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 作品数:27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脉络宁联合利伐沙班对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观察脉络宁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拟行脊柱外科手术且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联合脉络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腘静脉内径(POPV)、股浅静脉内径(FSV)、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OPV、FSV、FDP无明显波动(P均> 0. 05),D-D水平显著升高(P <0. 05),对照组POPV、FSV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均<0. 05),FDP、D-D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脉络宁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单用利伐沙班好,治疗后患者凝血功能明显改善,下肢静脉血管内径无明显变化,患者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 张斌姚影珍张立兴郭尔斐徐建杰武建忠
- 关键词: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脉络宁利伐沙班安全性
- 退变性腰椎侧凸椎体终板MRI T1和T2信号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17年
-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椎体终板信号改变及分布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6年3月经我院诊治的120例原发性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做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同年龄段及同性别比诊断为腰椎退变性疾病并除外腰椎侧凸的8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做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中120例患者的1440个终板中,71例(59.2﹪)124(17.2﹪)个终板存在vESC;对照组中89例患者的1068个终板中,21例(23.6﹪)49(4.6﹪)个终板存在vESC;两组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 吴海龙郭尔斐张帅张斌武建忠张立兴
- 关键词:腰椎侧凸椎间盘退变
- 低分子肝素对退变性腰椎后路手术术后伤口引流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疾病行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时,对伤口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46例)。试验组术后12 h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不应用肝素,比较2组术后伤口引流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24 h、48 h伤口引流量以及术后48 h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变化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应用低分子量肝素不会增加退变性腰椎疾病后路手术的伤口引流量,预防深静脉血栓是安全的。
- 徐建杰董志辉张斌徐巧民武建忠喻伟光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退变性腰椎疾病
- 改良手术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法采用改良手术入路,使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6例,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为11~18个月。无伤口感染,无上举乏力,无骨折不愈合,无肱骨头坏死,1例出现锁定螺钉松动退出,愈合时间为9~10周。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法,优23例,良11例,可2例。结论改良手术入路以解剖学为基础,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在保证原有手术入路良好显露的基础上,具有保持三角肌的完整性和弹性、减少出血、降低损伤的优点,为取得良好手术疗效奠定了基础。
- 张立兴吴海龙张斌张帅宋亮亮郭尔斐武建忠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手术入路
- 影像学评分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选择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影像学评分在选择性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应用价值及手术疗效。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36人,经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评分后,选择性应用球囊扩张后突椎体成形术,术后随访,术前术后测量所有病例的椎管狭窄程度、椎体前缘压缩程度、椎体后缘压缩程度、椎体中部前后径,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术中未出现骨水泥渗漏、椎体骨折加重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取得回访,平均回访时间为2.3年,术前与术后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缘压缩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矢状面移位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影像学评分结果为参考,选择性应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腰椎爆裂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 张立兴梁云川吴海龙张斌郭尔斐宋亮亮张帅田会赵振英
-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 轻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双重抗血小板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rt-PA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连续住院治疗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对照组不进行静脉溶栓,长期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抗血小板治疗;溶栓+单抗组在rt-PA静脉溶栓(0.9 mg/kg,最大剂量90 mg)基础上长期单用阿司匹林(100 mg/d)抗血小板治疗;溶栓+双抗组在溶栓后单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g/d)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双抗治疗21 d后改为阿司匹林长期单抗治疗。随访3个月,有效性指标为3个月时NIHSS 0~1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95~100分和mRS 0~1分的比例,3个月时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安全性指标为治疗24 h出血转化和症状性出血转化的发生率。另外比较三组间基线和3个月时血清hs-CRP和IL-6的水平差异。结果研究共纳入85例患者,对照组28例,溶栓+单抗组28例,溶栓+双抗组29例,全部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3个月随访时NIHSS 0~1分比例分别为46.43%、78.57%和93.10%,BI 95~100分比例分别为53.57%、82.14%和89.66%,mRS 0~1分的比例分别为50.00%、82.14%和93.10%,三组上述有效性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显示,溶栓+双抗组高于溶栓+单抗组和对照组,溶栓+单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3个月时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分别为32.14%、7.14%和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指标方面,三组均无出血转化事件。对照组、溶栓+单抗组和溶栓+双抗组3个月时的hs-CRP水平分别为11.92±3.58 mg/L、9.04±2.85 mg/L和6.04±2.65 mg/L,IL-6水平分别为26.18±4.65 ng/L、16.11±6.93 ng/L和12.84±2.57 ng/L,三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溶栓+双抗组低于溶栓+单抗组和对照组,�
- 王聪杰李虹郑丽刘珊卢海丽陈娜张斌周衡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溶栓抗血小板出血转化
- 缺血性脑血管病微出血与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sehemia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分布特点与危险因素,及其与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80例ICVD患者,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imaging,SWI)序列检查。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并对CMBs进行计数、分级,了解CMBs分布特点。应用Logisi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将ICVD患者分为CMBs组与无CMBs组。CMBs组进一步按严重程度分为0~3级共4组,进一步研究CMBs影响因素与分级的相关性。再将ICVD患者分为WML组与无WML组,WML组采用年龄相关白质改变评分量表进行各个区域评分,进一步探讨WML与CMBs分级的相关性。结果(1)180例ICVD患者中,有CMBs者111例(61.7%),表现皮质及皮质下CMBs者80例(72.1%),其中颞叶皮质CMBs(49例,占61.3%)最常见,基底节及丘脑有CMBs者6l例(55.0%),幕下区域有CMBs者38例(34.2%),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61,P〈0.01)。(2)年龄(B=0.046,OR=1.047,95%CI=1.017~1.077,P=0.002)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B=1.458,OR=4.299,95%C/=2.114~8.744,P〈0.01)为影响CMBs的危险因素;(3)CMBs分级与WML总分存在正相关(r=0.393,P〈0.01)。结论ICVD患者CMBs最常见于颞叶;年龄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CMBs的危险因素;随着WML总分增加,CMBs严重程度也增加。
- 吕晓培滕振杰袁帅王聪杰李虹陈娜卢海丽史万英董艳红李婧张斌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微出血脑白质病变
- 低分子肝素、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脊柱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物理装置预防脊柱手术后静脉栓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4例接受颈胸腰椎手术治疗患者,根据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度将入选患者分为低危组、高危组。每组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物理预防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物理性措施(即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和术后下肢功能康复锻炼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钠组、物理预防组均能降低血栓事件发生率,且低分子肝素钠组低于物理预防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和物理预防均能减少脊柱术后血栓事件发生,且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更加明显;高危患者可应用低分子肝素与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联合预防静脉栓塞症。
- 徐建杰武建忠董志辉张斌徐巧民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 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断裂术后患指屈伸功能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处断裂与传统的经皮下隧道钢丝加压捆绑缝合修复术式的术后患指屈伸活动功能的差异,证实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断裂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将100例手外伤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经皮下隧道钢丝捆绑修复。2组术后行患指各关节屈伸活动评测(TAM评分),观察比较2组术后2,4,6个月患指关节屈伸活动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指TAM评测优良率明显大于B组(P<0.05),此差异不随时间延长改变。2组各个时间点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型锚钉修复伸肌腱止点处断裂对患指各关节的屈伸功能改善较传统术式有明显的提高,是一种可行的、具有明显优势的手术方式。
- 郭尔斐宋亮亮张斌田振峰武建忠张立兴
- 关键词:微型锚钉伸肌腱断裂TAM
- 微型锚钉修复指深屈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比较微型锚钉与传统钢丝固定纽扣止点重建术式修复指深屈肌腱止点处断裂对患指屈伸功能及肌腱止点处的愈合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手指指深屈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应用微型锚钉修复重建屈肌腱止点,对照组40例应用钢丝固定纽扣止点重建术,观察2组术后2,4,6个月患指TAM评分,应用高频超声检查术后6个月肌腱止点愈合情况。结果术后2,4,6个月实验组患指TAM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0.0%,92.5%,95.0%;对照组分别为32.5%,40.0%,37.5%;实验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屈肌腱止点,实验组愈合40例,愈合率为100%;对照组愈合14例,愈合率为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型锚钉修复屈肌腱止点断裂较传统钢丝固定纽扣止点重建术式具有更好的术后效果,是一种良好的术式。
- 郭尔斐宋亮亮张斌田振锋武建忠张立兴
- 关键词:微型锚钉屈肌腱高频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