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树柏
- 作品数:36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更多>>
- 关于新闻媒体开展公益活动的思考被引量:5
- 2012年
- 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各类公益活动层出不穷,其中,新闻媒体组织策划的公益活动最为引人关注。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公益活动相比,新闻媒介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广泛调动和影响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公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实践证明,组织策划各类公益活动,对于媒体践行社会责任、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 郑树柏时慧丽杨光
- 关键词:公益活动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组织策划社会影响力新闻媒介
- 浅析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视角被引量:1
- 2009年
- 《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坛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历代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研究。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该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女性小说,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作者浓重的女性意识和独特的女性视角。
- 郑树柏郑玉荣
- 关键词:《源氏物语》女性意识女性视角
- 浅析提高电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果的策略
- 2009年
- 电视农业科技信息类节目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但现阶段传播效果不佳,本文对此类节目传播现状、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改进传播效果提出了建议。
- 郑树柏
- 关键词:电视媒介农业科技信息
- 对农专业电视频道的品牌化突围策略——以吉视乡村频道的实践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杨光郑树柏
- 关键词:乡村频道电视频道品牌化突围传媒界
- 浅论电视传媒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定位与功能
- 2009年
- 2006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抓好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多方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 郑树柏孙阁
- 关键词: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电视传媒胡锦涛总书记教育文化事业
- 明确、坚守服务三农的频道定位——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的实践与体会
- 2011年
- 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组建于2001年7月,是国内第一家省级专业对农电视频道。开播10年来,一直秉持“公共服务、公益传播”理念,坚守频道服务“三农”定位不动摇,立足基层.深化服务,在深入调研吉林广大农村受众收视需求的基础上,搭建频道节目架构,设置编排思路.以内容涵盖丰富、三农色彩浓重、服务指向准确的原创节目群和地域特色鲜明.语言朴实亲切、包装清新自然的频道风格,赢得了广大吉林受众的高度评价。
- 郑树柏时子均杨光
- 关键词:乡村频道服务三农频道定位农村受众原创节目
- 民族预科美育的价值向度、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 2023年
- 加强民族预科美育对于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促进民族预科美育发展,应高度重视民族预科审美教育,做好民族预科美育课程建设,拓展民族预科美育范畴,推进“五育融合”,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具有民族预科特色的美育实践,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
- 郑树柏张彦杰
- 关键词:民族预科审美教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
- 省域融媒体建设的一体化模式及其路径——“潮新闻”客户端的经验探索
- 2024年
- 随着媒体融合战略的深度推进,为了更好地推动地方媒体的融合转型,省、市、县三级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各地探索的前沿课题。在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下,2023年2月18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后文简称“浙报集团”)主导打造的“潮新闻”客户端上线,意在积极构建浙江省市县一体化全媒体传播大平台,在国内媒体融合发展中走出一条省域媒体一体化的独特之路。
- 郑树柏
- 关键词:媒体融合融媒体
- 浅析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栏目的成功之道被引量:2
- 2009年
- 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内地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中,风头最劲、影响最大的当属浙江卫视2007年9月底推出的平民K歌类节目《我爱记歌词》了,该节目一经推出.收视率和市场份额连创新高,促进了浙江卫视全国排名前移。迅即在国内电视界掀起一股模仿克隆之风,现在全国已有包括湖南、河南、山西、山东在内的十余家电视台开办类似或相近的K歌节目,但就在此类节目热播的激烈竞争中.《我爱记歌词》却仍一枝独秀,稳居同类节目市场份额第一;同时,该节目也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的高度评价,作为全国2008年度创新创优典型20个节目之一受到表彰,
- 郑树柏
- 关键词:成功之道歌词娱乐类节目市场份额
- 童心的张扬——论迟子建小说中的儿童叙事
- 2024年
- 采用儿童叙事视角来书写童心是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一大特色,迟子建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自然,以童心感受生活,以童心认识社会,赞颂童心的纯真与善良。文章认为,迟子建儿童视角作品具有独特的叙事意义,儿童是真善美的终极体现者。这一观点在叙事内容方面通过儿童对“死亡”的独特表现、对自然的极致推崇和主题的独特表述方式来得以展现,在推崇自然美、讴歌童真心的同时,也批判与鞭挞人性的丑恶,使作品呈现出诗性理想与世俗现实共存的特质。
- 郑树柏
- 关键词:迟子建小说儿童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