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祥荣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美国5~12岁儿童课外身体活动综合干预的特点与启示——以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为例被引量:8
- 2022年
-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田野调查等方法,对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4个学区11所公立小学、9个居民住宅区、8个社区休闲中心、公园和学校儿童游乐场33个进行为期2年参与式观察,从社会生态学视角,发现美国5~12岁儿童课外身体活动综合干预有以下特点:个体层面,让儿童“获得快乐的运动体验”;人际层面,创建“体育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亲密关系圈;社区层面,营造了“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社区生态支持网络;社会层面,创建了跨界、联动、高效的政策执行系统。对我国启示:学界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的儿童课外身体活动的实践研究;政府要协调各相关部门构建多部门协调联动的政策执行机制;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联动是提高儿童课外身体活动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学校和社区要增建具有多种健身功能的室外儿童游乐场地设施。
- 袁广锋李明达张水顺郑祥荣陈明祥何雅文
- 关键词:社会生态学儿童学校体育综合干预
- 城市家庭体育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 研究目的:家庭体育以其积极向上的生存活动方式、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健康文明的精神状态,成为越来越多家庭进行休闲活动的首要选择。对城市家庭体育模式构成要素及其模式类型进行剖析,探究家庭体育开展的关键...
- 郑祥荣
- 关键词:理论与实证研究
- 文献传递
- 体育文化与城市品牌促进被引量:2
- 2009年
- 从体育文化的价值视角出发,着重论述了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形式与城市品牌结合的三种运营模式,深入分析了体育文化在促进城市品牌建设的积极影响,提出了体育文化对促进城市品牌化的具体对策,为进一步开发体育文化资源,发挥体育文化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 郑祥荣
- 关键词:体育文化城市品牌
- 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七城市为例
-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定性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 一、理论探索 本文通过对家庭体育的概念、特征、功能等深入分析,理论上提出城市家庭体育...
- 郑祥荣
- 中国学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的质性研究
- <正>拯救青少年体质的关键是提高学校体育的生命力,深入挖掘学校体育人文价值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生命力的有力保障。以人文教育思想发展进程、西方思想家对人文教育观的认识,人文教育思想中的体育价值探索为理论依据,以质性研究范式为...
- 郑祥荣
- 关键词:中学体育人文教育教学方法课堂评价
- 文献传递
- 体育系学生主体意识及行为调查报告
- 2002年
- 本文通过对体育系学生主体意识及行为的调查与关联分析,对体育系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为促进以主体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念的形成提供有益的借鉴。
- 郑祥荣
- 关键词:现代教育观念主体教育体育系学生
- 中日男子竞技体操成败经验对备战北京奥运的启示被引量:4
- 2008年
- 通过对影响中日男子竞技体操成功与失利因素的比较和分析,从宏观上总结了影响男子体操队在竞技比赛中的关键性因素,提出相关建议,为中国队成功备战北京奥运提供对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 郑祥荣
- 关键词:男子竞技体操中国男子体操北京奥运
- 我国蹦床男子单人项目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浅析被引量:10
- 1999年
- 本文经过对全国首届蹦床冠军赛男子单人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动作完成时间、难度分值、完成情况减分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对目前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仅训练半年多的我国蹦床运动员掌握了一定数量的难度动作,但在动作完成时间、难度分值、完成情况减分等指标上差距较大,同时对蹦床的有关训练问题提出了若干思考。
- 陈显松张涵劲江芸郑祥荣黄强
- 关键词:蹦床男子
- 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定性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 一、理论探索 本文通过对家庭体育的概念、特征、功能等深入分析,理论上提出城市家庭体育模式的概...
- 郑祥荣
- 文献传递
- 新时代青少年人文体育观影响机制与培育对策调查研究
- 2020年
- 采用自主编制的《青少年人文体育观调查问卷》,以福建省10所学校854名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核心,以访谈资料为补充,对青少年人文体育观、运动技能水平、运动情感认同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动技能水平青少年人文体育观存在显著差异,运动技能越好,人文体育观越高,人文体育观五个维度中自信坚强和爱国诚信差异显著;不同运动技能水平青少年运动情感认同存在显著差异,运动技能越好,运动情感认同越高;运动情感认同影响青少年人文体育观形成,线性回归呈中度相关。新时代培育青少年正确人文体育观应注重三个环节,有规律参与运动是首要条件,良好运动情感体验是重要保障,运动技能阶段提升是有效路径。
- 郑春枝郑祥荣
- 关键词:青少年人文体育观情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