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辉

作品数:26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7篇电子电信
  • 7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发光
  • 7篇荧光
  • 6篇电致发光
  • 6篇延迟荧光
  • 5篇热活化
  • 5篇教学
  • 4篇有机电致发光
  • 4篇配合物
  • 4篇二极管
  • 4篇发光二极管
  • 4篇
  • 3篇蓝光
  • 2篇地方高校
  • 2篇电致发光二极...
  • 2篇电子传输
  • 2篇电子传输材料
  • 2篇荧光材料
  • 2篇荧光光谱
  • 2篇荧光光谱学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机构

  • 26篇黑龙江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6篇许辉
  • 10篇韩春苗
  • 3篇魏莹
  • 2篇侯海鸽
  • 2篇乐征宇
  • 1篇李莹
  • 1篇张珍

传媒

  • 5篇黑龙江大学自...
  • 4篇黑龙江大学工...
  • 3篇大学化学
  • 2篇中国激光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化学教育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当代化工研究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功能化双齿芳香膦氧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由于其在新一代显示器和照明技术中的潜在应用而引起广泛注意[1].稀土有机配合物具有发光强度高、半峰宽小、颜色纯正的特点,并且兼有有机发光化合物具有的能量低、荧光效率高等优点,为人们探索新的...
王鉴哲许辉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
高效太阳能电池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由此产生的能源需求不断升级,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令人担忧。这些问题的暴露激励了研究人员去寻找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方法。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针对全球能源日益消耗,迫切需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太阳能源技术来应对传统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的问题,梳理了当下3种主流的光伏技术: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eSC)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阐述了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优异的3类光伏器件。通过该综述激发科研工作者开发高效的太阳能电池。
张春影陈硕许辉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基于365 nm LED泵浦的膦氧铒配合物掺杂的有机光波导放大器
2024年
以膦氧基配体4,6-双(二苯基磷酰基)二苯并呋喃(DBFDPO)和β-二酮类配体二苯并四噻吩并苯(DBTTA)分别为中性和阴离子配体,合成了铒配合物Er(DBTTA)3(DBFDPO),并将其掺杂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制备了基于倏逝波放大原理的有机掺铒光波导放大器。采用一个功率为462 mW的365 nm发光二极管(LED)替代976 nm或1480 n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在长为0.9 cm、截面尺寸为4μm×4μm的通道波导中,实现了1550 nm波长处7.4 dB/cm的相对增益。利用廉价方便的LED泵浦实现了光波导放大器在光通信C波段的光增益,器件的商用化成本有望降低。
何岩满意史晓武何清勇许辉张丹
关键词:铒配合物增益
膦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芳香膦(氧)基团具有可打断共轭、电子效应适中、位阻大、便于多功能修饰和配位能力强等特点,是少数几个兼具多种功能的基团之一.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功能,芳香膦(氧)基团在选择性调节分子光电特性等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因此,芳香膦(氧)基团不仅适于构建综合性能优异的光电功能材料,进而实现高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而且能够为选择性研究单一性质变化对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提供平台.近年来,膦基光电功能材料逐渐发展成为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领域的热点之一,其所展现出的优异性能和清晰的构效关系在丰富OLED材料库、明确材料设计和优化途径,乃至推动OLED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我们在膦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器件方面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材料的设计策略出发,分别开发了膦基主体材料、发光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对这类材料的光物理性质、激发态特性、电学性能以及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这些工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以期为今后膦基光电功能材料的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韩春苗许辉
关键词:电致发光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
基于多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多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multi-resonanc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MR-TADF)材料,已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引人注目的发射体。MR-TADF材料通常表现出非常窄的发射带、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小的ΔE_(ST)值以及高的化学和热力学稳定性,这些特性使其被用于制备性能优异的蓝光TADF有机发光二极管。总结主要的MR-TADF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重点对分子结构和器件性能进行了讨论。该综述对本领域的发展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马鹏韩春苗许辉
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
地方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及运行机制的探索被引量:32
2011年
以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开放管理及运行机制的研究,在开放的管理体系、开放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经过几年实践,逐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与机制,充分利用了实验教学与科研资源,构建良好的实验室开放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许辉魏莹侯海鸽乐征宇
关键词:开放管理实验教学
基于二苯并噻吩砜衍生物的热活化延迟荧光器件
2022年
利用二苯并噻吩砜受体和芳胺给体通过不同取代位点控制构筑3例D-A构型分子TD-x BPF(x=2,3,4),3种分子具有黄色发射,最大发光波长为500~520 nm,对应的CIE坐标分别为(0.23,0.56),(0.27,0.60)和(0.19,0.48),薄膜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为0.53。基于TD-x BPF作为发光层制备的掺杂器件,其最大外量子效率为3.3%,最大电流效率为10.28 cd·A^(-1),最大功率效率为11.3 lm·W^(-1)。
陈硕许辉
关键词:量子效率
芳香膦氧类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2018年
芳香膦氧基团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打断共轭效应、大位阻效应以及多取代位点等特性,在调节分子的光电特性,尤其是选择性优化某一性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芳香膦氧基团非常适于构建综合性能优异的光电功能材料,进而组装高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近年来,芳香膦氧类材料的合成及应用已经成为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展现出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商业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芳香膦氧类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从该类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热力学性质、光物理性质以及器件性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慧琴韩春苗许辉
关键词:电致发光电子传输材料
光与时间魔法的奇妙碰撞——追寻长余辉寿命的足迹被引量:1
2024年
发光寿命是光化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体现发光材料性质的一项重要参数。尽管发光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军事及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普通大众对于“发光寿命有长有短”这一科学概念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本项目以生活中的光为切入点,以发光寿命在人眼可识别范围内(>100 ms)的长余辉材料作为展示媒介。通过探究三聚氰胺与苯二甲酸在水介质中的自组装,设计并合成了一类寿命长、亮度高的有机长余辉材料,因其合成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易得、实验现象明显且重现性高,非常适合作为科普主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探寻发光现象,创新设计趣味动画、“光绘涂鸦”等新型科普模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做,点燃人们探究化学世界的热情;借助Bilibili、抖音等网络平台广泛宣传,拓宽化学知识的普及范围。针对具有不同年龄和知识结构对象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科普内容设立了多个独立互动模块,“量体裁衣”,力求获得“覆盖面广、接受度高”的效果,让发光寿命真正贴近生活、走向大众。
孙若曦徐祎倩荣绍儒韩春苗许辉
关键词:发光现象长余辉
科研有效融入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为例
2024年
新时期,国家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研育人成为高校的重要教育环节。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将科研有效融入本科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科研储备军和创新人才、建设一流学科打基础。
韩春苗段春波张静陈硕许辉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实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