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多 作品数:3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国土资源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武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更多>>
模糊证据权法在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耕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4年 开展耕地适宜性评价是编制农业发展规划、优化耕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西藏一江两河流域18个县的耕地资源为评价对象,将模糊证据权模型引入到耕地适宜性评价中,通过该方法筛选出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状况等4个方面的9个因子作为证据图层,并计算因子图层的模糊证据权重,最后综合各因子图层的证据权重参数得出后验概率并修正形成耕地适宜性分布图。结果表明:①80.83%的适宜样本点处于修正后验概率分级图的中等适宜级别及以上,即已知信息体现出较高的吻合性,表明模糊证据权模型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价耕地资源的适宜性;②集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一体化的模糊证据权模型既能够充分发挥先验知识、客观规律的作用,也可以通过隶属度函数增加知识干预,有效利用专家的丰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知识驱动方法中因子筛选和权重确定主观性强或纯粹数据驱动方法的不足;③研究区21.32×104hm2的耕地资源中,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一般适宜和不适宜的耕地资源分别占32.03%、31.94%、27.19%和8.84%,对应其空间分布情况,可以优化耕地资源规模与布局,指导高原耕地区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金贵 王占岐 李伟松 胡守庚 张道军 重多关键词:土地利用 耕地适宜性评价 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是《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重要内容,分区成果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提供参考。运用空间叠置法、聚类分析法、文献资料及经验判断,结合影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各类因素,以县域为单元,划定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将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藏东高山峡谷区、藏中南高原河谷区、藏西高山宽谷区、藏北高原湖盆区等4个一级类型区,高山峡谷工程模式、山间盆地工程模式、湖积平原工程模式、河网平原工程模式、河谷盆地工程模式、低丘岗地工程模式等6个工程模式。类型区的划分确立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空间格局,阐述了各工程类型区工程组合模式、耕地改良的限制条件和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目标,为规范西藏土地开发整理提供参考,对提高西藏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强化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金贵 王占岐 重多 胡守庚 姚小薇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工程类型区 聚类分析 土地利用政策仿真模拟框架构建——基于两类模型的对比分析 2017年 土地政策是土地利用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土地优化利用蕴含丰富的人类活动信息,可以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过程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而影响人类福祉。本研究在界定土地利用政策模拟内涵的基础上,从复杂政策行为表现中厘清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福祉之间的传动机制,分别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框架,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福祉在不同土地利用优化政策下的变化问题,及其政策变化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最后从研究尺度、数据依赖性和预测功能等方面系统对比两类模型在土地利用优化政策模拟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研究成果可为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降低土地利用相关政策制定存在的风险、降低损失。 重多 许祖学 柴克清 黄诚 郭华松关键词:土地利用优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