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珍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迁移
  • 2篇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生成
  • 1篇抑制作用及机...
  • 1篇阴道
  • 1篇增殖
  • 1篇证型
  • 1篇人脐
  • 1篇人脐静脉
  • 1篇人脐静脉内皮...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脐静脉内皮
  • 1篇脐静脉内皮细...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证

机构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常德市第一中...

作者

  • 4篇王伟珍
  • 3篇周斌
  • 3篇孙静晶
  • 2篇陈璐
  • 2篇黄凡
  • 2篇崔一鸣
  • 1篇赵晓丹
  • 1篇赵兵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益肺清化颗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2014年
目的:研究益肺清化颗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Transwell小室、Matrigel小管形成、Western Blot实验方法观察益肺清化颗粒高、中、低浓度(5%、10%、20%)含药血清、30μmol/L吉非替尼及30μmol/L吉非替尼+20%益肺清化颗粒高浓度含药血清对HUVEC细胞迁移、成管能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益肺清化颗粒各浓度含药血清对HUVEC的迁移、VEGF和KDR均具有抑制作用(P<0.05,P<0.01);益肺清化颗粒高浓度组可降低HUVEC在体外分化成管状结构的能力。结论:益肺清化颗粒可能是通过VEGF-KDR信号通路产生抑制细胞迁移、小管生成作用,进而发挥抑制肿瘤的效应。
崔一鸣周斌李斐斐陈璐黄凡廉艳红王伟珍孙静晶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迁移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部位与病理程度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部位与胃黏膜病理程度,以及两者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施治奠定基础。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625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王伟珍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病变部位
文献传递
“阳道实,阴道虚”理论与消化性溃疡被引量:9
2015年
"阳道实,阴道虚"出自《内经》,历代医家对其有不同的见解,对其的理解延伸到阳明与太阴,阳腑之病与阴腑之病,胃病与脾病;并认为:阳明多实,太阴多虚;阳腑多为实证,阴腑多为虚证;胃病多实,脾病多虚。作者结合这一理论将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进行了临床发挥和延伸。消化性溃疡主要分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本文根据溃疡部位(上下)、溃疡症状(疼痛部位、疼痛规律、舌诊规律)、医家经验评析及作者自身经验分析两者的不同,总结出溃疡的实虚之别:胃溃疡多为实证,十二指肠溃疡多为虚证;胃溃疡证型多为肝胃不和,十二指肠溃疡多为肝郁脾虚和脾肾阳虚;符合"阳道实,阴道虚"理论。这一理论临床上可以为消化性溃疡的辨证施治提供理论基础,诊断依据。
孙静晶赵晓丹廉艳红王伟珍赵兵周斌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益肺清化颗粒对人肺癌PG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研究益肺清化颗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益肺清化颗粒含药血清与体外培养的人肺癌PG细胞共培养,分别以MTT法、Transwell小室和Western blot实验观察益肺清化颗粒对人肺癌PG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益肺清化颗粒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PG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对VEGF和KDR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且益肺清化颗粒高浓度与吉非替尼联用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益肺清化颗粒可能通过抑制血管新生从而抑制人肺癌PG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行为,进而限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崔一鸣周斌李斐斐陈璐黄凡廉艳红王伟珍孙静晶
关键词:增殖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