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品

作品数:16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向日葵
  • 5篇燕麦
  • 5篇抗旱
  • 5篇抗旱性
  • 5篇干旱
  • 4篇胁迫
  • 4篇旱胁迫
  • 4篇干旱胁迫
  • 3篇性状
  • 3篇萌发
  • 3篇QTL定位
  • 2篇锈病
  • 2篇引物
  • 2篇引物筛选
  • 2篇水分
  • 2篇水分条件
  • 2篇水旱
  • 2篇种子
  • 2篇种子萌发
  • 2篇自交

机构

  • 16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内蒙古农牧业...

作者

  • 16篇吕品
  • 10篇侯建华
  • 5篇赵宝平
  • 5篇刘景辉
  • 5篇张永虎
  • 5篇米俊珍
  • 3篇于志贤
  • 3篇王婷婷
  • 2篇武俊英
  • 2篇于海峰
  • 2篇杨旭东
  • 1篇张艳芳
  • 1篇张艳芳
  • 1篇房冬梅
  • 1篇聂慧

传媒

  • 2篇种子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作物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遗传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向日葵重组自交系构建遗传图谱被引量:4
2014年
以向日葵自选系K55为母本、K58为父本杂交组合,通过单粒传得到的187个F5:6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作图材料,联合应用SSR和AFLP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经过78对SSR引物和48对AFLP引物组合选择性扩增,分别得到341和1119条带,共1460条,分别获得多态性条带184条和393条,共577条多态性条带,占所有条带的39.52%。SSR和AFLP标记各有84个和108个多态性标记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P=0.05),共192个偏分离标记。采用JoinMap4.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构建了1张总长度为2759.4 cM、包含17个连锁群、连锁495个多态性标记的遗传图谱,其中偏分离标记170个,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5.57 cM。每个连锁群上分布有5~72个标记,长68.88~250.17 cM。本图谱为向日葵永久性图谱,为向日葵重要性状QTL定位和基因克隆奠定基础。
张永虎于海峰侯建华李素萍吕品于志贤
关键词:向日葵重组自交系SSRAFLP分子连锁图谱
向日葵Pst Ⅰ和Mse Ⅰ内切酶组合AFLP标记体系的建立及引物筛选被引量:1
2014年
为建立并优化适合向日葵的Pst Ⅰ和Mse Ⅰ组合的AFLP技术体系,为下一步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对向日葵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酶切连接体系和选择性扩增程序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并对适合向日葵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模板DNA的提取采用改进CTAB法,酶切连接采用一步法反应14 h,在选择性扩增体系20μL中,Mg2+和d NTP浓度分别为2 mmol/L和0.3 mmol/L,选扩引物的浓度为0.6 mmol/L,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为30倍。同时筛选出了稳定且多态性丰富的48对适合向日葵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
张永虎侯建华吕品于志贤
关键词:向日葵AFLP引物筛选
油葵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获得适合油葵的SSR-PCR反应体系,通过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SS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研究Mg2+浓度、d NTPs浓度、Taq酶浓度、引物浓度、退火温度等因素。结果表明各因素的终浓度分别在Mg2+浓度2.5 mmol/L、d NTPs浓度0.2 mmol/L、Taq酶量0.5 U、引物浓度0.4μmol/L及退火温度为53.9℃时最为适合。通过试验优化后的体系筛选引物,最终从50对引物筛得19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房冬梅吕品侯建华
关键词:SSR引物筛选
硅对燕麦幼苗秆锈病抗病能力的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硅在燕麦抗秆锈病过程中的生理功能,以易感秆锈病的燕麦品种‘坝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分别浇灌含不同浓度(0、0.5、1.0、1.5、2.0、2.5和3.0 mmol/L)K_(2)SiO_(3)的营养液,测定燕麦幼苗秆锈病抗性,叶片光合性能,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接种秆锈菌条件下,施用1.5 mmol/L K_(2)SiO_(3)可显著提高燕麦幼苗抗秆锈病能力及叶片的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与0 mmol/L(CK)相比,燕麦幼苗干和鲜重分别提高90.91%和74.71%,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18.67%,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胞间CO_(2)浓度(C_(i))分别提高51.47%、285.71%、285.71%和27.78%,最大荧光(F_(m))、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光合性能指数(PI_(ABS))分别提高19.62%、7.69%和5.8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35.66%和28.88%,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50.00%、27.45%和16.62%。总之,外源施用K_(2)SiO_(3)能提高燕麦抗秆锈病的能力,且以1.5 mmol/L为最佳浓度。
李英浩吕品米俊珍赵宝平刘景辉薛国兴
关键词:燕麦秆锈病抗病性生理指标
基于SRAP标记的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筛选出的31对SRAP引物,对33份玉米自交系进行PCR扩增,采用PopGene 1.23、Structure2.3.3等软件完成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剖析,为自交系合理利用和杂交组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31对SRAP引物共检测出196个等位变异,平均6.32个;多态性比率40.00%-70.59%,平均为53.08%;基因多样性为0.2156-0.8854,平均为0.5495;PIC为0.1809-0.8976,平均为0.5507。结构分析表明,K=4时,△K值最大,即这些自交系可以划分成4个类群,依次为Reid、旅大红骨、塘四平头与PB群,新选自交系也相应地被划分到这四大类群里,没有独立成群。4个类群中,塘四平头群与旅大红骨群的遗传关系最近,与Reid群遗传关系最远。从系谱的亲缘关系分析,大部分已知自交系其SRAP聚类结果与系谱追踪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石玲艳侯建华张永虎吕品王婷婷杨旭东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SRAP
水旱两种条件下向日葵产量相关QTL定位被引量:7
2017年
为获得向日葵抗旱基因位点,培育向日葵抗旱新品种,在已有的高密度连锁图谱基础上,利用Map QTL4.0软件,在水、旱两种条件下对187个RIL群体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水分条件下共检测到40个产量相关性状QTL位点,干旱条件下检测到6个性状22个QTL,可解释6%~21.6%的表型变异;浇水条件下检测到4个性状18个QTL,可解释6.1%~18.2%的表型变异;其中10个QTL在两种水分条件下被重复检测到,这些QTL作用方向一致,在不同环境中稳定表达;此外,还检测到16个可能对耐旱性有直接贡献的差值QTL。56个QTL中遗传贡献率超过10%的主效位点11个。对这些QTL位点进一步验证,可为今后向日葵抗旱性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
马宇吕品侯建华
关键词:向日葵抗旱性灌溉QTL定位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向日葵萌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高抗旱油用向日葵自交系K 58与低抗旱油用向日葵自交系K 55为亲本,由其组配的F1代杂交种和通过单粒传方法获得的187个F5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设8组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梯度,用亲本及杂交种F1代进行条件摸索试验,筛选出干旱临界浓度为20%PEG-6000,用此浓度对其余187个重组自交系材料进行干旱胁迫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向日葵抗旱性研究及后期QTL定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87份向日葵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胚根干鲜重及胚芽干鲜重在干旱胁迫下较正常供水条件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正常供水及模拟干旱2种条件下,各项性状指标在187株系间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呈正态分布,指标间显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王婷婷侯建华吕品石玲艳
关键词:向日葵种子萌发抗旱性
硅对秆锈菌侵染燕麦叶片病程相关蛋白活性及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2022年
以易感秆锈病的燕麦品种‘坝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技术,分析施硅对侵染秆锈病菌后燕麦叶片的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及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以明确硅提高燕麦抗秆锈病的生理机制,为燕麦秆锈病新型病害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接种秆锈病菌后,施硅处理下燕麦秆锈病严重度显著降低,且叶片秆锈病菌孢子量明显减少。(2)在不接种秆锈病菌的情况下,施硅与否对燕麦叶片的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在接种秆锈病菌后,施硅与不施硅处理的燕麦叶片几丁质酶活性均快速升高,并且分别在接种第1天和第3天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在接种情况下,施硅与不施硅处理叶片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先升后降,并均在接种第3天达到峰值;施硅后可显著提高燕麦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3)在不接种秆锈病菌的情况下,施硅与否对燕麦叶片酚类物质代谢无显著影响;接种秆锈病菌能使燕麦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总可溶性酚(TSP)含量及木质素含量快速上升,施硅处理和不施硅处理均在接种后第3天达到峰值后开始快速下降,且施硅能显著提高酚类物质中各组分的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研究认为,施硅可通过诱导燕麦叶片中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和酚类物质代谢能力的提升来增强燕麦对秆锈病的抗性。
李英浩刘景辉吕品米俊珍赵宝平Allen Xue
关键词:燕麦秆锈病病程相关蛋白酚类物质
利用抗旱选择导入系定位向日葵产量性状QTL被引量:5
2018年
干旱是造成向日葵减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利用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K55作为轮回亲本与抗旱自交系K58杂交构建回交导入系,在干旱条件下进行单株产量筛选,得到45个BC3F2抗旱定向选择导入系。通过全基因组SSR及SNP标记扫描,以方差分析和基于遗传搭车原理的卡方检验对呼和浩特市及武川县两点、两种水分条件下的5个产量性状进行QTL检测。方差分析检测到的QTL根据不同环境下的表达情况分为三类,第一类在两种水分条件下稳定表达,包括武川的4个百粒重QTL及呼和浩特的2个单株产量QTL、3个单株实粒数QTL,这些QTL可能对向日葵抗旱性有直接贡献;第二类受干旱胁迫表达,包括呼和浩特的30个和武川的27个;第三类仅在正常供水条件下被检测到,包括呼和浩特的38个和武川的64个。卡方检验检测到极显著位点274个。用两种方法共检测到一致性位点14个,可能是与向日葵抗旱性相关的关键位点。本研究结果可为向日葵高效抗旱分子育种奠定基础并提供相关材料。
吕品于海峰侯建华
关键词:向日葵产量性状QTL定位
干旱胁迫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抗旱性鉴定被引量:19
2018年
利用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18个向日葵资源材料种子萌发期的形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筛选与向日葵萌发期抗旱性相关的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向日葵种子萌发期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均受到抑制;相对胚根长度、相对胚芽长度、相对胚芽干重、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MDA含量及相对ATP含量与综合抗旱能力D值呈显著正相关,这些指标均可作为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指标;供试18个向日葵材料中株系88抗旱性最强,D值为1.49,可以作为下一步寻找抗旱基因的基础材料。本研究完善了向日葵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对向日葵育种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参考价值。
温蕊侯建华张艳芳吕品马宇
关键词:油用向日葵干旱胁迫种子萌发抗旱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