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雯

作品数:45 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艺术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9篇电影
  • 9篇叙事
  • 7篇虚拟现实
  • 6篇影视
  • 6篇影像
  • 6篇VR
  • 5篇动画
  • 5篇人工智能
  • 5篇教育
  • 4篇影视教育
  • 4篇媒介
  • 3篇大学生
  • 3篇艺术
  • 3篇影视艺术
  • 3篇中国影视
  • 3篇中国影视艺术
  • 3篇视听
  • 3篇数码
  • 3篇美学
  • 3篇沉浸

机构

  • 45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衡水学院

作者

  • 45篇周雯
  • 4篇刘维伊
  • 2篇曹书乐
  • 2篇陈晏
  • 2篇张伦
  • 2篇何威
  • 1篇李明倩
  • 1篇安利利
  • 1篇王卓明
  • 1篇张洪忠
  • 1篇姜琳琳
  • 1篇王宜文
  • 1篇黄倩
  • 1篇刘伟
  • 1篇周雯
  • 1篇陈亦水
  • 1篇马冬玲
  • 1篇杜涓
  • 1篇王静秋
  • 1篇李晗

传媒

  • 9篇当代电影
  • 6篇电影艺术
  • 6篇现代传播(中...
  • 3篇北京电影学院...
  • 3篇现代电影技术
  • 2篇中国电视
  • 2篇电影评介
  • 2篇中国文艺评论
  • 2篇艺术百家
  • 2篇艺术评论
  • 1篇传媒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电视字幕.特...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全球传媒学刊
  • 1篇视听理论与实...
  • 1篇第5届全国新...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8
  • 1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媒体融合生态新变革:从大视听到沉浸视听
2024年
“媒体融合”战略推动“大视听”全媒体生态构建已然十年。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智技术的不断涌入,媒体融合正在迈向“沉浸视听”新阶段。“大视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视听媒介,而是扩展到了艺术媒介、文博场景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展现出“沉浸视听”的整体特征。站在“媒体融合”发展十年之尾,以“文化+科技”为内涵的“沉浸视听”,将展现出具身技术多元化、内容制作“沉浸式”、媒体范围再扩展、文旅体验新形态“四维合一”的生态表现,推动“媒体融合”从初期的“相加”走向“相融”,并迈入从“相融”走向“深融”的视听未来。
周雯孟可
关键词:媒体融合沉浸
浅析虚拟交互体验类游戏的场景设计——以VR游戏《Top Floor》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计算机数字技术的产生促进了虚拟空间三维模型为基础的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这种空间构成方式给人机交互以更大的可能性,使得更好更真实的游戏体验成为可能。正因为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游戏体验空间完全由三维软件人工设计搭建,所以场景的设计、搭建及交互方式对玩家的游戏体验感和沉浸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Aaron David Defazio导演的美国短片《Top Floor》为背景设计改编的同名游戏为例,从该游戏场景的色彩设定、建筑风格设定以及环境气氛营造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场景设计对游戏的整体表现力、交互性以及玩家沉浸感及体验感等方面的影响。
白育炜丁妮周雯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感
互动叙事:适用于VR叙事的多学科领域框架被引量:10
2022年
互动数字叙事(简称互动叙事)领域继承了西方经典叙事学的四大理论,成为VR叙事领域研究的重要源流。互动叙事研究主要集中于互动与智能叙事的内容创作规律,叙事、交互和系统模式,以及设计理论与实践等多个方面。探讨互动叙事的发展历程和本体论问题,可以对VR叙事研究起到重要启示作用,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其多学科框架可为VR叙事研究提供各个相关领域的经验和理论;二是其对新技术介入的包容性能提升VR叙事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潜力;三是VR叙事研究可以参考互动叙事理论和设计轨道两方面的研究经验;四是其能为VR叙事术语概念的界定提供框架和依据。
周雯刘柏亨
谋求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样本——与刘松谈《寻龙诀》的视觉特效被引量:8
2016年
"工业流程"的系统升级和"后期前置"的流程优化是《寻龙诀》品质和效率得以保证的关键,也会成为中国电影特效行业迅速发展的有效路径。
周雯
关键词:中国电影视觉特效立体摄影机商业电影风格化
2016年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综述
2016年
2016年10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西南交通大学主办,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员承办,《电影艺术》、《艺术百家》和《艺术评论》杂志社学术支持的“2016传媒艺术高峰论坛——暨第十九届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
周雯黄倩马冬玲
关键词:影视教育
虚拟的“真实”:由《墙壁里的狼》观照VR影像的交互叙事话语被引量:4
2022年
从古至今,讲故事一直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时代内涵的表征也是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数字时代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了“讲故事”的新媒介和它们产生的新的叙事形式。虚拟现实影像在叙事的方法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在与军事、医疗等实操产业相结合的同时,虚拟现实与电影产业在技术的支持下,结合产生了极具娱乐价值和文化价值的CVR(即Cinematic VR)。CVR指一种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体验,用户可以360°环视合成的虚拟世界。
周雯刘维伊
关键词:娱乐价值讲故事新媒介叙事形式
数码技术发展与电影产业升级的思考
2008年
数码技术的发展给电影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电影的表现领域、艺术手法和呈现方式,更颠覆了传统的电影观念,不仅对电影本体产生巨大影响,更对整个电影产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周雯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影产业
数字格局中电影产业的战略处境和策略选择被引量:2
2008年
电影产业风云背后,交织行进着数字生产和数字传播的时代际遇。本论文通过阐释数字质素给电影生产、消费诸环节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从而展开对电影产业战略处境的理论探讨,提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在于全程注入现代产业运营思维,在数字化条件下全面激活电影产业链;以依托本土资源达成数字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率先确立电影产业的数字生产方式和数字消费模式;并着眼未来信息时代建构以数字生产和数字传播为本质的电影产业品牌体系,参与全球产业博弈;以打造品牌为核心,聚集科技、文化、信息三合一的产业发展圈层,开启中国电影产业的新境界。
周雯王卓明
关键词:电影产业制片产业价值链
虚拟现实艺术:基于四重维度的考量被引量:14
2023年
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虚拟现实艺术的意涵在媒介视角、艺术史视角、观者视角、叙事视角等四重维度的共振中进行界定。其中,媒介维度展现了虚拟现实媒介从玩具、镜子,再到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史维度基于西方艺术史观念发展的内在演变逻辑,提出虚拟现实艺术属于“匣子”“格子”“框子”之后的“盒子”模式;观者维度集中体现了虚拟现实艺术所营造出的“数字原生空间”是对真实世界的“再媒介化”;叙事维度提出虚拟现实叙事是对影像叙事的模仿,更是对之前所有媒介叙事的挪用,进而重述了全景叙事、交互叙事与人工智能叙事的模式。总体而言,虚拟现实艺术本体旨在从单一的审美对象变成复合的体验触发器,同时在多重维度的共振中解释自身作为独立艺术形态的合理性。
周雯
迈向“未来影院”的虚拟现实大空间被引量:1
2024年
VR大空间作品的“井喷”式增长再次激发业界、学界对于虚拟现实艺术呈现与产业发展的未来想象。本文从技术、叙事、运营三重维度,系统探究VR大空间的生态逻辑,指出技术维度上的大空间娱乐技术、多模态交互手段,与叙事维度的参与者身份界定、社交环境场构建,共同推动VR大空间满足观众在生理和心理层面对“沉浸”的双重需求。同时在运营维度上,IP改编与“一鱼多吃”模式连接线上与线下,强化VR大空间作为线下文化消费场所具备的工业化、平衡性、可复制特点,推动VR大空间成为元宇宙时代下的“未来影院”。
周雯孟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