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媛媛 作品数:10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糖耐量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的水平及相关性 2017年 目的:比较糖耐量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的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根据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健康查体中心查体人员1068人,分为糖耐量正常组:对照组688例,糖耐量异常组:实验组380例。对比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及血清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通过直线回归分析,分析血清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直线回归结果显示,血清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在糖耐量异常期即呈下降趋势,血清脂联素水平可以通过降低炎症反应,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陈凯庭 冯媛媛 董学勤 郝亚楠 高颖 安艳荣关键词:糖耐量异常 C反应蛋白 脂联素 加用通络外治法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加用通络外治法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血阻滞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外治法(中药热奄包外敷、刺络放血和局部拍打)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3、6周后对中医症状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进行评估;比较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治疗3、6周后中医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3、6周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6周后疼痛V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3、6周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3、6周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6周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各项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3、6周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各项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2组治疗前后ESR、CRP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ESR、CR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通络外治法治疗瘀血阻滞型KOA,能明显降低患者疼痛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改善关节疼痛、僵硬、活动不利及局部脉络青紫或迂曲怒张等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 张宁 霍珍 罗亚萍 潘利敏 侯小双 冯媛媛 马琳关键词:辨证分型 中医外治 针刺治疗卒中后手指拘挛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比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VIP)、大医医学搜索、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FMRS)、Embase、PubMed和CochraneLibrary。检索从建库(刊)到2018年5月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卒中后手指拘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项RCT,总计6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改善卒中后手指拘挛患者痉挛程度(MAS)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8,95%CI(-1.02,-0.59),P<0.00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②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提高卒中后手指拘挛患者运动功能能力(FMA、Brunnstrom)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MA[MD=2.73,95%CI(2.08,3.38),P<0.00001];Brunnstrom[MD=0.54,95%CI(0.18,0.91),P=0.003],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改善卒中后手指拘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7.97,95%CI(3.54,12.4),P=0.004],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相比,在改善卒中后手指拘挛患者痉挛程度、手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由于纳入文献偏少且质量不高,存在偏倚风险,今后仍需设计更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齐丛会 田瑶 赵景茹 崔林华 高婷 刘山山 袁野 冯媛媛关键词:针刺 卒中 手指拘挛 META分析 针刺联合灸法及中药外敷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灸法及中药外敷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方法将 60 例符合实验要求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及西医组两组,中医组应用中医方法(针刺 艾灸 中药外敷),观察 VAS评分减少值、WOMAC评分增加值、AKS评分增加值、Lysholm 评分,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 个月的VAS评分减少值及 Lysholm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天及3个月其他观察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Lysholm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天及3个月的Lysholm 评分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3个月的比15天的Lysholm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的针刺联合灸法及中药外敷治疗可靠,可明显改善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症状. 冯媛媛 罗亚萍 李青 王红梅 李莲 耿超关键词:膝关节炎 骨关节炎 针刺 灸法 中药外敷 补肾通痹汤联合针刺背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观察补肾通痹汤联合针刺背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肾通痹汤联合针刺背俞穴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2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痹汤联合针刺背俞穴治疗LDH,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增强临床疗效,并能有效降低IL-1β、IL-6水平。 李青 张艺凡 张秋媛 李莲 冯媛媛 范毅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中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膝骨关节炎患者140例,收治年限为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中西医... 冯媛媛 罗亚萍 李青 王红梅 李莲 耿超 米惠茹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文献传递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透明质酸钠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透明质酸钠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关节功能、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72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透明质酸钠组(采用透明质酸钠治疗,n=36)和联合组(采用仙灵骨葆胶囊与透明质酸钠联合治疗,n=36)。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以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中文版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VAS)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Lysholm)对膝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定。治疗结束后随访半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患者hs-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透明质酸钠组患者(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1个月后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1个月后的Lysholm评分(P<0.05)。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透明质酸钠组患者同期VAS评分,而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透明质酸钠组患者同期Lysholm评分(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1个月后的评分(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透明质酸钠组(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对患者炎症反应、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有持续的改善作用,同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冯媛媛 李莲 侯丽娟 张艺凡 樊亚聪 张秋媛 徐美玲关键词:仙灵骨葆胶囊 透明质酸钠 关节功能 炎症因子 生活质量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glycometabolism in metabolism syndrome 被引量:2 2014年 Objec ve To observe the effi 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glycometabolism disturbance in metabolism syndrome. Methods With matched-pairs design,80 pa ents mee ng with the diagnos c criteria for glycometabolism abnormali es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group combining acupuncture and medica on(group A) and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group B),and 40 pa ents were included in each group. Electroacupuncture was carried out on back-shu points,Zúsānlǐ(足三里 ST 36),Zhōngwǎn(中脘 CV 12),Sānyīnjiāo(三阴交 SP 6) and other acupoints for group A,needles were retained for 20 min except back-shu points,once a day,con nuous ten mes as a treatment course,the next treatment course was started a er an interval for 3–5 days,and totally 3 treatment courses were carried out; furthermore,the pa ents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with Glucotrol XL and felodipine,5 mg each,once a day. The pa en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simply with drugs(the medica on was the same to that for the group A). Body mass index(BMI),related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blood pressure of the pa ent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 er the interven on,respec vely. Results BMI,blood-fas ng glucose,blood glucose 2 h after meal,fasting insulin,insulin resistance index,systolic pressure and diastolic pressure in group A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comparison to those before the electroacupuncture intervention(P0.01). The difference in BMI in group B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other indices all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P0.01). The improvements in the indices as mentioned above in the group A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B(P0.01).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weight,combina on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a on shows be er effi cacy in reducing blood glucose,improving insulin sensi v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comparison to simple administra on with medica ons. 李青 李莲 罗亚萍 周琰 秦秀娟 冯媛媛 米慧茹 张炜冉 宋敬坤 邢海娇 姚美美 王少锦关键词:ELECTROACUPUNCTURE 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与软骨下骨髓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关节疼痛与软骨下骨髓水肿(BM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KOA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并根据有无BME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有BME的患者均纳入观察组,共56例,无BME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14例,对观察组的BME情况进行评分,并进一步根据BME得分情况将观察组分为1分组、2分组和3分组。采用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视觉模糊评分(VAS)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评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VRS分级、VAS评分,比较1分组、2分组和3分组的VRS分级、VAS评分,分析BME得分和VRS分级、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VRS分级的Ⅰ级比例为17.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Ⅱ级比例为6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个分组的VRS分级Ⅰ级、Ⅱ级、Ⅲ级比例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分组的VRS分级Ⅰ级比例显著高于2分组和3分组,2分组的VRS分级Ⅱ级比例显著高于1分组和3分组,3分组的VRS分级Ⅲ级比例显著高于1分组和2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个分组的VAS评分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1分组和2分组,2分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1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统计分析显示BME得分和VRS分级、VA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部分KOA患者存在BME,而有BME的KOA患者关节疼痛更加明显,且BME越严重疼痛感越强。 冯媛媛 罗亚萍 师静 张丽玲 李青 王红梅 张楠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关节疼痛 针刺结合艾灸及中药外敷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 评价针刺结合艾灸及中药外敷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结合艾灸及中药外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周,随访3个月。采用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McMaster Universities, WOMAC)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结构及功能;采用VAS量表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Lysholm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IL-1、TNF-a,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40/43)、对照组为76.7%(33/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1,P=0.03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僵硬[(3.2±1.2)分比(4.8±2.1)分,t=4.338]、关节疼痛[(4.2±1.3)分比(5.9±1.7)分,t=4.903]、日常活动[(14.5±2.8)分比(18.7±2.9),t=6.832]评分及WOMAC总分[(22.8±2.1)分比(29.2±2.7)分,t=12.269]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2.5±0.8)分比(4.1±1.2)分,t=7.275]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74.2±3.7)分比(67.4±3.9)分,t=8.29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hs-CRP[(8.34±2.24)mg/L比(13.67±2.54)mg/L,t=10.321]、IL-1[(0.85±0.11)ng/L比(1.32±0.42)ng/L,t=7.099]、TNF-a[(98.67±15.74)ng/L比(178.44±26.53)ng/L,t=16.95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艾灸及中药外敷可有效改善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症状。 师静 冯媛媛 张丽玲 孙姗姗 罗亚萍关键词:直接灸 热敷 炎性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