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晓敏
-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变电站内接地短路时分流系数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对变电站内接地短路时的分流系数进行了研究,并推导出了工程适用的计算公式。与传统公式相比,考虑了变电站接地电阻和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不同,同时考虑了不同电压等级下多回出线的情形,使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
- 申晓敏常晋兵栗杰
-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短路分流系数接地电阻
- 自媒体时代高等教育的政工路径被引量:4
- 2012年
- 随着网络技术在信息共享、网互动融合、智能化功能协同的数字技术应用,单个个体可以涵盖信息的综合采集、分析处理以及交换共享,这对高等教育的政工工作提出了挑战。因为其工作对象处于人生观的萌发和接触感应状态、社会情绪的成熟期和积淀期、社会认可的扩充和增量阶段。自媒体,尤其是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在青年大学生中日趋流行的传播媒介,以其鲜明的特点展现出与高校辅导员工作极大的可关联性,高校政工人员应认真把握微博的可应用途径,充分发挥微博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使微博成为信息发布平台、思想建设阵地、舆论引导窗口、人际沟通桥梁以及个人展示舞台。
- 申晓敏
-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辅导员
- “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探索
- 2015年
- “90后”大学生已经作为当下大学生主流,如何有效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值得重视、急需探索的问题。目前,对“90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诸多“短板”,有学生自身的,也有组织层面的,需要从健全教育培养机制、挖掘教育活动形式、打造网络教育平台、加强教育主体培养等方面加以改进。
- 申晓敏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
- 用论辩文化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
- 2017年
- 论辩文化作为西南政法大学的办学特色之一,为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多样支撑、多种形式与多元平台。同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过程也进一步要求不断提升论辩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断增强教育者的引导功能,不断探索论辩文化的社会功能。
- 申晓敏
- 关键词: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4
- 2008年
-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实验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进行了探讨。
- 罗卫星申晓敏
- 关键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方法知识应用能力
- “四个全面”布局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被引量:1
- 2016年
- "四个全面"作为我国当前总体战略布局,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紧密相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导向,以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为起点,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背景,系统构建完整框架,并从高校组织演化的层面上,结合以前的经验,积极探索和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 申晓敏
-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 高校学生党员协同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高校学生党建存在缺乏合作理念、融合意识、资源整合、开放合作等现实问题。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协同培养模式,应该建构一个多主体协同,实现党员培养的全员化;多学科交叉,实现党员教育的多样化;多要素综合,实现党员培养的系统化;多单位合作,实现党员培养的开放化的协同培养模式。
- 刘革张伟莉申晓敏
- 关键词:学生党员
- 高职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发展至今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日益庞大的高职学生队伍的就业状况令人堪忧。就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
- 申晓敏
- 关键词:职业教育思想教育
- 文献传递
-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应注重三个“因”被引量:1
- 2012年
- 形势与政策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不断改进和探索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让形势与政策课紧密贴合时代实际,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真正做到因时而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增强其教学效果,是该门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注重的问题。
- 申晓敏
- 关键词:教学改革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 “职业能力标准”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构建被引量:9
- 2016年
- 科学的高校辅导员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推行,能够促进辅导员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对辅导员具体工作的指挥棒作用,需结合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相关要求搭建评价内容框架,遵循科学构建原则,综合考量辅导员工作实际设定评价指标权重,合理安排评价周期,注重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
- 申晓敏韩秀景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工作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