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
-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对其社群网络行为的影响
- 布氏田鼠为内蒙古自治区典型草原上的主要害鼠,全年营群居生活。社群间存在显著社群交往行为,在野外条件下,以相邻洞群之间的跑道作为链接通道,相邻的洞群成员之间通过以跑道访问邻近的田鼠洞群。
- 宛新荣王也唐宇黄淑丽郭聪
- 关键词:布氏田鼠种群密度
- 典型草原区鹰隼类密度对啮齿动物密度的数值响应被引量:6
- 2016年
- 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捕食者应对猎物密度的变化往往呈现出特定的数值响应特征。为研究典型草原区鹰隼类对其猎物——啮齿动物密度变化的数值响应关系,于2005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白音图嘎苏木选取15个实验样地,采用标准夹线法调查了啮齿类密度,同时采用目视方法调查了鹰隼类密度。本次实验共捕获鼠类2 675只,主要为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观察到鹰隼类活动450只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鼠类密度和鹰隼类密度的数值反应关系符合S型曲线,可用Gompertz方程W=22.765 e-3.735 e-0.078 t来拟合,拟合优度R2达0.984,表明鼠类密度对鹰隼类密度有显著影响,验证了Holling所提出的脊椎动物捕食者和猎物数量关系属于S型反应曲线的观点。从本文的结果看,鹰隼类数量对鼠类数量的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1)平缓期,随着鼠类密度的逐渐增加,鹰隼类活动频次增长非常缓慢;(2)快速反应期,当鼠类密度达到5只/hm2时,鹰隼类活动频次随鼠类密度的增加迅速增长,期间出现一个增长拐点值;(3)稳定平台期,当鼠类的密度达到40只/hm2左右时,鼠类密度虽然继续增加,但鹰隼类活动频次保持稳定,不再增加。本研究可为草原鼠害的天敌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 宋文韬王也赛那孙长乐任娅茹林荣凤陈卫张子慧
- 关键词:啮齿动物捕食
- 增雨对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社群结构及迁移距离的影响
- 王也张文杰宋文韬张小倩宛新荣陈卫
- 秋季储草期布氏田鼠对不同食物颗粒大小的选择嗜好被引量:5
- 2015年
- 布氏田鼠冬季依赖储存在仓库中的牧草越冬,然而对布氏田鼠在秋季储食期对不同大小的食物的选择嗜好却没有研究报道.2012年秋季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区,研究了布氏田鼠秋季储草期对不同颗粒大小的食物的储食选择.为保证食物质地的均一性,从锡林浩特市场上采购了不同规格大小的玉米或者玉米碴为材料,由大到小分别设置整粒玉米、大号玉米碴、中号玉米碴、小号玉米碴和玉米粉等5种不同大小的颗粒,作为布氏田鼠的选储材料.选取了挖仓行为表现较好的布氏田鼠越冬洞群6个,采用固定铁盘放置大号玻璃培养皿,将5种不同规格的玉米颗粒同时放置在铁盘上,同时依次轮换不同规格玉米颗粒的培养皿在在选储盘上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大小不同显著地影响布氏田鼠的选储嗜好,其选择偏好顺序为:大玉米碴→中玉米碴→小玉米碴→整粒玉米→玉米粉.布氏田鼠偏好喜欢大型的食物颗粒,对大玉米碴的选储偏好最强,而对玉米粉很少取食,但对体积最大的整粒玉米的衔叼能力比较弱,这可能跟布氏田鼠的搬运能力有关.
- 张小倩张文杰郑思思王也苏永志贾举杰宛新荣陈卫
- 关键词:布氏田鼠
- 集群数量和采食距离对储草期布氏田鼠警戒频次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警戒行为是动物对环境中潜在危险做出的反应。为探究影响警戒行为的因素,作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进行了集群数量和采食距离对储草期自由生活状态下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警戒频次影响的实验。通过标志重捕法和人工去除法设定3个集群数量梯度(11只、6只和3只),利用人工食物站设置4个采食距离梯度(5 m、10 m、20 m、30 m),共12个梯度组合,每个组合分别观察60次采食过程,共计观察720次,并记录采食过程中的警戒频次。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集群规模和采食距离对布氏田鼠警戒行为频次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集群数量减小,布氏田鼠单次采食的警戒频次显著增加;采食距离越远,单次采食的警戒频次越高;集群数量和采食距离之间还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集群数量增大意味着采食距离的增加,为保证储草效率,布氏田鼠种群会在增加集群数量和减小采食距离之间权衡,最终集群数量维持在中等水平,支持了最优集群理论。
- 宋文韬宋文韬王也张小倩张文杰格希格都仁陈卫陈卫
- 关键词:布氏田鼠警戒行为
- 浑善达克沙地三趾跳鼠体重与年龄划分
- 哺乳动物的年龄划分始终是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同时鼠类年龄划分方法在害鼠的预测和控制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2~2003 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采用常规铗线方法对三趾跳鼠(Dipus s...
- 王也张文杰任娅茹张小倩苏永志贾举杰宛新荣陈卫
- 浑善达克沙地三趾跳鼠体重与年龄划分被引量:7
- 2014年
- 哺乳动物的年龄划分始终是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同时鼠类年龄划分方法在害鼠的预测和控制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2~2003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采用常规铗线方法对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的种群年龄进行调查。2年间共捕获三趾跳鼠125只,其中雄82只,雌43只。对每只捕获的三趾跳鼠样本进行了体长、体重、胴体重、繁殖特征记录,利用胴体重为标准,参考样本出现的时间(月份)及繁殖特征,将三趾跳鼠划分年龄组。捕获到的三趾跳鼠可划分为3个自然年龄组,即1龄组(胴体重≤71 g)、2龄组(71 g〈胴体重≤90 g)和3龄及以上组(胴体重〉90 g),三趾跳鼠最大年龄至少3龄。鉴定三趾跳鼠年龄运用胴体重法相对简便准确。
- 王也张文杰任娅茹张小倩苏永志贾举杰宛新荣陈卫
- 关键词:年龄鉴定胴体重体重
- 炔雌醚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家群大小和巢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检验施用炔雌醚对农牧交错带长爪沙鼠家群大小与巢域行为的影响,于2006年5月至9月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农牧交错区域分布的长爪沙鼠家群使用炔雌醚进行种群不育控制实验。分设投药区和对照区两个组别,分别于5月、7月与9月份采用1/4样圆面积有效洞口计数法,随机选取24个长爪沙鼠家群,调查对照区域和投药区内沙鼠的家群洞口数量以及家群大小。另在对照区和投药区,随机测定了30个沙鼠的家群活动范围,对比使用炔雌醚前后长爪沙鼠巢域平均半径和活动面积的影响。结果为:对照区家群平均洞口数58个,投药区仅23个,在炔雌醚投药区长爪沙鼠家群受炔雌醚影响,洞口数仅为23个,表明其对长爪沙鼠家群大小控制效果显著。投药区内长爪沙鼠家群密度在投药后连续下降,最大下降幅度较对照区家群密度低70%,表明炔雌醚对长爪沙鼠的家群密度影响较大,可显著降低长爪沙鼠家群密度(P<0.05)。炔雌醚对长爪沙鼠家群平均半径和活动面积的研究结果显示,施用炔雌醚后家群巢域半径与活动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与对照区巢域平均面积相比缩小15%、平均活动半径缩小30%。通过以上结果可得出:单独施用炔雌醚对控制野外长爪沙鼠家群以及降低长爪沙鼠巢域、活动面积效果显著。炔雌醚可有效降低农牧交错带长爪沙鼠种群数量和有效活动范围,这对于农牧交错带的鼠害防控,同时降低鼠源性疾病,包括鼠疫的传播都有一定的意义。
- 兴安王也王也戴和民杨雨龙张广宇贾举杰
- 关键词:炔雌醚长爪沙鼠巢域
- 布氏田鼠洞群斑块化对草原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作者在2018 年7 月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过野外生态学实验的调查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布氏田鼠洞群斑块化对草原植被生长的影响。实验选择大型生态围栏中的草场进行,采用不同的距离梯度,对各样方进行了全面的植物群落以及土...
- 孙美琪高宇萱刚永运宋文韬王也宛新荣
- 关键词:布氏田鼠鼠害防治生物多样性
- 放牧和降水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栉叶蒿分布的影响
- 栉叶蒿(Neopallasia pectinata)是锡林郭勒草原的典型植物之一,其花粉可导致呼吸道症状,其中又以鼻症状为主,研究栉叶蒿生长的影响因素对减少人们因为花粉而受到的伤害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野外条件下,采用宏观...
- 高宇萱孙美琪宋文韬王也宛新荣
- 关键词: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