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莉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抑郁
  • 3篇少年
  • 3篇青少年
  • 2篇抑郁症
  • 2篇抑郁症状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症状
  • 2篇中介
  • 2篇中介作用
  • 2篇自杀
  • 2篇自伤
  • 2篇家庭功能
  • 2篇共情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死亡
  • 1篇新生儿死亡率
  • 1篇信念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因素
  • 1篇药物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省妇幼保...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2篇蒋莉华
  • 8篇赵莉
  • 4篇赵梓伶
  • 2篇宋戈扬
  • 2篇王东磊
  • 1篇吴方银
  • 1篇马骁
  • 1篇何琳坤
  • 1篇石丹理
  • 1篇马思思
  • 1篇杨洋
  • 1篇潘晓平
  • 1篇蒋迎佳
  • 1篇邓长飞

传媒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学建模在艾滋病药物治疗评价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根据艾滋病人服用一段时间后体内CD4与HIV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用于评价药物治疗效果,以及确定最佳停药时间,从而更加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方法]用数学软件matlab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将服用药物后CD4的值划分为6个疗程求平均值,用matlab中的拟合函数程序包对数据进行3次多项式进行拟合,用求导的方法求出拟合函数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疗程数,从而求出最佳停药时间。[结果]高CD4患者在4.7疗程的时候拟合函数达到最大值,低CD4患者在5.2疗程的时候达到最大值,HIV在4.5疗程的时候含量最少。高CD4患者大概在第34周停止用药,而低CD4患者大概在第40周停止用药。[结论]本模型应用于评价药物的疗效,在实际的医学短期预测中还是有一定的作用。推广而来,也可用此模型来拟合和预测一些得不到很多数据的模型。
蒋莉华马骁赵梓伶杨洋王东磊
关键词:教学建模艾滋病
石棉县汉族与少数民族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四川南部少数民族聚居地石棉县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防治知识科普提供策略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于2022年5—11月在石棉县抽取416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分别计算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得分和知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民族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石棉县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的得分中位数为40分,其中汉族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得分中位数50分,高于少数民族的得分中位数40分(Z=-3.905,P<0.001)。石棉县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36.7%,汉族居民知晓率(38.1%)高于少数民族(31.6%)(χ^(2)=12.544,P<0.001)。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对慢性病防控社会责任回答正确率最高(汉族:68.89%;少数民族:67.67%),对心血管病防治方面的知识回答正确率最低(汉族:18.60%;少数民族:19.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汉族或者少数民族,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汉族:OR=3.77,95%CI:1.99~4.32;少数民族:OR=9.98,95%CI:5.61~17.72)、体力活动充足(汉族:OR=2.30,95%CI:1.97~2.69;少数民族:OR=1.89,95%CI:1.36~2.62)是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从事非体力劳动(汉族:OR=0.63,95%CI:0.54~0.73;少数民族:OR=0.46,95%CI:0.33~0.64)是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的妨碍因素,汉族居民中老年是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的妨碍因素(OR=0.76,95%CI:0.60~0.98)。结论石棉县各民族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均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中文化程度低、从事非体力劳动、体力活动不足者的居民是慢性病核心知识健康教育重点人群。
徐新茂龙宇张换芳彭银辉马思思赵莉昝定强蒋莉华
关键词:知晓率影响因素
北京、广州两地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筛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北京、广州两地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水平,筛选危险因素。[方法]于2006年到2007期间问卷调查了2223人,其中乳腺癌病人729例,对照1494例,分析调查所得资料。[结果]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可能危险因素中影响较突出的是:有绝经史、有流产史、有药物避孕史、有乳腺癌家族史、不良情绪、不良事件、情绪调节能力差、劳动强度大、年龄。[结论]乳腺癌重在预防。
赵梓伶潘晓平蒋莉华
关键词:乳腺癌LOGISTIC回归
儿童含糖饮料消费行为与肥胖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总结含糖饮料(Sugar-sweetened beverages,SSBs)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机制,为儿童肥胖防控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对国内外含糖饮料引发儿童肥胖机制的相关横断面、队列、干预研究以及数学模型、公共政策研究进行系统文献分析。结果含糖饮料是导致儿童肥胖主要且可干预的因素。儿童SSBs消费行为与肥胖、肥胖相关指标和疾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且该行为与未来的肥胖状况相关。结论针对含糖饮料的直接干预能够减少肥胖的发生,增加含糖饮料税收具有一定作用,但在更多领域需形成有效的干预方案和研究证据。
林元杰徐新茂李禾婷曾启航洪彬雪成果蒋莉华赵莉
关键词:儿童含糖饮料肥胖
新冠疫情期间家庭环境对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抑郁的中介作用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新冠疫情)期间成都市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发生现状,探讨抑郁在家庭环境与NSSI间的作用机制。方法数据来源于成都儿童正向成长队列(Chengdu Positive Child Development,CDPD),于2020年6–7月成都市中小学因新冠疫情关闭解封后,采用蓄意自伤量表(Deliberate Self-Harm Inventory,DSHI)、中国家庭评估测量工具(Chinese Family Assessment Instrument,C-FAI)、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进行现场问卷获得3595名初中生调查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不同年级和性别初中生的NSSI发生率,利用SPSS PRECESS组件Model 58检验分析性别调节下抑郁的中介作用。结果(1)新冠疫情期间成都市初中生的NSSI发生率为49.67%,九年级学生的NSSI发生率(80.70%),高于八年级(33.82%)和七年级(32.32%),初中女生的NSSI发生率(54.75%)高于男生(44.52%);(2)家庭环境(r=0.34,P<0.001)、抑郁(r=0.50,P<0.001)与NSSI呈正相关;(3)抑郁在家庭环境对NSSI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4.64%;与男生相比,初中女生在家庭环境与抑郁、抑郁与NSSI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加显著。结论新冠疫情期间,成都市初中生NSSI发生率较高,提示应改善家庭环境,关注性别差异,加强抑郁的早期筛查和干预,以减少NSSI发生。
胡蕊彭丽莉洪彬雪蒋莉华邓长飞宋戈扬赵莉石丹理
关键词:抑郁家庭性别因素
四川省居民婴幼儿托育机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四川省居民对不同类型托育机构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托育服务的供需适配性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为2020年11~12月,通过多阶段整群方便抽样获得四川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准备生育或送托的城乡居民样本,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社工对调查对象实施自填电子问卷。对居民托育机构需求类型、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 934名调查对象。户籍、居住地、收入水平会影响居民对托育机构需求,其中户籍为城镇的居民相较于乡村居民,更多选择企事业单位内设托育机构(OR=1.49,95%CI:1.34~1.67);居住地为主城区,城乡结合区,乡、镇的居民,相较乡村的居民,更多选择企事业单位内设托育机构(主城区:OR=1.94,95%CI:1.62~2.32;城乡结合区:OR=1.64,95%CI:1.35~1.98;乡、镇:OR=1.78,95%CI:1.53~2.08)和商业民办托育机构(主城区:OR=2.83,95%CI:2.27~3.53;城乡结合区:OR=2.64,95%CI:2.10~3.32;乡、镇:OR=1.42,95%CI:1.16~1.74);居住为主城区、城乡结合区的居民,相对于乡村居民,更多选择小区内家庭托育(主城区:OR=1.24,95%CI:1.02~1.51;城乡结合区:OR=1.35,95%CI:1.11~1.64);家庭月收入小于1万元的居民(69.92%),相对于3万元以上的居民(10.22%),选择商业民办托育机构更少(OR=0.67,95%CI:0.55~0.81);家庭月收入1~3万元的居民(19.87%),相对于3万元以上的居民(10.22%),选择幼儿园内设托育机构更少(OR=0.85,95%CI:0.74~0.96)。结论:应大力发展幼儿园内设托育并以之为主体;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内设托育机构;适度发展小区内家庭托育点和商业民办托育机构。
林元杰马文琳徐新茂龙宇彭银辉张换芳梅士伟蒋莉华赵莉
关键词:影响因素
四川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现状及对策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现状,评价"妇幼保健年"活动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影响,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对2008年全省177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与运营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妇幼保健年"活动成效显著,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政策扶持、财政支持下得到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人员编制不足且逐年加剧,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妇幼保健机构基础建设缺乏规范,政府投入依然不足,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结论]应坚持政府主导,保证对妇幼卫生事业的投入;重新制定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出台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
赵梓伶吴方银蒋莉华王东磊
关键词:妇幼保健机构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共情和情绪能力的多重中介作用被引量:8
2024年
目的探析共情和情绪能力在家庭功能和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关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成都儿童正向成长队列中2022年6–7月调查数据,研究对象为成都市6所中小学5~9年级学生。分别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家庭评估测量工具(C-FAI)、人际反应指数中文版共情分量表(C-IRI)、中国积极青年发展量表(CPYD)情绪能力(EC)分量表评估调查对象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家庭功能、共情和情绪能力,以各量表总得分分别除以各维度条目数后的平均分为其最终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级和地区)学生群体间,家庭功能、共情、情绪能力和内外化问题行为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家庭功能、共情、情绪能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使用AMOS 24.0验证假设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共情和情绪能力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026名,其中男生1548人(51.16%),女生1478人(48.84%);5年级798人(26.37%),6年级738人(24.39%),7年级567人(18.74%),8年级614人(20.29%),9年级309人(10.21%);城镇2064人(68.21%),农村962人(31.79%)。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在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且家庭功能、共情能力得分在不同年级学生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在不同性别和地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9,0.95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得分(得分越高家庭功能越差)与共情、情绪能力均呈负相关(r=−0.482、−0.432,P<0.01),与内外化问题行为呈正相关(r=0.220,P<0.01);共情与情绪能力呈正相关(r=0.402,P<0.01);共情、情绪能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各维度均呈负相关(r=−0.115、−0.305,P<0.01)。情绪能力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内�
彭银辉赵莉李祥龙宇徐新茂张换芳蒋莉华
关键词:家庭功能共情情绪能力
逆境信念和社会支持状况对成都市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逆境信念和社会支持状况对成都市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为改善成都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评价量表、逆境信念量表,于2022年6-7月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选取成都市儿童正向成长队列中4873名10-19岁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逆境信念、社会支持状况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逆境信念(β=-0.40,P<0.001)和社会支持(β=-0.41,P<0.001)均对成都市青少年抑郁症状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支持在青少年逆境信念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是40%;社会支持在逆境信念和抑郁症状之间起调节作用(β=0.11,t=2.779,P<0.001)。结论: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受到逆境信念的影响,社会支持在逆境信念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可通过提高青少年应对逆境的能力,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减少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
胡蕊彭丽莉蒋莉华赵莉
关键词:抑郁社会支持青少年
初中生自我中心主义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考察初中生自我中心主义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关系,以及抑郁症状在自我中心主义与非自杀性自伤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数据来源于成都儿童正向成长队列,于2020年6—7月,采用中国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量表(Chinese Adolescent Egocentrism Scale,CAES)、非自杀性自伤量表(Deliberate Self-Harm Inventory,DSHI)、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CES-DC)进行现场问卷,最终纳入3014名初中生调查资料。采用SPSS23.0软件对调查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初中生自我中心主义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和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抑郁症状的中介效应。结果·自我中心主义与抑郁症状、非自杀性自伤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自我中心主义与抑郁症状显著正相关(r=0.15,P=0.000),抑郁症状与非自杀性自伤显著正相关(r=0.48,P=0.000),自我中心主义与非自杀性自伤显著正相关(r=0.14,P=0.000)。自我中心主义对非自杀性自伤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06,自我中心主义中自我自负对非自杀性自伤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0.05,而忽视他人对非自杀性自伤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R^(2)=0.01。抑郁症状对非自杀性自伤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2)=0.25。抑郁症状在自我中心主义与非自杀性自伤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中心主义对非自杀性自伤的直接效应值为0.20(95%CI 0.06~0.34,P=0.000),自我中心主义通过抑郁症状对非自杀性自伤的间接效应值为0.29(95%CI 0.04~0.10,P=0.000),抑郁症状的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59.18%。结论·降低初中生自我中心主义中的自我自负水平、提升忽视他人水平将降低NSSI的风险。在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的预防中,应重点关注具有抑郁症状者。
马文琳林元杰金婷婷石薇蒋莉华赵莉
关键词:自我中心抑郁症状初中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