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姗
-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Gini系数和空间IDW插值法的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从人口、地理和地域空间的角度来评价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方法采用基尼系数对卫生资源配置的人口和地理公平性进行评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对地域空间上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在人口和地理上均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分析得出,经济发达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水平普遍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结论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总体来说公平性较好,但是地域分布有一定差异,应该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提高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卫生资源的投入。
- 赵晶刘俊珍王姗庞艳蕾范俊杰王在翔
- 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GINI系数ARCGIS
- 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易感基因抵抗素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抵抗素的相关性,为防控代谢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Review Manager 5.0和SAS.8.2对抵抗素与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25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组的加权均数差(WMD)值=8.75(95%CI=7.91-9.85),糖尿病的WMD值=1.45(95%CI=0.20-2.70),高血压的WMD值=4.56(95%CI=2.53-6.60),高脂血症的WMD值=2.08(95%CI=1.04-3.12),高尿酸血症的WMD值=9.59(95%CI=4.59-14.6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53,Z=2.28,Z=4.40,Z=3.93,Z=3.76;P〈0.05)。结论:中国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抵抗素均相关,抵抗素是患代谢综合征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尚积玉赵心童贺圣文高尚王莎莎李京王姗
- 关键词:抵抗素代谢综合征易感基因META分析
- 基于Gini系数和空间IDW插值法的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 目的:从人口、地理和地域空间的角度来评价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方法:采用基尼系数对卫生资源配置的人口和地理公平性进行评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对地域空间上卫生资源的公平性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山东省...
- 赵晶刘俊珍王姗庞艳蕾范俊杰王在翔
- 关键词: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 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ARIMA模型在拟合山东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运用GM(1,1)灰色模型和ARIMA模型对山东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进行拟合,对拟合结果行进比较。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山东省全人群监测点2002-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数据分别建立GM(1,1)灰色模型和ARIMA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拟合,同时运用该模型对2015-2017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进行预测。两种模型拟合评价指标为误差平方和(SS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两个指标。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GM(1,1)灰色模型和ARIMA模型SSE和MAPE分别为1236、1189和2.75%、2.73%。2015-2017年心脑血管疾病预测死亡率(1/10万)分别为340.56、349.80、359.03。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ARIMA模型拟合效果优于GM(1,1),模型拟合要充分考虑数据特征。
- 赵晶郭晓雷吴炳义王姗王在翔
- 关键词:GM(1,1)ARIMA模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
- 肌减少性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肌减少性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在潍坊市体检成人1 302例,采用Inbody720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四肢骨骼肌含量。疾病关联度应用χ2检验的比数比(OR值)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肌减少性肥胖检出率为49.0%,其中男性为45.8%,女性为28.2%,男女肌性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P<0.001);肌减少性肥胖的高血压发生率与正常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4,P=0.001)。2年龄每增加一个等级,高血压患病危险增加2.34倍。去除年龄、肥胖等混杂效应,高血压的发生与肌减少性肥胖仍具有相关性。结论肌减少的肥胖与高血压有关联性,提示肌减少性肥胖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 王姗贺圣文宋桂花王然王凡韩少华
- 关键词:体重指数高血压
- 基于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的隐性肥胖与慢性病指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在正常范围,但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总体脂肪含量异常的隐性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正常体检人员1246名,其BMI为18.5~24.9 kg/m^2,利用Inbody720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脂肪率(BF),将BMI<25 kg/m^2且男性BF≥25%、女性BF≥35%的隐性肥胖者作为观察组,将BMI<25 kg/m^2,且BF在正常范围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1体检人群隐性肥胖的发生率为24.3%(303/1246),其中男性隐性肥胖发生率为22%(155/705);女性隐性肥胖发生率为27.3%(148/541);女性隐性肥胖发生率与男性隐性肥胖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06,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在10个指标中,与隐性肥胖相关的慢性病指标有7个,而与年龄、体脂及收缩压指标无关;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去除年龄混杂效应,隐性肥胖仍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指标有关。结论:BMI在正常范围的成年人同样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肥胖,而"隐性肥胖"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 王姗宋桂花贺圣文赵晶刘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