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云鹏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通气
  • 5篇卧位
  • 5篇机械通气
  • 5篇VAP
  • 4篇机械通气患者
  • 4篇发生率
  • 4篇半卧位
  • 2篇相关性肺炎
  • 2篇呼吸机
  • 2篇呼吸机相关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肺炎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压疮
  • 1篇医院感染
  • 1篇数据分析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患者

机构

  • 8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作者

  • 8篇李福琴
  • 8篇黄云鹏
  • 7篇高姗
  • 6篇刘彩红
  • 4篇冯亚静
  • 1篇倪晓平
  • 1篇文建国
  • 1篇韦凌娅
  • 1篇金慧
  • 1篇李俊艳
  • 1篇张水军
  • 1篇林江
  • 1篇王秋亚
  • 1篇刘盛楠
  • 1篇王沛
  • 1篇杨阳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组合干预措施对预防与控制EICU VAP的作用
2015年
目的探讨组合干预措施对预防与控制急诊危重病监护室(E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选取EICU收治的67例重症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48 h患者,其中32例按照干预前作为A组,35例接受VAP预防与控制的组合干预措施作为B组,A组不采取特殊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 A组呼吸机使用率为34.02%,B组呼吸机使用率为34.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P感染率为12.30‰;B组VAP感染率为2.79‰,B组VAP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EICU患者VAP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待进一步改进,本研究采取的组合干预措施对预防与控制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刘彩红李福琴黄云鹏王秋亚刘盛楠李俊艳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
45°半卧位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影响
目的分析讨论45°半卧位对于机械通气患者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并探讨45°半卧位是否较25°~30°卧位具有优势。方法随机选取129例ICU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A、B各43例,其中对照...
李福琴黄云鹏刘彩红冯亚静高姗
关键词:半卧位
文献传递
45°半卧位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影响
目的分析讨论45°半卧位对于机械通气患者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并探讨45°半卧位是否较25°~30°卧位具有优势。方法:随机选取129例ICU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A、B各43例,其中对...
李福琴黄云鹏刘彩红冯亚静高姗
关键词:半卧位
文献传递
45°半卧位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影响
目的分析讨论45°半卧位对于机械通气患者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并探讨45°半卧位是否较25°0°卧位具有优势。方法:随机选取129例ICU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A、B各43例,其中对照组...
李福琴黄云鹏刘彩红冯亚静高姗
关键词:半卧位
45°半卧位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影响
目的分析讨论45°半卧位对于机械通气患者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并探讨45°半卧位是否较25°0°卧位具有优势。方法随机选取129例ICU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A、B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
李福琴黄云鹏刘彩红冯亚静高姗
关键词:半卧位
不同卧位角度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卧位角度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采用合理体位,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胃内容物反流(GER)发生率,并提高压疮预防有效率和患者舒适度。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使用机械通气的357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抬高床头角度不同,随机分为0°、30°、45°3组进行观察,每组各119例,比较不同组VAP、GER以及压疮预防有效率、并进行患者舒适度的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组、30°组、45°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4.29%、4.20%、3.36%,0°组VAP发生率与30°组、45°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组与45°组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0°组、30°组、45°组GER发生率分别为19.33%、7.56%、13.45%,压疮预防有效率分别为60.50%、84.87%、77.31%,舒适度分别为37.82%、81.51%、62.18%,3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床头角度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的同时,又能保证压疮的有效预防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是机械通气患者较理想的体位。
李福琴高姗杨阳湛玉晓黄云鹏
关键词:卧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胃内容物反流压疮
美国国家医疗安全网血液透析事件监测方法实践与数据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参考美国国家医疗安全网(National Health Safety Network,NHSN)提供的方案,探讨门诊血液透析事件监测方法。方法以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在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就诊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其血液透析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全身使用抗菌药物、血培养阳性、血管通路部位出现感染表现及其他部位感染等。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进行计数资料比较,利用相对发病率及其95%可信区间衡量各置管类型发病率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共监测门诊患者2833例/月。其中,14例发生48例次血液透析事件,总体发生率为1.69%;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率最高,为0.46%。血液透析事件发生率最高的置管类型是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达5.08%。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血液透析事件发生风险是内瘘的3.18倍(相对发生率=3.18,95%可信区间1.61~6.25)。结论美国NHSN血液透析事件监测方法具有可行性;内瘘较中心静脉置管可能更利于感染的预防。
高姗文建国林江王沛黄云鹏张水军李福琴
关键词:血液透析
艰难梭菌在高风险科室医院感染流行趋势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高风险科室住院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或定植流行趋势,为艰难梭菌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9月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住院的128例患者肛拭子标本,经厌氧培养,通过VIDAS荧光酶联免疫技术进行艰难梭菌毒素A/B检测,利用多重PCR技术进行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并对艰难梭菌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中艰难梭菌培养阳性22例,阳性率17.19%;22株艰难梭菌中有21株为A/B毒素表型呈阳性,占95.45%,1株未检出A/B毒素;22例艰难梭菌培养阳性患者均为无症状携带者,其中90.91%的患者近期使用过抗菌药物。结论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的产毒艰难梭菌检出率较高,应注重该类患者的艰难梭菌监测和有效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高姗金慧李福琴韦凌娅刘彩红黄云鹏倪晓平
关键词:艰难梭菌医院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