮肤反应

机构

  • 13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5篇杨櫹
  • 12篇高嘉屿
  • 11篇尹卫平
  • 5篇刘普
  • 2篇殷德涛
  • 2篇邓瑞雪
  • 2篇乔亮
  • 1篇张延萍
  • 1篇李明
  • 1篇马军营
  • 1篇李静
  • 1篇王婷婷
  • 1篇谭文霞
  • 1篇张春艳

传媒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皂角刺黄酮和香豆素类活性成分的体外抗癌活性筛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系统筛选由皂角刺获得的黄酮以及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体外抗癌活性。方法使用MTT细胞毒性法,首先在单一浓度(100μg/ml)下筛选18种化合物在两种癌细胞株上的活性,继而选择活性强的化合物进行浓度梯度的细胞毒实验,并计算IC50。结果异牡荆素,5-甲基氧-3,’4’,7-三羟基二氢黄酮醇,滨蒿内酯和异东莨菪内脂活性较强,可对癌细胞产生浓度相关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黄酮和香豆素类化合物构成了皂角刺抗癌的成分基础。
杨櫹谭文霞王婷婷高嘉屿
关键词:香豆素抗癌
11种伏牛山野生抗癌药用植物活性筛选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伏牛山抗癌药用植物山豆根,仙鹤草,马鞭草,绞股蓝,五倍子,猫爪草,小蓟,蛇床子,紫花地丁,重楼和半枝莲的传统和现代抗肿瘤应用,研究了这11种药物对肝癌细胞中的抑制活性。通过萃取获得药物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物后,使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测定了Hep G2肝癌细胞接受不同药物刺激后的生长状况。其中,五倍子、重楼和半枝莲的乙醇提取物活性最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在70%以上。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五倍子、重楼和半枝莲的抗肿瘤作用为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并且,其对肿瘤细胞杀伤结果是通过诱导其凋亡而实现的。此研究结果证明,五倍子、重楼和半枝莲不同体积分数的醇提取物对于肝癌Hep G2细胞有浓度依赖和时间相关的体外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为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高嘉屿杨櫹尹卫平
关键词:抗癌肝癌细胞毒性
一种抗氧化天然植物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天然植物多糖。本发明以天然中草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和淫羊藿为核心,对其药效成分多糖提取进行了提取,并经过科学合理的配伍获得了最大抗氧化能力的配方,所发明的配方起到了对三味源药物多糖互...
高嘉屿尹卫平杨櫹杨九霞刘普
文献传递
甲状腺癌中微小RNA-146b-5p表达上调通过靶向Smad4促进癌细胞增殖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6b-5p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72对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标本,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146b-5p在甲状腺癌及癌旁组织、正常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EC、甲状腺癌细胞TPC-1、FTC133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6b-5p对靶基因Smad4的直接靶向调控作用;甲状腺细胞中过表达或沉默miR-146b-5p表达, 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146b-5p的不同表达对甲状腺癌细胞TPC-1、FTC13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Smad4蛋白表达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 多组间差异检验采用方差分析。结果状腺癌组织中miR-146b-5p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5.028, P<0.05), 并与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显著相关(χ^(2)=5.445、4.531、4.589, P<0.05)。miR-146b-5p在甲状腺癌细胞TPC-1、FTC133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甲状腺上皮细胞TEC(t=3.723、5.332, 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 Smad4是miR-146b-5p的靶基因。CCK-8、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 miR-146b-5p mimic组的细胞增殖能力、Ki-6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imic-NC组, Smad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imic-NC组;而miR-146b-5p inhibitor处理的细胞增殖能力、Ki-6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inhibitor-NC组, Smad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nhibitor-NC组(F=6.202、5.324, P<0.05)。结论 miR-146b-5p在甲状腺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上调, 且其可能通过靶向Smad4促进甲状腺癌细胞增殖。
程维刚刘九洲张海鸽乔乐乐乔亮杨櫹殷德涛
关键词:甲状腺癌微小RNASMAD4细胞增殖
一种天然本草植物保湿唇膏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本草植物保湿唇膏的制备方法,以天然中草药桑叶和紫草为核心,对其有效提纯成分进行了合理提取,并加以多种辅助成分进行配伍,所发明的配方可对口唇部位皮肤黏膜起到保湿,滋润,营养和保健的效果。配方中的主要及辅助...
高嘉屿杨櫹康应武刘普尹卫平马廷峰
文献传递
白花蛇舌草多糖提取的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优选白花蛇舌草的水提醇沉多糖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白花蛇舌草多糖含量为指标,蒽酮比色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重复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对白花蛇舌草多糖含量的影响,优化其提取工艺。并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白花蛇舌草多糖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提取时间30~40 min,重复提取次数3次,提取乙醇浓度60%。自由基清除实验显示,白花蛇舌草多糖具有浓度相关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结论:优选的水提醇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提取白花蛇舌草多糖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效果,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良天然抗氧化剂。
高嘉屿杨櫹宋天星尹卫平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多糖抗氧化自由基清除
一种抗氧化天然植物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天然植物多糖。本发明以天然中草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和淫羊藿为核心,对其药效成分多糖提取进行了提取,并经过科学合理的配伍获得了最大抗氧化能力的配方,所发明的配方起到了对三味源药物多糖互...
高嘉屿尹卫平杨櫹杨九霞刘普
文献传递
研究生“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基于创新能力培养被引量:4
2017年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培养研究生现代分析测试能力的综合素质出发,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增设实践环节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等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通过改革,充分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刘普杨櫹邓瑞雪尹卫平马军营
关键词: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改革研究生教育
山茱萸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优选山茱萸的水提醇沉多糖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山茱萸多糖含量为指标,蒽酮比色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重复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对山茱萸多糖含量的影响,优化其提取工艺。并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和总抗氧化实验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山茱萸多糖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0 min,重复提取次数1次,提取乙醇浓度60%。实验显示,山茱萸多糖具有浓度相关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结论:优选的水提醇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提取山茱萸多糖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效果,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良天然抗氧化剂。
高嘉屿杨櫹余娅楠张春艳尹卫平
关键词:山茱萸多糖抗氧化自由基清除
四种伏牛山原生药用植物的抗癌活性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伏牛山原生药用植物白花蛇舌草、淫羊藿、鱼腥草和冬凌草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了该四种药物对食管癌和肝癌细胞中的抑制活性。通过萃取获得药物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物后,使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了EC109食管癌和HepG2肝癌细胞接受不同浓度不同时间药物刺激后的生长状况。其中,淫羊藿和鱼腥草的最低IC50仅为0.18 mg/mL和0.16 mg/mL,而白花蛇舌草和冬凌草的最低IC50分别达到0.52 mg/mL和0.66 mg/mL。此研究结果首次证明:白花蛇舌草、淫羊藿、鱼腥草和冬凌草对于食管癌EC109和肝癌HepG2细胞有浓度依赖和时间相关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为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高嘉屿杨櫹邓瑞雪张延萍尹卫平
关键词:抗癌食管癌细胞毒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