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强
- 作品数:43 被引量:101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程潮铁矿崩落法转充填法试验段采矿方法优选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了顺利进行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工作,程潮铁矿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依据分段留矿嗣后充填法、上向进路充填法、下向进路充填法3种优劣差别较小的备选充填采矿方案与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的灰色关联度,构建各备选方案的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GCRN),以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表征方案间的差距,进行采矿方法优选,得出最优方案为上向进路充填法。矿山试验段试生产情况表明,优选采矿法采场生产能力为1056t/d,损失率为7.8%,贫化率为4.8%,成本约为90元/t,满足矿山生产目标要求。
- 张群刘艳章柯丽华向晋涛任贤锋陈小强
- 关键词:程潮铁矿采矿方法优选灰色关联分析法
- 一种用于溜井底部放矿的模拟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溜井底部放矿的模拟装置。其技术方案是:2根平行横梁(4)两端通过两侧对应的水平条形通孔(6)内的螺栓与平台(1)上平面固定连接;平台(1)下平面四角处固定有底座(2),2根双头螺栓(3)对称设置在同...
- 刘艳章张丙涛邹晓甜叶义成柯丽华王文杰张红军张群陈小强潘世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溜井视频探头的自动提升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溜井视频探头的自动提升装置。其技术方案是:第一纵向钢管(10)的左端搁置在支撑架(1)的瓦片状钢托(8)上,第一纵向钢管(10)的右端通过螺纹接头与第二纵向钢管(19)连接,第一竖向钢管(14)通过螺纹接头...
- 刘艳章邹晓甜张丙涛涂福泉石志军陈小强潘世华张群吴恩桥张奎刘永涛
- 一种多品级矿石共存的露天采场工作面布置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品级矿石共存的露天采场工作面布置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首先是制定配矿方案,即选择采场内配矿的配矿方式,采用线性规划法建立配矿模型,制定低品级矿石的配矿方案。其次是布置开段沟和分开段沟,即沿矿体走向掘进开段沟...
- 刘艳章潘世华陈小强柯丽华叶义成邹晓甜张群张炳涛
- 文献传递
- 贮矿高度对主溜井矿石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探究贮矿高度对金山店铁矿主溜井矿石流动性的影响,以质量流率比作为矿石流动性的定量评价指标,采用PFC2D颗粒流程序构建主溜井放矿数值模型,对不同贮矿高度条件下的矿石流动状态进行模拟分析;基于自主研制的溜井放矿相似试验装置,开展针对性的矿石流动性相似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检验。研究表明,质量流率比R_w可以定量表征矿石颗粒的流动状态,便于数值模拟结果与相似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贮矿高度与矿石颗粒的流动状态密切相关,随着贮矿高度的增加,质量流率比R_w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贮矿高度为27.5 m时质量流率比R_w达到最大值,此时矿石颗粒的流动性最好;在质量流率比R_w随贮矿高度变化的趋势上,相似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
- 刘艳章陈小强邹晓甜潘世华张丙涛刘永涛
- 关键词:主溜井
- 一种模拟溜井溜矿的实验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溜井溜矿的实验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该装置由初速度控制实验装置(1)和溜井模型适配装置(2)组成。初速度控制实验装置(1)中的卸矿斗(18)活动地设置在支架(14)的上平面上,斜槽(16)与卸矿斗(18)...
- 刘艳章王其飞张丙涛叶义成邓磊张群赵卫石志军陈小强潘世华祝青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上游式尾矿库的滤水墙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上游式尾矿库的滤水墙。其技术方案是:所述滤水墙由第一面滤水墙(12)、第二面滤水墙(13)和第三面滤水墙(14)围成。第一面滤水墙(12)和第二面滤水墙(13)自山坡(1)两边分别向外延伸与第三面滤水墙...
- 刘艳章刘永涛张奎叶义成柯丽华盛建龙王其虎陈小强潘世华邹晓甜吴恩桥王文杰叶祖洋
- 文献传递
- 一种露天矿采场动态复垦方法
- 一种露天矿采场动态复垦方法。其技术方案是:第、二台阶采矿结束时,依次对第台阶坡面(1)和第台阶下部平盘(2)进行复垦,第三台阶下部平盘(6)同时采剥推进;第三台阶采矿结束时,依次对第二台阶坡面(3)和第二台阶下部平盘(4...
- 刘艳章张丙涛张群叶义成柯丽华王文杰张红军邹晓田陈小强潘世华王其飞邓磊
- 文献传递
- 采场顶柱力学简化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建立合适的采场顶柱力学简化计算模型是进行采场顶柱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为了探究符合实际且便于工程应用的采场顶柱力学简化计算模型,根据约束条件的不同,将采场顶柱简化为3种常见梁模型:两端固定的梁、简支梁和悬臂梁模型,以均布荷载代替采场顶柱所受上覆岩层压力,应用弹性理论求解出3种采场顶柱力学简化计算模型的应变解析解;同时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分析采场顶柱的应变分布特征;将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力学简化计算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以程潮铁矿西区充填法试验采场为例,建立采场顶柱相似试验模型,对相似试验中采场顶柱底部应变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将采场顶柱简化为简支梁力学计算模型所得应变分布特征与数值模拟结果及相似试验监测数据具有一致性;工程中可采用简支梁模型分析采场顶柱的稳定性。
- 刘艳章张奎张群潘世华潘世华陈小强
- 关键词:简化计算模型数值模拟
-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大包庄矿地表移动带圈定被引量:7
- 2017年
- 选取大包庄矿开采范围内所有地质剖面,建立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一期、二期工程矿体开挖后不充填和全充填2种工况下的地表变形,通过地表变形值与标准值对比,圈定2种工况下的地表移动带,并对数值模拟法与工程类比法圈定的移动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不充填时数值模拟法与工程类比法圈定的范围较接近,开挖矿体较薄时,数值模拟法计算的地表移动范围在工程类比法确定的移动范围内;开挖矿体较厚时,数值模拟法计算的地表移动范围在工程类比法确定的移动范围外。采空区全充填时数值模法与工程类比法圈定的移动带范围差异较大,充填体限制了围岩变形,减小了地表移动范围。数值模拟法充分考虑了矿山复杂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其圈定的移动带能更好地反映实际地表变形。
- 刘艳章吴恩桥冯毓松张奎刘永涛潘世华陈小强
- 关键词:地表变形数值模拟法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