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向红
-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前臂内旋位对^(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上臂静脉显影的鉴别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全身骨扫描是一种高敏感性的骨骼疾病诊断方法,其与局部骨骼的X线影象检查不同之处是检查前需要将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引入体内,待充分吸收后(2~3h),然后探测放射性的显像仪器(如γ照相机、SPECT)探测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可以早期发现骨转移癌并随访,寻找不明原因的骨痛,鉴别陈旧性骨折、骨髓炎和代谢性骨病的临床诊断等。
- 马小东何长武郑向红郑龙曹世光钟瑜
- 关键词:全身骨显像99MTC-MDP放射性核素上臂前臂
- 摄碘功能测定和甲状腺显像在无痛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摄碘功能测定和甲状腺显像在无痛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无痛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摄碘率、甲状腺显像及血沉(ESR)检查,并与87例Graves病、56例桥本氏病患者做对比分析。结果:三组甲状腺疾病FT3、FT4值均升高,TSH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无痛性甲状腺炎组FT3、FT4水平较Graves病组低,与桥本氏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痛性甲状腺炎组TGAb、TPOA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显著低于Graves病组和桥本氏病组。无痛性甲状腺炎组甲状腺不显影,摄锝比值及摄碘率极低,与Graves病组及桥本氏病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87例Graves病、56例桥本氏病患者甲状腺均显影,甲状腺轮廓清晰。三组患者之间的ES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甲状腺摄碘功能测定及甲状腺显像能较准确的反映甲状腺疾病的功能、受损的范围及程度,是诊断无痛性甲状腺炎有效的检查方法。
- 郑向红王社教屈伟宁宁雷雅梅
- 关键词:甲状腺毒症甲状腺功能试验
- 超声引导下^(32)P胶体注射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3 2 P胶体注射治疗甲状腺腺瘤和腺瘤囊性变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稀释浓度为 37~ 74MBq/ 1 0~ 1 5ml和 18 5~ 37MBq/ml的两种注射液 ,按病变的体积调整剂量 ,分别对 38例甲状腺腺瘤和 30例腺瘤囊性变进行超声引导下3 2 P胶体注射治疗。 6 8例患者术前均经超声检查确诊 ,同期甲状腺扫描对照 ,病理穿刺证实。治疗前后均作血清FT3,FT4 ,TT3,TT4及TSH ,血常规检查 ,其结果进行对比。 32例随访 6~ 36个月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甲状腺腺瘤治愈率 71 1% (2 7/ 38) ,腺瘤囊性变治愈率 86 7% (2 6 / 30 )。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的治疗效果优于甲状腺腺瘤。治疗前后血常规、甲状腺激素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3 2 P胶体注射治疗甲状腺腺瘤和腺瘤囊性变疗效显著 ,方法简便安全 。
- 冯晓洲宋厂义王社教郑向红
-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病变甲状腺肿瘤
- ^(90)Sr敷贴器三次疗法治疗皮肤疣10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宋厂义王社教郑向红王俊民刘恩让王景林王军
- 关键词:皮肤病
- 西安地区1万例门诊和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门诊与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门诊与体检人群的临床资料,完成基本情况的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10016例门诊与体检人群中,Hp感染阳性3255例,感染率为32.50%。基本情况的单因素分析示,各年龄段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感染率最高,其次为中年及青年组。男性、少数民族、农村地区Hp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汉族、城市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人、农民、服务人员人群的整体Hp感染率最高,其次为学生、自由职业者人群,最低为公职人员、医护人员、教师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婚姻状况人群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示,有消化系统症状、不洁饮食史、吸烟史、饮酒史.Hp感染家族史、冠心病史人群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无消化系统症状、卫生饮食、无吸烟史.无饮酒史、无Hp感染家族史、非冠心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体质指数(BMI)异常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BMI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肥胖组Hp感染率最高,其次为BMI超重组及过轻组。有胃镜报告及糖尿病史人群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居住地区、消化系统症状、BMI、不洁饮食史、饮酒史、Hp感染家族史均为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而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吸烟史、冠心病史虽然影响Hp感染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地区门诊与体检人群Hp感染率为32.50%,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居住地区、消化系统症状、BMI.不洁饮食史、饮酒史及Hp感染家族史。
- 狄佳常丹燕刘莎毛莎莎李晚晚屈伟郑向红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流行病学
- 陕西农村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及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调查陕西农村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HP感染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MLN)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3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子洲县中医院、陕西勉县中医院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儿童的临床资料,完成HP感染基本情况分析、HP感染与慢性MLN患病特点分析、HP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与慢性MLN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陕西省北、中、南部农村地区儿童709例,其中HP阳性329例,阴性380例,HP感染率为46.40%;慢性MLN患儿112例,无慢性MLN 597例,MLN患病率为15.80%。HP感染基本情况分析显示,各年龄段HP感染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15~18岁儿童HP感染率最高;男童HP感染率显著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安市农村地区儿童HP感染率显著高于榆林市及汉中市,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共用刷牙口杯、共用餐具、无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喜食零食、直系亲属有胃肠病史及家庭人口≥4人的儿童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无上述习惯的儿童(均P<0.001)。HP感染与慢性MLN患病特点分析显示,HP感染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6、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显著升高,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显著降低(均P<0.05);紫癜患儿HP感染率显著高于贫血与口腔溃疡患儿(均P<0.05);HP感染患儿腹腔淋巴结最大短径、肠壁水肿及腹腔液性暗区深度显著增加(均P<0.01);慢性MLN患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CD4^(+)计数、CD8^(+)计数、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无慢性MLN儿童(均P<0.05);贫血、口腔溃疡、发育缓慢患儿的MLN患病率相当,并显著高于其他患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
- 狄佳吴涛吴金鑫马小东钟瑜夏茜常丹燕郑向红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
-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及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评价99 Tc m-DTPA肾动态显像及血清胱抑素C(Cys 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8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蛋白排除率(UAER)及血清肌酐(Scr)分为尿蛋白正常组(DM1组26例),微量尿蛋白组(DM2组25例),大量尿蛋白组(DM3组27例),肾功不全组(DM4组20例),均进行了99 Tc 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率过滤(GFR)及血清Cys C、尿素氮(BUN)、Scr测定,并与30例健康正常对照组做对比分析。结果:DM1组分肾GFR及GFR总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DM2组分肾GFR及GFR总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肾功能曲线高峰时间、半排时间均延长。DM1组Cys 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DM1组和DM2组BUN、Sc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随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分肾GFR及GFR总依次降低,Cys C、BUN和Scr水平逐渐升高;Cys C与GFR总呈良好负性相关,而BUN、Scr在DM1和DM2组中与GFR总相关性不佳。结论:99 Tc m-DTPA肾动态显像及Cys C测定均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功损害的可靠指标,尤其是前者可以较全面地反映糖尿病肾病功能状态。
- 郑向红宁宁王社教封娟毅屈伟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放射性核素显像
-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一例
- 张继春王社教郑向红宁宁雷亚梅宋厂义
- 复方党参通气液对腹部手术前后胃肠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 郑向红张爱军周清发
- 不同学制医学生核医学课程选修现状调查被引量:1
- 2015年
- 调查不同学制医学生核医学课程选修的现状,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通过统计2008-2014年我院五年制和七年制学生选修核医学课程的人数和比率,观察该比率的变化和不同学制学生选修课程人数比率的差异。发现五年制和七年制学生选修核医学课程的比率自2012年后逐年减低,五年制学生选修率显著低于较七年制(P<0.001),其选修率分别为37.7%和53.3%。因此,根据近年来核医学课程学生选修率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五年制学生,建议通过宣传、沟通或改良授课模式等方法来增加学生对核医学课程的兴趣和认识。
- 宁宁宋安齐马盼屈伟王社教郑向红高登峰
- 关键词:核医学选修课医学生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