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静 作品数:27 被引量:129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市中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大黄虫丸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及对PI3K/AKT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应用MTT法检测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用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重要蛋白Akt及其磷酸化形式p-Akt的蛋白水平。相关实验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黄虫丸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能抑制K562细胞克隆的形成;能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且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呈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升高,p-Akt/Akt值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能够体外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实现。 秦宝宁 滕文静 刘瑞娟 周超 张利华 曹晓靖 刘泽旺 汪丛丛 吕庆亮 孙长岗关键词:大黄(庶虫)虫丸 K562细胞 细胞增殖 PI3K/AKT信号通路 大黄虫丸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从细胞增殖和凋亡角度探讨大黄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机理。方法 16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4只。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浓度为1.97、0.9、0.45 g/ml的大黄虫丸溶液灌胃,每组0.2 ml/(10 g·d),每日1次,连续7天,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停药次日,分离血清制备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应用MTT法检测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系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用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中药高剂量组在72 h时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中药中、低剂量组(P<0.01)。中药各剂量组克隆形成率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中药低剂量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合计凋亡率均较中药低、中剂量组升高明显(P<0.05或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G0/G1期细胞显著高于空白组,G2/M期细胞下降(P<0.01),并且以中药高剂量组明显。结论大黄虫丸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将其阻滞于G0/G1期,并且高剂量的大黄虫丸效果最好。 秦宝宁 滕文静 周超 曹晓静 刘泽旺 汪丛丛 吕庆亮 孙长岗关键词:大黄[庶虫]虫丸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K56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姜黄素胶囊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29例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NSCLC脑转移治疗效果及对血清VEGF、TNF-α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9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以适形颅内放疗为基础治疗,观察组自治疗前7天予姜黄素胶囊,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血清VEGF、TNF-α水平及治疗前后KPS变化、中位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37.93%)优于对照组(30%),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NF-α和VEGF水平较前均下降,但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中位生存期,对照组均高于对照组,且两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控制NSCLC脑转移的临床症状,且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其可能与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控制瘤灶周围炎症等有关。 汪丛丛 庄静 吕庆亮 滕文静 秦宝宁 孙长岗关键词:姜黄素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基于Cytoscape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荜茇明碱抗肿瘤靶基因 被引量:6 2017年 荜茇明碱是从胡椒科植物中分离出的天然生物碱(酰胺类),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收集总结近20年来有关荜茇明碱的研究文献,总结其作用靶点,将明确的作用靶点提交到Cytoscape、Bingo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中进行下一步文本挖掘,以预测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靶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荜茇明碱对多种实体肿瘤及血液病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血管生成转移、活性氧簇(ROS)、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阻止细胞周期、逆转肿瘤细胞耐药6个方面。通过采用Cytoscape、Bingo等软件进行深入文献挖掘后发现,其抗肿瘤潜能主要涉及78个基因,包含4个主要的分子模块,其潜在靶基因指向可能与核酸变化以及细胞压力处理过程有关。以上分析结果将为荜茇明碱抗肿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滕文静 李洪霖 李雁关键词:抗肿瘤 重楼皂苷影响JAK/STAT3通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重楼皂苷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研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分子作用机制:明确重楼皂苷是否对IL-6/JAK-STAT3凋亡调控分子通路产生影响;寻找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或靶点。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重楼皂苷(10,20,40,80μg/ml)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结直肠癌SW480细胞株,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楼总皂苷对SW480细胞形态的影响;ELISA法检测血清IL-6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JAK-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重楼皂苷处理后,Hoechst33258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血清中IL-6分泌明显下降(P<0.05);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3降低。结论重楼皂苷能显著诱导结直肠癌SW480细胞产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下调IL-6的分泌而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 滕文静 周超 曹晓靖 孙长岗 秦宝宁关键词:重楼皂苷 结直肠癌 凋亡 基于扶正抗癌理论的温阳散寒中药抗肺癌作用初探 目的:基于扶正驱邪抗癌理论探索温阳扶正抗肺癌的临床用药规律,并基于此研究结果初步挖掘温里中药及有效组分在肺癌治疗中的体内外抑瘤作用,为临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挖掘来源1995年-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 滕文静 李洪林 李雁关键词:荜茇 扶正抗癌 散寒 肺癌 从活血化瘀类中药探讨骨髓造血干细胞“小生境”CXCR4-CXCL12轴平衡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8 2015年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发生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具有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能力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增殖、分化、迁徙、转移保持平衡,主要归功于稳定的造血微环境,即"小生境",它包括微血管系统、基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因子。而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CXCL12及造血干细胞表面受体CXCR4组成的生物轴(CXCL12-CXCR4 biological axis)是调节造血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影响因子。现代研究发现,"活血化瘀"类中药不仅可以干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而且影响"干细胞循环",就其循环过程来看,与活血化瘀法"祛瘀血"层面的观点相吻合;从循环结果来看,与活血化瘀法"生新血"层面的观点相吻合。文章意在探讨造血干细胞小生境中CXCR4/CXCL12轴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能存在的特殊生物学机制,从造血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层面探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找到可能存在的新突破点——造血微环境,进一步为以后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滕文静 周超 秦宝宁 曹晓靖 孙长岗 刘泽旺 李有杰 马家栋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造血干细胞 《伤寒论》中柴胡的本草应用考证 被引量:6 2022年 基于柴胡在现代临床中处方应用现状,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中有关柴胡的记载,分析古今柴胡的用药情况、来源、产地、功效、归经等,进一步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论证,北柴胡更适合用于疏肝解郁,南柴胡更适合用于解表清热,故可初步推断《伤寒论》中所用柴胡为北柴胡。 薛亚 朱为康 朱海青 徐静 滕文静 郑诗芸 朱笛忻关键词:柴胡 《伤寒论》 北柴胡 南柴胡 中药研究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与有效成分分子对接探索大黄廑虫丸治疗CML的机制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遗传相关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体外细胞实验验证两部分,探索经典方剂大黄廑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内在机制及生物学行为.
方法:筛选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中的... 滕文静 孙长岗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体外细胞 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蠲饮方内服合逐水方外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蠲饮方内服合逐水方外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于2019年10月—2021年10月BCRL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迈之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蠲饮方内服合逐水方外用治疗。两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上臂周径差值、上肢功能指数评定量表(upper limb function index,UEFI)评分、卡氏(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主要证候评分、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变化。结果观察组BCRL患者总有效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80.00%,48/60)(P<0.05)。两组治疗后BCRL患者上臂周径差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CRL患者上臂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CRL患者UEFI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BCRL患者UE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CRL患者KP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BCRL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CRL患者肢体麻木、疼痛和上肢水肿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CRL患者肢体麻木、疼痛和上肢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CRL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CRL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蠲饮方内服合逐水方外用治疗BCRL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和生存质量,及减轻患者炎性反应。 徐静 朱为康 陈旻 郭鹏 陆俊骏 滕文静 郑诗芸关键词:乳腺癌 术后上肢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