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尚元
- 作品数:89 被引量:1,235H指数:2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从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之移转看老年人权益之创制——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改
- 2007年
-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格局已经形成。如何应对老年社会中的社会问题,如何落实老年人实然权利与应然权利,人们自然期待《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改,期望该法能够使老年人的权利具体化,法律更加具有操作性,已经规定的内容更加充实、具体,尚未规定的内容能够纳入该法的调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以来,“老年人权益”逐渐为社会认可,但是,如何落实老年人的权益,换言之,法律之如何实践则存有明显不足。与《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一样,《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行政执法主体不太明晰,与诉讼和审判制度尚未嫁接,这些因素都成为制约《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深入人心”、为法学界和司法实践认同的关键因素。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基本上属于粗线条勾画,有些语言亦为政策宣示,并非法律术语(实务界经常说的法言法语)。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之修改问题:
- 郑尚元
- 关键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权利本位权力本位《妇女权益保障法》行政执法主体
- 员工死在岗位上算工伤吗?
- 2005年
- 对于类似劳资纠纷突发事件,太程式化地处理,可能会引起员工、同事、家属、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影响企业形象。
- 陆军郑尚元张晓彤
- 关键词:工伤劳资纠纷不满情绪程式化同事
- 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开、规范与定型——中国社会保险立法的进路分析
- 本文从政策制度向法律制度转变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法制化的路径;从权利、义务、责任等基本法律范畴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形成之必要性、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保险立法的进路。
- 郑尚元
- 关键词:保险法学养老保险社会保险
- 文献传递
- 《工伤保险法》之立法构想被引量:10
- 2018年
- 我国社会保险各类项目中,法制化程度不一,工伤保险是我国法制化程度最高的社会保险种类,二十几年来累积了相当多的经验,因其法制实践性最强,其暴露的问题亦最多。正是基于各种因素,该领域之立法条件已经成熟,该法的制定能够在处理职业伤害的救济上,更加准确定位民法与社会法的功能;该法的制定能够解决长久存在的实务难题和理论误区,类似"单赔"与"双赔"、社会保险代为请求权等问题将得到解决。同时,该法的制定,因袭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例,即社会保险各项保险单独立法体例,工伤保险单独立法,能够为健康(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甚至老年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立法提供相应的经验与借镜。
- 郑尚元
- 关键词:工伤保险工伤补偿职业病社会保险社会法
- 论劳动争议诉讼程序之完善——兼评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14号被引量:17
- 2003年
- 劳动争议不同于一般民事纠纷,劳动者或其代表在与雇用者的交易对价中不只是交易的成功与失败问题,而是与其雇用者的定向争执。争议处理的程序是一个有机系统。劳动争议分个人争议与集体争议、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法律争议和事实争议)。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意识到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的不同,并有相应的程序规定,但总体来讲,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仍是混沌的,突出地表现在仲裁与诉讼程序的关系上,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劳动争议及其相关程序,并对最高人民法院所作司法解释进行评析,以期劳动争议当事人权利救济程序的顺畅。
- 郑尚元
- 关键词: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民事诉讼《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的功能与制度价值分析——评《劳动合同法》的是与非被引量:23
- 2008年
-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社会各界都关注这部法律,对该法的评价亦是非纷纭,莫衷一是,甚至存在诸多极端的负面评价。任何一部法律皆有漏洞,任何法律如同药方,食药皆有副作用,但不能讳疾忌医。《劳动合同法》需要客观评价,发挥其解雇保护功能。
- 郑尚元
-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律
- 职业病防治与职业病患者权利之救济被引量:15
- 2020年
- 职业病系工业社会中与工作存在密切关系的特殊疾病,依据相关标准我国将职业病分为十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企改革不断深入,而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却未能同步跟进,相当多职业病患者的权利救济出现问题,如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得不到及时治疗和相应康复;本人及家属的生活难以维系等等。这些难题的解决惟有依靠工伤保险法制的不断完善,依赖社会力量针对职业病展开预防、治疗、康复和相应的社会补偿,使职业病患者及其家庭能够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庇护,度过人生困难,维系正常的家庭生活,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 郑尚元
- 关键词:职业病救治权利救济
- 略论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定位与价值取向被引量:5
- 2007年
-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近年来我国程序法律制度中新出现的一类程序制度,主要裁决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因辞职、辞退等原因所发生的争议。该制度的运行目前仍存在许多障碍,如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纠葛、人事制度中实体法缺位等等。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并不等于该制度没有相应的程序价值。该制度应定位于裁决公务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改革后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与其单位之间的争议,并通过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实施,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及其法制化进程。
- 郑尚元
- 关键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 企业管理民主化与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互动被引量:2
- 2012年
- 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的协进是民主化的一种体现,民主的基层政治必然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企业的具体管理中,通过基层民主政治实现职工参与往往面临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压力。换言之,基层民主政治对职工参与的推动往往被企业经营管理的专断所抵消。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层的民主观念、民主作风对于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具有更现实的作用力。事实上,企业管理民主化与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之间有着密切而迅速的联动机制。诸多职工参与的自觉个案都是在企业管理层的民主化作风中实现的。.
- 郑尚元李海明
- 关键词:企业管理层管理民主化基层民主政治经营管理层民主作风政治民主
- 劳动法的现实挑战与瞻望被引量:10
- 2022年
- 无论是在成文法国家还是在判例法国家,批评劳动法“僵化”的声音一直存在。本研究对劳动法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梳理,对其未来走向进行瞻望。研究认为,在劳资关系整体缓和的大背景之下,世界范围内,团体劳动法的功能降减,去管制与雇佣弹性因子在不断增长。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经济的崛起,给劳动法带来了前所未有之挑战,客观上,劳动法存在僵化与滞后的现实问题。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农民工的劳动保护问题,长期未能彻底解决。未来,劳动法应解决好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编”缩减,科技进步、人工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法向社会安全(社会保障)领域拓展等一系列问题。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应可以互相支撑,以解决未来的难题。
- 郑尚元
- 关键词:劳动法互联网经济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