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敏

作品数:8 被引量:9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投资者
  • 2篇交流会
  • 1篇信号博弈
  • 1篇信号传递
  • 1篇信号传递博弈
  • 1篇信息披露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事件研究法
  • 1篇披露
  • 1篇资本
  • 1篇资本结构
  • 1篇资本结构动态...
  • 1篇自愿
  • 1篇自愿信息披露
  • 1篇离岸
  • 1篇离岸市场
  • 1篇利率
  • 1篇利率期限
  • 1篇利率期限结构

机构

  • 5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闵敏
  • 3篇刘莉亚
  • 1篇丁剑平

传媒

  • 2篇管理科学学报
  • 1篇经济研究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经济学(季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非言语维度的信息重要吗?--基于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信号博弈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中国资本市场中自愿信息披露的非言语维度信息有效性问题,利用电话交流会的“信号博弈”问题展开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首先,本文构建了一个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对其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整理了2013年-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召开的投资者电话交流会的相关音频文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声音情绪的维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会议中高管的声音维度的确含有文本之外的重要增量信息;2)理论和实证均发现,相较于正面情绪,投资者更倾向通过高管的负面情绪对信息进行识别;3)一些外界因素例如压力会导致高管释放更多负面情绪并能被投资者识别.综上,非言语维度确实含有增量信息,可以缓解管理层-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闵敏刘莉亚陈瑞华赵凡青
关键词:自愿信息披露信号传递博弈
中国离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特征研究——基于面板宏观金融模型的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文章以在岸经济与市场为基础和参考,基于面板宏观金融模型,分别对离岸市场上属于短期的香港同业拆借利率(HIBOR)和属于中长期的离岸人民币(CNH)债券市场的期限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两个离岸利率市场具有以下的新特征:首先,离岸与在岸利率市场存在不同的运作规律,离岸利率市场甚至对部分在岸宏观经济变量的未来趋势有更好的判读,从而可用于决策参考;其次,离岸市场中投资者更愿意承担风险去持有人民币资产,这不仅是基于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判断,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市场信号;最后,中长期的CNH债券市场与短期的HIBOR人民币市场之间的差异表明,人民币虽然在国际经贸往来中相对活跃,但离岸资本市场仍有待加速建设发展。上述结果有利于理解市场化利率的运作机制,也为中国离岸与在岸利率市场的发展完善以及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参考信息。
闵敏丁剑平
关键词:离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
经济金融化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被引量:47
2019年
通过构建包含厂商、家庭和银行的AD-AS产品市场均衡模型,本文推导得到企业目标资本结构的测算方程.在此基础上,以金融渠道获利作为经济金融化的度量指标,基于2007年~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半年期数据,系统考察了经济金融化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及其偏离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越大且调整速度越慢,尤其在非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企业和小规模企业更为凸显,即存在非对称效应.此外,本文还发现经济金融化显著抑制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偏好改变及抵押担保能力下降有助于理解其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负向作用.可见,基于金融渠道的获利模式促使企业形成对高杠杆率的路径依赖,加剧实际资本结构与目标值的偏离度,从而不利于宏观去杠杆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刘贯春刘媛媛闵敏
关键词:经济金融化资本结构
分析师自身乐观性:“成竹在胸”抑或“夸夸其谈”?——基于语音情绪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电话会议音频,利用语音情绪分析技术构建证券分析师自身乐观性的代理变量,实证研究了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性的产生机理。研究发现:(1)电话会议语音情绪可以较好代理分析师自身乐观性;(2)电话会议上普通分析师的乐观表现存在"夸夸其谈"的成分,而明星分析师则会展现出一定信息优势,更多是"成竹在胸"的体现;(3)分析师所在券商整体乐观预测的氛围可能是造成普通分析师"夸夸其谈"的重要影响因素。
闵敏陈瑞华刘莉亚刘莉亚
央行沟通“简明—专业”权衡与公众行动
2024年
更加注重与公众沟通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特点之一。然而面对缺乏经济学知识的普通公众,央行应如何权衡沟通语言的简明性与专业性?首先,本文建立基于个体异质性信息处理能力的沟通模型。在模型中,使用更多专业概念能更准确地描述经济基本面,但也同时增加了公众的信息处理成本,阻碍公众获得共同知识。理论分析表明,央行沟通存在最佳沟通专业性(或简明性)使得公众行动分歧最小或社会福利最大。然后,本文手动构建中国货币政策词典,应用于测度沟通文本专业性,基于微博大数据和高频股价数据,证实微博分歧和股票价格分歧均与央行沟通专业性是U型关系。通过区分微博中专家与普通人群体,本文发现专家对专业性沟通的接受能力更强,论证了异质性信息处理能力假设的合理性。本文结论有助于央行通过平衡简明性与专业性实现更有效的公众沟通。
吕之安刘莉亚谭姝颖闵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