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秀丽

作品数:32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产后
  • 6篇出血
  • 5篇受精
  • 5篇胎盘
  • 5篇体外
  • 5篇体外受精
  • 5篇体外受精-胚...
  • 5篇胚胎
  • 5篇胚胎移植
  • 5篇子宫
  • 5篇基因
  • 5篇后出血
  • 5篇产后出
  • 5篇产后出血
  • 4篇妊娠
  • 4篇滋养层
  • 3篇栓塞
  • 3篇胚胎组织
  • 3篇盆腔
  • 3篇滋养层细胞

机构

  • 26篇北京积水潭医...
  • 6篇北京清华长庚...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26篇郑秀丽
  • 17篇孙丽芳
  • 15篇刘静芳
  • 13篇郑蓉
  • 5篇王颖
  • 4篇于丽
  • 4篇杨蕊
  • 3篇孙丽芳
  • 2篇蒲冶青
  • 2篇赵芳
  • 2篇白云
  • 2篇刘燕儒
  • 2篇于丽
  • 1篇王雪卿
  • 1篇李少芬
  • 1篇赵润华
  • 1篇秦翔娟
  • 1篇李思琦
  • 1篇曹少曼
  • 1篇张岩

传媒

  • 4篇中国妇产科临...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河北医药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生殖与避...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07
  • 1篇1999
  • 1篇199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孕期自发性腹腔内出血个案报道及文献回顾
李焱孙丽芳郑秀丽李思琦郑蓉
辅助生殖胎盘JAK-STAT信号通路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辅助生殖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本身对早期胎盘滋养层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影响,探讨IVF-ET技术对早期胎盘发育和功能影响。方法收集辅助生殖IVF-ET技术来源,双胚胎移植妊娠7~8w,经超声引导下减胎获得胎盘绒毛组织,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自然妊娠双胎7~8w人工流产中获得的胎盘绒毛组织。利用Affymetrix HG-U133 Plus 2.0基因芯片对两组胎盘绒毛组织进行芯片杂交分析。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验证其中8个差异表达基因,选取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无监督聚类分析和Gene Ontology(GO)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28例IVF-ET减胎绒毛组织和8例自然妊娠人工流产绒毛组织,共8例胎盘绒毛组织进行基因芯片检测。相比较自然妊娠对照组,IVF-ET来源胎盘JAK-STAT信号通路中27个差异基因表达,差异表达倍数大于等于2倍,其中5个基因上调,22个下调。上调基因是SPRED1,CCND1,PIAS2,CYCS,SPRY1,下调基因是IFNGR1,CISH,STAM2,IL10RB,CBLB,LIFR,IL22RA2,PRLR,STAT5B,PIK3CB,CSF3R,OSMR,IL2RB,CSF2RA,GH2,CSF2RB,CSH1,GH1,LEP,BCL2,SOCS2,MCL1。经q RT-PCR验证IVF-ET组与自然妊娠组胎盘中8个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确实存在差异表达,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定位显示,IVF-ET来源胎盘中受到影响JAK-STAT基因主要位于信号通路的上游,胎盘滋养层细胞通过基因表达代偿维持JAK-STAT信号通路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IVF-ET来源的早期胎盘和自然妊娠胎盘JAK-STAT信号通路存在基因表达差异,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种JAK-STAT信号通路关键功能,包括免疫耐受、侵袭能力、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调节等,影响IVF-ET胎盘早期发育和功能,同时胎盘滋养层细胞通过改变相关基因表达来代偿IVF-ET技术本身造成干扰,维持JAK-STAT信号通路正常功能,满足胎盘和胎儿发育需要。
赵亮张蕾孙丽芳于丽郑秀丽刘静芳郑蓉王颖
关键词:胎盘滋养层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
盆腔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盆腔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北京市积水潭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共19例,患者平均年龄(30. 9±4. 5)岁,平均孕周(38. 0±2. 0)周。按照患者分娩情况分为两组,其中自然分娩组7例,剖宫产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难治性产后出血原因、干预措施、出血情况、PAE效果和并发症,分析PAE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结果 19例患者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原因中,软产道损伤为4例,动静脉瘘4例,子宫乏力因素6例,胎盘因素5例。分娩方式对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病无影响,自然分娩组患者输注红细胞数量大于剖宫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均应用促宫缩药物,9例患者在PAE前进行了手术干预。19例患者共栓塞了36根动脉,主要是PAE双侧子宫动脉,19例患者均保留子宫,均恢复规律月经。8例患者PAE后出现发热。结论 PAE用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微创安全,是保守治疗后的一线治疗方案。
赵亮孙丽芳郑秀丽刘静芳郑蓉吕青青张晗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安全性
金属蛋白硫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胎盘及胚胎组织中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辅助生殖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本身对早期胎盘绒毛和胚胎组织中金属蛋白硫及其基因表达影响。方法:收集辅助生殖IVF-ET来源,双胚胎移植妊娠45~60天,经超声引导下减胎获得胎盘绒毛和胚胎组织各8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自然妊娠双胎45~60天人工流产中获得的胎盘绒毛和胚胎组织各10例。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金属蛋白硫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分布差异。结果:表达部位:金属蛋白硫表达于胎盘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广泛表达于胚胎各个胚层。表达特点:IVF-ET来源胎盘绒毛组织中金属蛋白硫表达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自然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金属蛋白硫在IVF-ET和自然妊娠胚胎组织中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表达:金属蛋白硫mRNA在IVF-ET胎盘绒毛组织中低表达,而在胚胎组织中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相一致。结论:金属蛋白硫蛋白和基因在IVF-ET胎盘绒毛组织中表达低于自然妊娠组织,而在胚胎组织中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IVF-ET技术本身更加倾向于影响胎盘发育和功能,金属蛋白硫可能在IVF-ET相关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赵亮孙丽芳郑秀丽刘静芳郑蓉王颖杨蕊张蕾于丽张晗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胎盘胚胎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器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器械,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腹腔镜手术用器械包括器械杆,器械杆上均匀设有多个刻度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器械杆抵在息肉或其他病变组织上,可以通过器械杆上的刻度线准确地判...
郑秀丽
文献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对早期胎盘黏着斑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2019年
目的:研究辅助生殖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对早期胎盘滋养层细胞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nsion kinase,FAK)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VF-ET技术对早期胎盘发育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IVF-ET来源的于7~8周经超声引导下减胎获得的胎盘绒毛组织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自然妊娠双胎7~8周人工流产术中获得的胎盘绒毛组织。利用美国Affymetrix HG-U133 Plus 2. 0基因芯片对两组胎盘绒毛组织进行芯片杂交分析,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验证其中8个差异表达基因,选取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无监督聚类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4例IVF-ET减胎绒毛组织和4例自然妊娠人工流产绒毛组织进行基因芯片检测。与自然妊娠组相比,IVF-ET组FAK信号通路中有32个基因差异表达,差异表达倍数≥2,其中12个基因上调,20个基因下调。经qRT-PCR验证,IVF-ET与自然妊娠早期胎盘绒毛中的8个FAK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确实存在差异,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FAK信号通路基因定位显示,IVF-ET来源胎盘绒毛组织FAK信号通路上游基因表达受到影响,胎盘滋养层细胞通过基因表达代偿维持FAK信号通路功能基本正常。结论:IVF-ET来源和自然妊娠来源的早期胎盘FAK信号通路存在基因表达差异,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种FAK信号通路关键功能,影响IVF-ET胎盘绒毛早期发育和功能,同时胎盘滋养层细胞通过改变相关基因表达来代偿IVF-ET技术本身的干扰,以维持FAK信号通路正常功能,满足胎盘绒毛和胎儿发育需要。
赵亮孙丽芳郑秀丽刘静芳郑蓉王颖杨蕊张蕾于丽张晗
关键词:受精体外胚胎移植滋养层黏着斑激酶基因表达
腺苷脱氨酶基因多态性与反复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2020年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基因多态性与反复自然流产(RSA)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医院收治的孕妇300例,其中RSA患者120例作为试验组,无RSA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静脉血,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ADA G22A基因多态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AD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存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畸形、抗磷脂抗体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RSA孕妇120例中ADA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35岁者中,两组AD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35岁者中,两组ADA基因型频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5),GG基因型相对于GA基因型RSA的危险度(OR=0.113,95%CI=0.022~0.58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G等位基因相对于A等位基因的RSA危险度(OR=9.774,95%CI=2.051~46.574)。结论年龄超过35岁的高龄孕妇中,ADA基因多态性与与RSA的发生密切相关,对高龄孕妇是否会发生流产具有一定的预判价值。
孙丽芳郑秀丽陈光雪王新宓刘静芳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基因多态性反复自然流产年龄
植入前囊胚滋养外胚层基因空间表达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人胚胎植入前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基因的空间表达。方法:辅助生殖来源人受精后第6天Gardner评分5AA的囊胚,显微镜下微吸管机械分离滋养外胚层细胞,对囊胚滋养外胚层极滋养层细胞和壁滋养层细胞采用单细胞测序检测,选取经t检验计算所得P<0.05且基因表达差异≥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筛选的差异基因进行无监督层次聚类分析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类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注释和生物功能富集,并用全基因组对差异基因功能进一步注释。结果:对2枚受精后第6天的5AA囊胚滋养外胚层8个极滋养层细胞和8个壁滋养层细胞测序,发现极滋养层细胞306个基因上调,壁滋养层细胞75个基因上调。无监督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外胚层细胞分成极滋养层细胞和壁滋养层细胞两群,属于两种不同类型和生物功能的细胞群。差异基因功能注释显示,极滋养层细胞上调基因GO生物学功能主要是转录、能量代谢、蛋白合成、转运、氧化应激、离子转运、蛋白合成及运输、细胞周期调节、肌动蛋白增长等,主要参与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氧化磷酸化、Wnt信号通路、雌雄激素代谢等信号通路;壁滋养层细胞上调基因GO生物学功能主要是蛋白分解代谢、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凋亡、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碳水化合物运输、突触负调节、细胞生长、钙通道激活、正向B细胞分化、T细胞凋亡等,主要参与B细胞受体、T细胞受体、白细胞跨内皮移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间隙连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分泌、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结论:从空间维度揭示囊胚极/壁滋养层细胞的基因表达,显示胚胎植入前囊胚极/壁滋养外胚层相互协调,精细调节囊�
赵亮孙丽芳郑秀丽刘静芳郑蓉张晗
关键词:囊胚基因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郑秀丽孙丽芳徐强(编校)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妇科疾病育龄妇女发病率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大型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风险。方法 选取妊娠合并大型子宫肌瘤(直径≥10cm)16例作为研究组,妊娠合并小型肌瘤(直径3—5cm)21例为对照组。2组进行相关因素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术中出血、输血率、肌瘤变性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术后病率、恶露、子宫复旧、远期随访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大型子宫肌瘤切除术出血风险增加,母、儿围产期结局良好,术后复发及再次手术率降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病例,这一手术可行且有价值。
郑秀丽刘燕儒李少芬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