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光
-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身伽玛刀辅以体外放疗治疗体部肿瘤的体会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我国首创的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辅以体外放疗治疗体部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辅以体外放疗治疗体部肿瘤35例,比较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35例病人中CR 15例,PR 17例,总有效率91.4%(32/35)。结论 全身伽玛刀结合体外放疗治疗体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 王福光尹立杰丁田贵
- 关键词:全身伽玛刀体外放疗体部肿瘤
- 稳定抑制PAK2蛋白表达的HUH-7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为研究细胞周期相关因子PAK2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拟用shRNA干扰技术建立稳定抑制PAK2蛋白表达的HUH-7肝癌细胞系。方法用基因转染技术将人PAK2的3个shRNA片段分别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HBLV-U6-ZsGreen-Puro,包装成病毒后利用脂质体将载体病毒转染至HUH-7细胞,利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shRNA的细胞。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鉴定转染细胞内PAK2的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h1-PAK2 HUH-7、sh2-PAK2 HUH-7和sh3-PAK2病毒载体均可转染至HUH-7细胞系,且转染效率较高(>80%)。Real time-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sh-cont比较,转染sh1-PAK2、sh2-PAK2和sh3-PAK可明显抑制HUH-7细胞内PAK2-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sh2-PAK2和sh3-PAK2的干扰效果尤为明显,下调效率分别达68%和89%。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sh3-PKA2细胞内PAK2的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sh-cont明显下调,其表达量为对照组sh-cont的14.4%。结论稳定抑制PAK2基因表达的肝癌细胞系shPAK2 HUH-7的建立为PAK2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细胞基础。
- 朴莲淑王福光于庆功王迎春王飞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RNA干扰
- DLC-1基因在不同淋巴道转移潜能小鼠肝癌细胞系中表达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DLC-1基因在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检测DLC-1基因在淋巴道低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P和高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F中的表达水平。结果:Hca-P和Hca-F细胞系DLC-1基因表达分别为(3.83±0.45)×10-3和(2.02±0.1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转移潜能的增高,DLC-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分析显示,DLC-1在低转移细胞株Hca-P中的荧光表达强度高于高转移细胞株Hca-F。结论:DLC-1基因作为转移抑制相关的基因,在肝癌的淋巴道侵袭转移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DLC-1基因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预测肝癌转移的指标和基因治疗中新的靶点。
- 冀学宁王若雨李梅葛日光王福光吕申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肿瘤转移肿瘤抑制
- X线照射对人鼻咽鳞癌CNE-1细胞株耐药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 王若雨邹丽娟隋晓梅冀学宁高文斌葛日光王福光杨方郭绍兰全秀莲
- 放射治疗对某些恶性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如:鼻咽癌、宫颈癌等。但对中晚期的这些肿瘤患者,单纯给予放疗只能起到局部控制肿瘤生长,因此联合必要的全身化疗才能更好的控制远处转移情况。然而临床治疗中我们常常观察到放射治疗后,肿瘤...
- 关键词:
- 关键词:鼻咽癌耐药基因
- BRCA1基因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本研究利用组织芯片检测BRCA1基因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生长、分化和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期望找到BRCA1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食管癌患者标本,分别取其肿瘤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制成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RCA1蛋白的表达,分析BRCA1在各种组织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肿瘤的关系。选择其中10例患者的上述组织的新鲜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RCA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RCA1在肿瘤组织阳性占70.50%,癌前组织阳性占43.10%,正常组织阳性占39.00%,食管癌组织与癌前病变组织、食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BRCA1的表达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BRCA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分化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BRCA1在食管癌肿瘤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中表达量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在高、中、低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量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CA1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BRCA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呈正相关。
- 王福光车启芬叶冬梅陈琛郝立宏宫琳琳宋阳邵淑娟
- 关键词:BRCA1人食管癌免疫组织化学组织芯片
- IGF-1R抑制剂OSI-906对鼻咽癌细胞SUNE-1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OSI-906对鼻咽癌SUNE-1细胞放疗增敏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检测OSI-906对SUNE-1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X线照射(IR)、OSI-906对IGF-1R/AKT和IGF-1R/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OSI-906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析OSI-906对X线照射敏感性的作用;激光共聚焦观察OSI-906对X线照射SUNE-1细胞DNA断裂的影响。结果:OSI-906明显抑制SUNE-1细胞增殖;IR可以激活IGF-1R/AKT和IGF-1R/ERK信号通路,而OSI-906可以抑制IGF-1R/AKT和PI3K/ERK信号通路激活;细胞周期分析显示,OSI-906可以增加细胞G2/M期比例;克隆形成实验提示OSI-906提高IR对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焦点成型实验提示OSI-906增加X线照射细胞的γ-H2AX焦点数。结论:OSI-906增加鼻咽癌细胞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和Ras/MAPK细胞增殖信号通路激活,改变细胞周期,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性有关。
- 赵明王喆王福光鞠再双刘庆平曾常茜王若雨
- 关键词:鼻咽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比亚芬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比亚芬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首程放射治疗的52例头颈及胸部肿瘤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即给予比亚芬涂搽,对照组采用其他皮肤保护剂和放疗知识宣教。结果当放射剂量小于40gy时发生2级以上皮炎,治疗组30%(9/27),对照组84%(21/25)。治疗组放疗过程发生轻度放射性皮炎,对照组发生中至重度放射性皮炎。结论比亚芬能有效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皮炎,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 王福光鞠再双钱利蔡龙玉
- 不同转移潜能小鼠肝癌细胞系趋化因子与受体基因表达谱的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寻找与小鼠肝癌淋巴道器官特异性转移相关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方法:应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分类基因芯片技术,分析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HCa-P不同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差异。结果:HCa-F和HCa-P细胞有不同的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谱。在基因芯片的128个候选基因中,HCa-F与HCa-P相比有19个基因上调、下调>2倍。上调的19个基因中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2和CXCL1/2、HIF1和NF-kB等;下调的有19个,包括CC和CCR家族成员和CXC家族成员。结论:不同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谱可能与肿瘤的淋巴管转移潜能相关。应用分类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基因为肿瘤转移预测及干预措施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 冀学宁王若雨李梅葛日光王福光吕申
- 关键词:趋化因子类
- Caveolin-1、Smad4、Brca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研究
- 本实验主要选取食管癌患者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食管肿瘤组织中Caveolin-1、Smad4、Brca1在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期望找到早期诊断和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研究方法:
...
- 王福光
- 关键词:食管癌抑癌基因阳性表达
- 文献传递
- 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肿瘤的物理剂量和临床系列应用研究
- 王若雨邹丽娟陈英海石静滨徐兵李克军冀学宁王福光马玉红张卓
-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近距离放射治疗肿瘤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直到19世纪80年代初,国外率先开展了由计算机控制的近距离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是利用CT/B超或MRI的影像,通过治疗计划系统...
- 关键词:
- 关键词:肿瘤物理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