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特发性
  • 3篇特发性肺纤维...
  • 3篇纤维化
  • 3篇肺纤维
  • 3篇肺纤维化
  • 3篇IPF
  • 2篇证候
  • 2篇证素
  • 2篇证型
  • 2篇数据挖掘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候
  • 1篇亚健康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渊源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治疗支气管哮...
  • 1篇治未病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徐飞
  • 5篇崔文强
  • 4篇董竞成
  • 2篇刘宝君
  • 1篇杨传华
  • 1篇刘莉群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治未病”探析与思考被引量:7
2014年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亦是指导我们治疗疾病与养生保健的关键原则之一。两千年后的今天,在各种疾病和亚健康问题肆虐的情形下,"治未病"为人类提出超前性的现世指导。该文将从治未病的哲学渊源、具体涵义、指导意义及基因启示等方面作了简要探析、思考。
刘莉群崔文强徐飞杨传华
关键词:治未病哲学渊源涵义亚健康
基于现代文献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挖掘现代文献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中医证型和证素的研究,为临床"辨证论治"IPF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文科技核心所收录的关于IPF证型研究的现代文献,并对其证型、证素以及证素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PF共有31种证型,10种证素,气阴两虚、痰瘀阻肺型,气虚痰瘀型和气虚血瘀型为最为常见的3种证型,气虚、血瘀、痰浊和阴虚为分布最广的4种证素。结论:"气、阴、痰、瘀"是IPF四大致病因素,IPF是一种多证候相互混杂的疾病,治疗时要从多方面考虑,以求准确辨证治疗。
徐飞崔文强刘宝君董竞成
关键词:IPF证型证素数据挖掘
基于现代文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挖掘现代文献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中医证型和证素的研究,为临床"辨证论治"IPF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文科技核心所收录的关于IPF证型研究的现代文献,并对其证型、证素以及证素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PF共有31种证型10种证素,气阴两虚、痰瘀阻肺型,气虚痰瘀型和气虚血瘀型为最常见的3种证型,气虚、血瘀、痰浊和阴虚为分布最广的4种证素。结论:"气、阴、痰、瘀"是IPF四大致病因素,IPF是一种多证候相互混杂的疾病,治疗时要从多方面考虑,以求准确辨证治疗。
徐飞崔文强刘宝君董竞成
关键词:IPF证型证素数据挖掘
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经典方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运用Rev Man 5.2软件完成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合格研究、共计1230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随机效应模型检测汇总RR为1.25,汇总RR95%CI为1.12-1.39,合并效应检验Z=4.07(P〈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射干麻黄汤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据现有临床数据表明,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但是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大部分属于低质量的文献,其疗效须进一步通过大规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
徐飞崔文强董竞成
关键词:射干麻黄汤支气管哮喘META分析
川芎嗪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川芎嗪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川芎嗪治疗IPF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3月,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方法学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后纳入7项RCT研究,388例患者,试验组207例,对照组181例。Meta分析显示: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方面RR=1.22,95%CI[1.08,1.39],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提高Pa O2方面MD=6.20,95%CI[0.45,11.9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用于治疗IPF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安全性尚不明确,仍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RCT进一步验证。
徐飞崔文强董竞成
关键词:川芎嗪IPF临床疗效间质性肺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