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通

作品数:19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农产
  • 6篇农产品
  • 5篇消费者
  • 4篇食品
  • 3篇食品安全
  • 3篇企业
  • 3篇沟通
  • 3篇产品伤害危机
  • 2篇心理
  • 2篇信任
  • 2篇意愿
  • 2篇社会责任
  • 2篇食品安全风险
  • 2篇企业社会
  • 2篇企业社会责任
  • 2篇口碑
  • 2篇沟通策略
  • 2篇负面
  • 1篇地理标志
  • 1篇地理标志农产...

机构

  • 18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作者

  • 18篇陈通
  • 14篇青平
  • 6篇涂铭
  • 4篇刘贝贝
  • 2篇张莹
  • 2篇李艳军
  • 1篇肖邦明
  • 1篇程永扬
  • 1篇李剑
  • 1篇张钢仁
  • 1篇吴伟荣
  • 1篇李晓云
  • 1篇李慧超
  • 1篇冯娇娇
  • 1篇江雪莹
  • 1篇邹俊
  • 1篇孙亚文
  • 1篇李堃
  • 1篇张勇

传媒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村经济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管理学报
  • 2篇珞珈管理评论
  • 1篇财贸研究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当代财经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营销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心理契约:结构、破裂及其对网络负面口碑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运用关键事件访谈法和因子分析法开发消费者食品安全心理契约量表,提出消费者食品安全心理契约结构的六维模型:QMR-TPC模型,并采用实验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法检验心理契约破裂对网络负面口碑的影响以及企业响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品质安全型破裂更易导致中心型网络负面口碑;道德规范型破裂和责任承担型破裂更易导致边缘型网络负面口碑;责任承担型破裂比道德规范型破裂导致的边缘型网络负面口碑更强。此外,积极的企业响应弱化了消费者心理契约破裂与网络负面口碑之间的正向关系。由此建议食品企业要主动履行品质安全、道德规范、责任承担三项社会责任。此外,在处理食品安全事件时,应及时对事件做出积极响应,以减少网络负面口碑的传播。
侯明慧陈通青平
关键词:食品安全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破裂
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策略如何缓解产品伤害危机? 沟通策略与危机类型的交互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探讨企业如何选择适宜的社会责任沟通策略来缓解产品伤害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共计开展两项实验,结果发现,危机类型与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策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具体而言,当危机被消费者认为是有意为之时,反应型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策略能够获得消费者更加积极的企业态度;反之,当危机被消费者认为是无意造成时,前瞻型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策略能够获得消费者更加积极的企业态度。进一步分析显示,感知企业利他性中介了产品伤害危机类型与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策略对消费者企业态度的交互作用。
陈通青平肖邦明
论断确定性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信息表达方式和信任是影响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效果的重要因素,专业信任与善意信任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所提假设。研究结果发现,专业信任对论断确定性具有调节作用,当专业信任较高时,论断确定性与交流效果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当善意信任较高时,论断确定性与交流效果之间呈现正向关系;当专业信任或善意较低时,论断确定性对交流效果没有显著作用。
陈通青平涂铭
关键词:食品安全
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质量评价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评价工具所应包含的维度尚不清楚,且缺少有效的评价模型。遵循规范的量表开发方法,开发基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质量评价量表(CFRCQ),并运用该量表评价当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质量现状。量表开发过程共包含三个阶段:阶段1运用文献研究法、焦点小组访谈和专家咨询法以获得初始量表;阶段2调查学生样本,通过信度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量表进行提纯和初步的可靠性检验;阶段3调查普通消费者样本,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量表进一步提纯,并检验了量表的建构效度及推广效度。最终量表共包含及时性、易理解性、专业性、诚实性、响应性等5个维度。基于该量表对当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质量尚处于较低水平,尤其表现在易理解性和诚实性方面的欠缺;消费者个体特征会影响其对各质量维度的评价。
陈通刘贝贝青平邹俊
关键词:食品安全量表开发效度检验
农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责任归因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消费者的主观归因能够更好地预测农产品伤害危机对涉事企业及相关组织的危害。结合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对农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责任归因的结构和结果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努力不足的归因相较于能力不足会导致更加负面的企业态度或政府信任;责任无论归咎于企业还是政府都会对企业产生负面的态度;只有当消费者认为责任归结于政府(而非企业)时,才会降低对政府的信任。
陈通青平刘贝贝
关键词:政府信任
伪装式食品包装如何吸引消费者?-- 不确定解决效应的视角被引量:3
2020年
食品包装作为消费者首先接触的视觉属性,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前人关于食品包装的研究大多聚焦于食品包装元素(如标签、名称)的作用,鲜有研究关注适当隐藏线索的重要性。本研究探讨了目前市场上大量涌现的伪装式包装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通过三个实验发现:伪装式包装(vs非伪装式包装)会引起消费者短暂的感知不确定性,这种感知不确定性解决之后会产生享乐性体验(不确定性解决效用),进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此外,该效应会受到食品类型(美味食品vs健康食品)的影响。具体而言,当消费者购买美味食品时,伪装式包装引发的不确定性解决效用更强,相比非伪装式包装购买意愿更高。而当消费者购买健康食品时,伪装式包装(vs非伪装式包装)对购买意愿没有影响。
李涵陈通青平
关键词:食品包装健康食品美味食品
风险认知、负面情绪与农地流转意愿抑制——以禀赋效应为中介被引量:11
2014年
基于湖北省某县10村18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了"风险认知、负面情绪→禀赋效应→农地流转意愿"的理论模型,用以揭示农地流转意愿抑制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农户风险认知、负面情绪的确能够影响农地流转意愿,且禀赋效应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陈通孙亚文江雪莹程永扬
关键词:负面情绪禀赋效应
从浪费到购买:外观次优农产品营销沟通策略研究
2024年
消费者对外观次优农产品的排斥造成了严重的食物浪费和环境问题。本文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理论构建了外观次优农产品的营销信息框架和消费者的环保涉入度的匹配模型,并通过情景实验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具体而言,得益(损失)框架的营销信息和启动消费者低(高)环保涉入度的信息匹配时,消费者有更高的购买意愿。本文同时提出了消费者的感知环境有效性在这一匹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本文的发现有助于农产品零售商制定易于操作且低成本的有效营销沟通策略以应对消费者对外观次优农产品排斥造成严重的食物浪费和环境问题。
肖美珍陈通青平
网络意见领袖动员方式对网络集群行为参与的影响研究——基于产品伤害危机背景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0
2016年
近年来产品伤害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危机,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针对产品伤害事件的互联网线上和线下的评论与传播甚至演变为集群行为,本文研究产品伤害危机背景下网络意见领袖动员方式对网民网络集群行为参与的影响。其中,网络意见领袖的动员方式可分为感性动员和理性动员,网络集群行为参与可分为现实型和非现实型。研究结果表明: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网络意见领袖的感性动员更易引起网民的愤怒情绪,网民的愤怒情绪更易导致非现实型网络集群行为;网络意见领袖的理性动员更易引起网民的利益剥夺感,网民的利益剥夺感更易导致现实型网络集群行为。
青平张莹涂铭张勇陈通
关键词:产品伤害危机动员方式愤怒网络集群行为
涉农企业上级管理者的决策动机对下级管理者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情景下,涉农企业内的上级管理者要求直接下级采取非伦理行为时,下级做出非伦理行为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当直接上级以个体利益为导向要求下级做出非伦理行为时,采取威胁的沟通策略比劝说策略更易使下级做出非伦理行为;当直接上级以组织利益为导向要求下级做出非伦理行为时,采取劝说的沟通策略比威胁策略更能使下级做出非伦理行为。此外,下级与上级的社会关系负向调节上级决策动机与沟通策略对下级非伦理行为的交互作用。
青平冯娇娇涂铭陈通
关键词:非伦理行为社会关系沟通策略决策动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