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彬 作品数:18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聊城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狗前交叉韧带射频紧缩后再血管化观察 赵建彬 马文谱 袁欣 哈欣 高友娟 苑振峰 ACL松弛是运动损伤的常见疾病,可会引起膝关节结构的不稳定,增加关机损伤机会,同时ACL断裂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松弛的前交叉韧带经过射频紧缩后,经过制动和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避免前交叉韧带重建和翻修。...关键词:关键词:再血管化 前交叉韧带 射频 射频紧缩家犬前交叉韧带后血供重建研究 2009年 目的将射频能量应用于正常家犬前交叉韧带(ACL),分析术后6周和12周的组织学变化以及固定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家犬,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射频处理ACL的中间段,B组处理ACL的两端部。每只家犬双后肢进行固定和非固定的对比。于6周、12周行血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6周时和12周时,两端紧缩固定组ACL血管密度高于中间段紧缩固定组,12周时非固定组ACL全部断裂。结论紧缩ACL前半部分的上下端效果较好,射频处毛细血管从滑膜发生并向深层生长。ACL射频术后有必要进行外固定制动。 马文谱 赵建彬 哈欣 高友娟 苑振峰 袁欣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射频 组织学检查 血管化 精神因素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研究 王兆庆 赵建彬 孟宪玲 于庆云 曹晶 豆青军 断指再植在我国已经有38年的历史,随着手术显微镜的现代化和血管缝合材料的不断改进,断指再植的技术明显提高,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多年临床工作实践,我们发现手指离断病人再植术后,精神上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精神因素...关键词:关键词:断指再植 采用掌背逆行岛状皮瓣解决复杂断指不能再植问题的可行性研究 王兆庆 赵建彬 李海青 王丽 于庆云 豆青军 本课题选择复杂性断指67指,其中男32例,女18例,总共50例。所有病例均是完全性离断,按以往要求没有再植条件。所有病例,按以往再植条件,均没有再植的机会,通过应用掌背动脉皮瓣一期就进行了再植手术,并取得了好的外观和良好...关键词: 术前MRI指标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MRI指标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接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4例。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后1年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mJOA)的改善率评价其手术疗效;分析术前MRI指标(颈脊髓受压节段横断面积、脊髓压迫率、最大脊髓退让率、最大椎管侵占率)与手术效果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的mJOA平均(11.82±2.34)分,术后1年平均(15.52±1.42)分,改善率为(80.21±17.23)%。不同年龄、病程患者的术后1年mJOA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压迫率、最大脊髓退让率、最大椎管侵占率与术后1年mJOA改善率之间均呈负相关性(P<0.05)。年龄、病程、脊髓压迫率、最大脊髓退让率均为术后1年mJOA改善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疗效与年龄、病程、术前的部分MRI检查结果具有密切关系,应注意对以上指标进行重点监测。 盛斌 王成虎 赵建彬 刘彦宾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核磁共振 手术 预后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手术方式的评价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系统地评价和进一步的疗效分析。方法140例患者中行开窗术式者(A组)40例,半椎板切除术式者(B组)40例,全椎板切除术式者(C组)30例,椎间盘镜髓核摘除(D组)30例,采用信访结合门诊复查的形式随诊5~10年,并进行远期疗效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优良率比较P<0.05,显示各组开窗术式者(A组)40例,半椎板切除术式者(B组)40例,全椎板切除术式者(C组)30例,椎间盘镜髓核摘除(D组)30例优良率不相等或不完全相等。A组及D组病例按半年内及半年后疗效优良者均在90%以上,而疗效优者均占80%左右;而B组及C组半年内疗效较满意,但半年以后疗效优者仅有50%~60%。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以硬脊膜撕裂伤(7例),脑脊液漏(6例),切口感染及椎间盘炎(4例)为主。同时A组出现椎间不稳的病例占总数的12.5%,而B组出现椎间不稳的病例占35.0%,明显高于A组。且以D组的手术并发症为最少。结论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指征选择适宜的术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系统评价具体的疗效分析,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赵建彬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方式 疗效分析 儿童髌骨袖套状撕脱骨折误诊分析 2004年 刘景一 赵建彬 豆青军关键词:儿童 误诊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病变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良恶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1例椎体病变,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9例,转移性肿瘤2例。在DSA或3-D X线机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注入2.5—5.5ml骨水泥(平均3.5ml),术毕患者保持卧床,观察、预防性抗感染治疗3天并复查平片和CT片后出院。结果技术操作全部获得成功,11例病例共治疗13个椎体,11例疼痛完全缓解,1例存在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予以激素、消炎止痛后疼痛明显减轻并逐渐消失。随访2—6个月,10患者疼痛无反复,1例患者6天后疼痛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有效的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和椎体肿瘤引起的临床症状。 赵建彬 马玉泉 顾树明 柳根哲关键词:椎体 骨肿瘤 骨质疏松 骨粘合剂 股骨颈骨折多针内固定的局部并发症探讨 被引量:6 1999年 股骨颈骨折多枚钢针内固定在治疗中有大量的局部并发症,作者对收治的各类并发症进行归类分析,对发生机理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1 临床资料 自1982年8月~1998年6月期间,共收治股骨颈骨折多枚钢针内固定(以下简称多针固定)局部并发症患者41例。骨折类型:头下型骨折5例,经颈型30例;基底型4例;粗隆间骨折2例。按Cardem分型:Ⅰ型11例;Ⅱ27例;Ⅲ型2例;Ⅳ型1例。多针内固定方式:普通克氏针固定16例; 王大伟 李忠 马金柱 赵建彬 贺新兵 顾树明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多针内固定 并发症 克氏针螺丝钉内固定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2001年 李忠 王大伟 赵建彬关键词: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