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宇飞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纠倾
  • 2篇建筑
  • 2篇建筑物
  • 1篇地基
  • 1篇地基土
  • 1篇顶升
  • 1篇顶升纠倾
  • 1篇心理
  • 1篇压桩
  • 1篇知心
  • 1篇认知心理
  • 1篇双言
  • 1篇塑性
  • 1篇塑性流动
  • 1篇倾斜建筑物
  • 1篇中央执行功能
  • 1篇锚杆
  • 1篇锚杆静压
  • 1篇锚杆静压桩
  • 1篇静压

机构

  • 3篇苏州大学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马宇飞
  • 2篇马海龙

传媒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有桩建筑物倾斜的纠倾方法分析
2015年
某4层建筑物地基土为软土,基础计算采用减沉复合疏桩法设计,紧贴建筑物北侧为小区道路,路基填土高度为2.3 m。填土引起建筑物南北沉降差约为90 mm,建筑物向北倾斜。现场实测与计算表明:采用传统的冲水排土法纠倾,在有桩情况下不能获得理想的纠倾效果,还会导致地基土的塑性流动,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采用截桩迫降法实施纠倾后,北侧桩减载比例可达46%,北侧地基土压力也有明显的减少,同时南侧地基土压力显著增加,平抑了北侧填土引起的沉降。停止纠倾后,建筑物的沉降量约为20 mm。
马海龙徐建勇屠一劬马宇飞
关键词:沉降不均匀沉降
某倾斜建筑物的顶升纠倾计算及实施
2014年
一小别墅发生了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向西北倾斜,倾斜度为21‰,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地基土主要压缩层是厚度不等的饱和软黏土,根据地基土情况,采用钢管混凝土后压桩法对地基进行加固。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确定建筑物上下顶离处标高在室内地坪下500 mm,顶升点36个,最大顶升量为326 mm,最大下沉量16mm。采用墙梁计算模式计算上托换梁,采用分段凿除、分段浇筑方法制作托换梁。采用多点不同步位移顶升法将建筑物纠倾至2‰。
马海龙屠一劬马宇飞
关键词:倾斜建筑物锚杆静压桩顶升纠倾
双言者和单言者的中央执行功能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移民潮的发展,双语现象(即掌握两种语言系统的现象)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双语与认知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双语经验对认知功能中的核心功能——中央执行功能...
马宇飞
关键词:认知心理中央执行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