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远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免疫
  • 1篇一期切除
  • 1篇一期切除吻合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三叉神...
  • 1篇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痛
  • 1篇神经痛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脓毒症患者
  • 1篇切除
  • 1篇切除吻合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急性
  • 1篇重症急性胰腺
  • 1篇重症急性胰腺...
  • 1篇注射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志远
  • 2篇马涛
  • 2篇尤胜义
  • 2篇于乐昌
  • 1篇寇丽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黄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病情严重程度及各器官病理损害的影响证实其有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通过分析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因子水平和Treg比例及功能的影响,阐释其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制。  方法:...
张志远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大黄素免疫抑制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T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参芪扶正治疗组(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3、7d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Ⅱ)评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细胞凋亡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3d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后1d明显降低,并持续到治疗后7d,且参芪扶正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分:10.05±3.71比13.15±4.65,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外周血TNF-α、IL-6水平均逐渐下降;IL-10水平先升高,到7d时又下降;7d时参芪扶正治疗组TNF—α和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TNF-α(ng/L):204.6±18.1比218.9±21.3,IL-6(ng/L):3.68±0.30比3.95±0.49,均P〈O.05];而参芪扶正组与常规治疗组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L:173.8±23.3比174.8±18.9,P〉0.05)。两组治疗后1、3、7dCD4+T细胞和CD4+/CD8+先下降后上升,CD8+T细胞逐渐下降及CD4+、CD8+T细胞凋亡率先升后降,参芪扶正治疗组治疗后7dCD4+T细胞、CD4+/CD8+及CD4+T细胞凋亡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4+T细胞:(383±4.7)%比(35.5±5.5)%,CD4+/CD8+:1.55±0.29比1.36±0.27,CD4+T细胞凋亡率:(11.2±3.8)%比(14.1±5.5)%,均P〈0.05];两组各时间点CD8+T及其细胞凋亡率比较差�
张志远尤胜义于乐昌马涛杨宝晶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免疫功能紊乱CD4+T细胞细胞因子脓毒症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可行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1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5例合并肠梗阻,27例行一期切除吻合,68例行Hartmann手术。比较一期切除吻合组与Hartmann手术组临床疗效。结果:一期切除吻合组与Hartmann手术组相比,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在选取合适病例的基础上,经积极适当术前准备改善肠梗阻状态,术中合理有效的肠道减压及局部肠腔灌洗,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于乐昌寇丽尤胜义马涛张志远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HARTMANN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
介绍自1996年11月至1998年5月伽玛刀治疗30例原发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与结果.30例患者以颅基底线为基准,并测量其与OM线这间夹角.安装LEKSELL-G型定向仪头架,采用1.5TMR扫描,T<,1>加权序列2mm轴...
张志远
关键词: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三叉神经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