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振
- 作品数:37 被引量:40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风险与防范被引量:22
- 2009年
- 市场化一直被认为是拓宽农村公共服务筹资渠道,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绩效的重要途径。在充分肯定市场机制优越性的同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所衍生的潜在风险,包括低估合同外包的交易成本、合同招标流于形式、优秀人力资源流失、诱发公共服务短视行为以及公共精神缺失等等,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好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 陶振
-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
- 试论政府公信力的生成基础被引量:28
- 2012年
- 政府公信力作为一个政治心理范畴的概念,体现的是政府通过自身的公共行政行为赢得社会公众对其信任、支持与认同的心理状态,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认同。政府公信力的生成有赖于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公共规则体系的公正性以及掌握意识形态资源的丰富程度。有效性反映政府满足社会公众公共需求的水平,与政府治理能力和绩效密切相关;规则体系的公正性,要求政府权力的来源与运作遵循一定的程序与规则,涉及到制度创制与运行的公正性和规范性;意识形态资源基础,表明政府公信力的生成离不开从公众的政治信仰、政治价值取向等理念层面获取支持,三者分别构成公信力生成的利益、制度与价值认同基础。其中,利益认同是基础和前提,制度认同是关键,价值认同是核心。
- 陶振
-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 乡村公共服务决策机制的变迁与诠释——基于国家政权建设视角被引量:2
- 2011年
- 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来看,随着国家权力的扩展,乡村公共服务决策机制经历了传统社会时期的地方精英主导的协商决策模式、人民公社的指令化决策模式以及乡政村治结构下的混合决策模式的历史演变。总体看来,乡村公共服务决策机制是"供给主导型"而非"需求导向型",决策流程遵循的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表达路径。近代以来的国家政权建设成功地解决了权力扩展问题,但并没有完成以基层民主制度为核心的治理规则体系的建构任务。
- 陶振
-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
- 大都市管理综合执法的体制变迁与治理逻辑——以上海为例被引量:35
- 2017年
-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产物,执法权的集中和执法重心的下沉是大都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的两条主线。执法权的集中体现在从分散执法向综合集中执法转变;执法重心下沉强调执法重心开始从市、区两级向街镇延伸,解决基层执法中的权责不对称、管理力量短缺等问题。综合执法改革的推进有利于破解执法力量分散所导致的管理碎片化、多头交叉执法等问题,是整体性治理理念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延伸、技术上的升级和功能上的拓展。但也应看到,其本质仍是一种以事后管制为中心的强政府思维的延续,在治理一些需要短期内集中整治的问题上具有较大优势,但在源头防范和长效机制形成方面则存在明显的不足,仍需更为关注城市管理中"上游"的防控。
- 陶振
- 关键词:综合执法大都市治理逻辑
- 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的变迁与诠释——基于国家政权建设视角
- 本文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考察了我国乡村公共服务决策机制在不同乡村治理结构下的变迁过程。随着国家权力的扩展,乡村公共服务决策机制经历了传统社会时期的地方精英主导的协商决策模式、人民公社的指令化决策模式以及乡政村治结构下的混...
- 陶振
-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
- 文献传递
- 单元化应急管理:公共安全治理中条块冲突协调的新机制——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被引量:9
- 2022年
- 条块关系是影响公共安全治理的基本关系。以条为主的纵向分类管理与以块为主的横向综合管理在目标、信息、资源等多重管理要素上存在不一致,条块冲突时有发生,表现为风险感知迟滞、应急协同性不强、多头指挥管理、“防”与“救”的职能分离等现象。单元化应急管理试图超越科层化条块分类管理的局限,在不改变原有条块管理体制的前提下,通过目标协同、组织联动、机制联动、规范联动、资源联动等多重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填补原本“条”“块”间的管理缝隙,为探索不同形态、多种业态特定区域下如何实现条块协同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尝试。推动内部协作关系的制度化、拓展应急单元外部横向联系以及强化风险的主动识别和干预是单元化应急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陶振
- 关键词: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 应急协调机制的分类、演进与运作过程——基于协调主体—方式的视角被引量:10
- 2020年
- 依据协调主体和方式两个变量、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主体—方式”的应急协调机制分类框架,将应急协调机制划分为纵向实体横向虚体、纵向虚体横向实体、纵向实体横向实体、纵向虚体横向虚体四种理想类型。运用该框架对中国应急协调机制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发现:1949—1978年,我国实行的是以纵向分类管理为主、横向协调为辅的纵向虚体横向虚体协调模式;1978—2003年,实行的是介于纵向虚体横向虚体与纵向虚体横向实体之间的混合模式,依托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加强横向协调;2004—2017年,主要依托实体化的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进行横向协调,实行的是纵向虚体横向实体协调模式;2018年以后,由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对分散的应急职责与应急队伍进行整合,加强集中协调,推行纵向实体横向虚体协调模式。总体看,我国应急协调机制呈现出从注重分类管理到加强综合协调、从虚体协调走向实体协调的演变特征。
- 陶振
- 关键词:应急协调历史演进
- 城乡基层联动治理的实践形态、运作过程与治理逻辑——以上海X区“大联动”为例被引量:8
- 2017年
- 基层联动治理强调以政府为核心,在不打破现有行政组织架构、管理隶属关系和职能分工的前提下,通过搭建组织平台、机制创新、技术运用、流程优化等方式吸纳多主体参与,形成联动机制,以克服科层管理下条块联动不畅、信息孤岛、管理碎片化等缺陷。基层联动治理是整体性治理理论在技术上的升级、功能上的拓展和管理领域的延伸,有利于实现从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延伸,从事后执法向前端管理服务转变,从分散治理到整体性治理转型。但也应看到,现阶段的基层联动治理并未完全摆脱全能主义管制思维的路径依赖,其创新大多还是仅限于政府管理流程和技术优化层面,并未涉及到对基层治理的条块结构、职责分工体系、公共资源配置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的职能边界等更深层的体制机制的重构,仍需进一步加快基层治理体制法治化进程,厘清政府职能,理顺条块关系,积极构筑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
- 陶振
-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
- 如何有效监管互联网平台企业
- 2018年
-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新特点致使传统监管模式“失灵” 监管理念滞后。监管部门面对互联网平台企业长期以来坚持“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主体”的监管理念,尚未充分树立“合作协同监管”的理念,仅仅将互联网平台企业当作监管的对象,而非监管合作者。其实,互联网平台拥有大量关于所属市场主体的信息,完全有能力也有可能成为监管部门的监管合作者。
- 董幼鸿汪仲启陶振
-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企业
- 优化上海新市镇基层治理的思考
- 2014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海涌现出一些镇域发展规模达到中等城市水平的新市镇,这些镇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管理力量与服务需求不对称、条块运行机制不畅、基层机构设置有待优化、基层服务购买有待规范等突出问题。优化新市镇基层治理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下放管理权限;理顺条块关系,优化运行机制;因地制宜,编制配备差异化;合并归类,优化机构设置;规范服务购买,养事不养人。
- 陈奇星陶振
- 关键词: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