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文炎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胸腔
  • 6篇手术
  • 5篇胸腔镜
  • 4篇肺癌
  • 3篇术后
  • 3篇细胞
  • 2篇生存率
  • 2篇食管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气胸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腺癌
  • 2篇腺癌组织
  • 2篇小细胞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 2篇开胸
  • 2篇康复

机构

  • 15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褚文炎
  • 9篇吴道立
  • 9篇袁冲
  • 8篇俞达辉
  • 2篇陈勇杰
  • 1篇黄冠成
  • 1篇李伟华
  • 1篇金平
  • 1篇王立孟
  • 1篇赵孝杰
  • 1篇朱建勇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伴休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居住人口的增多,交通事故、工伤、暴力事件日趋增加,重症胸部副伤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严重的胸部创伤往往导致多发伤和复合伤,尤其是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受到严重创伤时,病情危重,
陈勇杰吴道立褚文炎王立孟俞达辉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创伤休克并发暴力事件严重创伤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给予康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均行同等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主动呼吸循环技术。检测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评估两组术后肺功能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 6 min内步行距离、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24 h、术后72 h观察组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23、9.774,t=6.334、7.062,均P<0.05)。观察组术后72 h 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04、4.851、3.032,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8,P<0.05)。结论将主动呼吸循环技术运用到肺癌根治术后康复训练中,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褚文炎袁冲张何丹
关键词:呼吸功能试验胸腔镜检查手术后并发症
3D打印技术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肺癌早期患者ABCG2、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研究3D打印技术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肺癌早期患者ABCG2、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取60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心胸外科住院并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研究组进行3D打印技术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ABCG2、E-selectin表达及心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在术后第1、3、5天采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卡氏(Karnofsky,KP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疼痛及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ABCG2、E-selectin及FVC、FEV1、MVV低于手术前,研究组手术后ABCG2、E-selectin低于对照组,FVC、FEV1、MVV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对照组明显降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管总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均降低(P<0.05)。结论 肺癌早期患者采用3D打印技术联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可有效降低ABCG2、E-selectin表达,改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袁冲吴道立褚文炎俞达辉
关键词:肺癌ABCG2E-选择素
莫西沙星对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治疗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评价其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0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莫西沙星组76例、舒巴哌酮组70例、左氧氟沙星组62例,分别使用莫西沙星、舒巴哌酮、左氧氟沙星治疗食管癌术后的肺部感染,比较3组应用后的临床疗效、并计算细菌学清除率和安全性等。结果莫西沙星组、舒巴哌酮组、左氧氟沙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42%、88.57%、74.19%,3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75%、92.06%、70.18%,莫西沙星组与舒巴哌酮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莫西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相比,莫西沙星组疗效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对于食管癌术后的肺部感染的疗效与舒巴哌酮相当,但要好于三代头孢菌素,莫西沙星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陈勇杰俞达辉褚文炎吴道立
关键词:莫西沙星食管癌手术肺部感染疗效
癌组织中CD45RO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关联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评估肿瘤组织CD45RO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1例进行手术的肺腺癌患者,采集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anti-CD45RO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45RO表达水平,计算染色强度分数和染色面积分数的乘积得到总表达评分,并分为高、中和低表达。结果 相对于癌旁组织,CD45RO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肿瘤组织CD45RO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Kaplan-Meier(K-M)曲线显示,肺腺癌组织中的CD45RO表达水平越高,无病生存期(DFS)和总体生存期(OS)越长;多因素COX回归发现,肺腺癌组织CD45RO表达量能独立预测良好的DFS,然而,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均能独立预测不良的DFS;肺腺癌组织CD45RO表达量是较长OS的独立预测因素,而低分化、淋巴转移及远端转移均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组织中CD45RO的表达水平可作为新的、可靠的生物标记物,用于评估肺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
俞达辉吴道立袁冲褚文炎
关键词:肺腺癌组织CD45RO临床病理特征
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腹股沟疝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9例行传统手术方式修补(传统组),42例行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无张力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因疼痛使用止痛药物及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无张力组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及疗效佳等优点,是理想、安全的疝修补方式。
赵孝杰朱建勇褚文炎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30例自发性血气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疗效。方法 50例自发性血气胸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并治愈出院无后遗症,肺复张也均满意,无手术死亡。但是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P>0.05),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患者疗效满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胸腔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也均少,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褚文炎
关键词:自发性血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
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该院201 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N SC L C患者97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置管时间、术后1天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则长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两组相当。观察组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7%、3.8%、0,均低于对照组的13.3%、6.7%、2.2%。结论与传统开胸术比较,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在远期疗效上略优于常规开胸手术。
袁冲褚文炎吴道立俞达辉张行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肺腺癌组织中CD8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评估CD8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手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121例肺腺癌手术患者,采集肿瘤组织样本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anti-CD8抗体(Abcam)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8表达水平。最后随访时间为2017年2月,中位随访期为44个月。结果 CD8在肺腺癌组织中相对于癌旁组织高表达;在肺腺癌患者中,组织CD8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217,P=0.017)。Kaplan-Meier(K-M)曲线和Log Rank检验发现肺腺癌组织CD8表达越高,其手术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P<0.001)和总体生存期(OS)(P<0.001)越长;单元Cox风险回归模型发现肿瘤组织CD8表达水平与患者较好的DFS显著相关(P<0.001)。然而,低分化(P=0.046)、淋巴转移(P<0.001)及TNM分级(P=0.003)与患者较差的DFS显著相关。进一步采用多元Cox回归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CD8高表达水平(P<0.001)和淋巴结转移(P=0.016)分别是肺腺癌手术患者DFS的独立保护因素与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单元Cox分析显示肺腺癌组织CD8表达水平能预测较好的OS(P=0.003),而低分化(P=0.003)、淋巴转移(P<0.001)、远端转移(P=0.029)及TNM分期(P=0.001)均能预测较差的OS。多元Cox分析结果表明肺腺癌组织CD8表达水平(P=0.001)是手术患者较好的OS的独立预测因素,低分化(P=0.009)、淋巴转移(P=0.001)及远端转移(P=0.004)是手术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腺癌组织中CD8表达水平可作为用于评估其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的新颖且可靠的生物标记物。
俞达辉吴道立袁冲褚文炎
关键词:肺腺癌组织CD8临床病理特征
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诊治体会被引量:3
2007年
褚文炎金平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诊治血糖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