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鹏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污染
  • 2篇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植物修复
  • 1篇石灰土
  • 1篇水质
  • 1篇土地利用
  • 1篇黔中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CD
  • 1篇污灌
  • 1篇污染区
  • 1篇污染区土壤
  • 1篇吸附解吸
  • 1篇吸附解吸特性
  • 1篇解吸
  • 1篇景天

机构

  • 4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省辣椒研...

作者

  • 4篇刘鸿雁
  • 4篇赵志鹏
  • 2篇龙家寰
  • 2篇刘艳萍
  • 1篇朱恒亮
  • 1篇邢丹
  • 1篇刘方
  • 1篇何天容
  • 1篇吴攀
  • 1篇刘沛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环保科技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污灌地重金属镉污染的伴矿景天修复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城郊污灌地土壤重金属Cd污染,利用超富积植物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进行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正交试验研究,以探讨Cd污染土壤的最优田间修复措施。研究表明:修复植物-伴矿景天茎叶中Cd的含量均值达到8.80 mg/kg,约为玉米茎叶的58倍,芹菜茎叶的135倍;土壤-植物系统中Cd的迁移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伴矿景天>玉米>芹菜;对正交试验中伴矿景天的Cd提取率进行极差分析,最佳试验因素结果为:因素A:种植方式为扦插10株/m2、因素C种植模式为单作、因素B调控剂硫粉施用量为2 g/m2,试验结果中此方案伴矿景天对土壤中Cd的提取率达到8.49%,是9个处理组中最高的,与极差分析结果一致。实际应用中,本文推荐选择A1C3B3方案(种植方式为扦插10株/m2、因素C种植模式为与玉米间作、因素B调控剂硫粉施用量为6 g/m2)作为伴矿景天植物修复的最优田间农艺措施方案,以达到边修复边生产的农业土壤修复模式。
龙家寰刘鸿雁赵志鹏涂刚琴刘艳萍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CD植物修复
黔中平寨水库保护区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与敏感区域识别被引量:4
2015年
以黔中平寨水库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干流断面水样59个,支流断面水样41个,和88个土壤样品,分析评价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现状,并用GIS进行空间解析。结果表明,枯水期时,流域水质以Ⅰ类居多,占观测点个数的59.62%,Ⅱ~Ⅲ类占15.38%,Ⅳ类占5.77%,Ⅴ类占9.62%;丰水期时,水质以Ⅳ类居多,占72.92%,Ⅰ~Ⅲ类只占22.91%,Ⅴ类占4.17%,主要超标指标为TN、NH3-N、TP,流域呈现出非点源污染的典型特征。通过评价土地利用因子(L)、径流因子(Q)、距离因子(D),利用改进的理想解法(TOPSIS)确定各因子所占的权重,得到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指数,并将流域划分为4类敏感控制区域。其中,中度敏感区分布较为均匀,主要是靠近水系的坡耕地区域,应对坡耕地进行种植区划调整,并加强对肥料等农用化学品的管理;而高度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准保护区,其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污水和煤矿开采废水,应加快该区域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置和煤矿废水治理工程的建设力度。
涂刚琴刘鸿雁赵志鹏吴攀刘沛吴斌安勇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水质TOPSIS法
贵州省典型污染区土壤中镉的空间分布及影响机制被引量:21
2014年
镉(Cadmium)是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且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几乎所有土壤、地表水和植物体内均含有镉。选择贵州碳酸盐岩地质条件下的典型重金属污染区(铅锌矿区、煤矿区、赤泥坝区、污灌区等)为研究对象,探索在镉的地球化学高背景下,不同来源镉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72%土壤镉含量超过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其中都匀铅锌矿区由于存在独立镉矿床,故其镉含量平均值高达23.36 mg kg-1;镉在土壤水平方向上的含量分布受污染源的影响较大,以污染源为中心向四周呈呈幅射状递减;镉在土壤剖面上的含量分布呈现表层高,在0.80 m内逐渐降低,后在0.80~1.20m之间镉含量急剧升高,出现明显的淀积层,镉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主要受土壤pH、黏粒积累和底部滞水层等因素影响;在酸性土壤的铅锌矿区和污灌区,镉的赋存形态主要以与铁锰结合的易还原态和酸可交换态为主,占总量的60%~80%,容易从土壤进入食物链和水体,存在较高的人体健康风险和环境风险。
龙家寰刘鸿雁刘方朱恒亮赵志鹏
关键词:土壤
典型黄壤和石灰土对Cd的吸附解吸特性被引量:10
2015年
为评估Cd在不同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及环境风险,分析了贵州省地带性黄壤和石灰土对重金属Cd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Cd在黄壤和石灰土中的吸附量均随着加入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率逐渐下降。当初始溶液中Cd的浓度达310mg/L时,石灰土与黄壤中吸附的Cd含量达2 626mg/kg和1 507mg/kg,对Cd的吸附率分别为84.74%和48.64%。Freundlich和Henry方程均可以用来拟合Cd^2+在2种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过程,Langmuir和Temkin方程则不适合用来描述,Freundlich的拟合效果最好。在试验浓度范围内,Cd在黄壤和石灰土中的解吸量均随着加入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解吸率逐渐升高最终趋于稳定,黄壤对Cd的解吸率稳定在25%~30%,石灰土对Cd的解吸率稳定在6%~7%。Cd在酸性黄壤中的吸附能力较石灰土弱,解吸性能较石灰土强,环境风险较高。
赵志鹏邢丹刘鸿雁何天容刘艳萍
关键词:解吸黄壤石灰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