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万利

作品数:311 被引量:1,294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9篇期刊文章
  • 7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5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9篇细胞
  • 48篇脑梗
  • 47篇梗死
  • 45篇脑梗死
  • 39篇卒中
  • 35篇急性
  • 32篇蛋白
  • 30篇缺血
  • 26篇血管
  • 21篇脑卒中
  • 21篇基因
  • 20篇血性
  • 20篇预后
  • 19篇动脉
  • 19篇多发
  • 19篇多发性
  • 19篇多发性硬化
  • 17篇胶质
  • 16篇癫痫
  • 15篇疗效

机构

  • 293篇苏州大学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0篇中国科学院上...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连云港市中医...
  • 7篇苏州医学院附...
  • 7篇无锡市人民医...
  • 7篇苏州市红十字...
  • 5篇连云港市第一...
  • 4篇连云港市第二...
  • 4篇无锡市第一人...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金坛市人民医...
  • 3篇苏州第四人民...
  • 3篇常州市武进中...

作者

  • 305篇董万利
  • 72篇方琪
  • 56篇倪健强
  • 26篇胡小伟
  • 25篇徐敏
  • 24篇王辉
  • 22篇段晓宇
  • 20篇赵红如
  • 18篇蔡秀英
  • 17篇蒋建华
  • 16篇薛群
  • 16篇许丽珍
  • 15篇惠国桢
  • 13篇徐耑
  • 13篇胡锦
  • 12篇何萍
  • 12篇孔岩
  • 12篇包仕尧
  • 11篇袁霞
  • 10篇金由辛

传媒

  • 16篇苏州大学学报...
  • 13篇中国血液流变...
  • 12篇江苏医药
  • 11篇江苏省第十七...
  • 10篇中风与神经疾...
  • 10篇神经疾病与精...
  • 9篇中国临床神经...
  • 8篇中华神经科杂...
  • 8篇临床神经病学...
  • 6篇中国神经免疫...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6篇中国脑血管病...
  • 5篇浙江临床医学
  • 5篇中国神经精神...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苏州医学院学...
  • 4篇国际脑血管病...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18篇2017
  • 26篇2016
  • 16篇2015
  • 28篇2014
  • 22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13篇2010
  • 17篇2009
  • 22篇2008
  • 18篇2007
  • 25篇2006
  • 15篇2005
3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B细胞淋巴瘤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mRNA表达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低氧预处理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B细胞淋巴瘤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①实验于2004-10/2005-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完成。选用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低氧预处理组。②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手术不插线。低氧预处理组在低氧预处理后12h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③假手术组在缺血3h再灌注24h、对照组和低氧预处理组在缺血3h再灌注3,6,12,24,48h不同时间点,进行脑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水平、原位杂交染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结果:5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假手术组无凋亡细胞,低氧预处理组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②低氧预处理组大鼠缺血再灌注3h可见B细胞淋巴瘤2阳性细胞数开始表达,再灌注24h达高峰,缺血再灌注6,12,24,48h均较对照组增高(101.40±2.78,68.20±1.45;137.92±2.41,81.34±2.28;172.21±2.89,103.12±2.61;105.68±12.67,60.12±1.47;P<0.05)。③低氧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缺血再灌注3h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阳性细胞数的表达逐渐增加,至24h达高峰;低氧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12,48h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45.96±5.02,85.48±7.88;33.84±4.67,56.31±7.02;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与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而上调B细胞淋巴瘤2及下调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的表达,可能是实现保护作用、抑制凋亡的机制之一。
陈治国张正春董万利
关键词:脱噬作用基因,BCL-2
犬颈动脉再狭窄模型中周围静脉血Mac-1表达的动态研究
目的:用球囊扩张法建立犬颈动脉再狭窄模型,研究Mac-1、LFA-1在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10只成年家犬在DSA下用球囊扩张法建立犬颈动脉再狭窄的动物模型,术前,术后2h,4h,12h,24h,...
董万利李辉
关键词:颈动脉再狭窄动物模型单核细胞
文献传递
GPIa和COX-2基因多态性与生化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苏南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GPla、COX-2基因多态性与生化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组2015年3月-2016年4月苏大附一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
孙晓欣董万利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文沟通能力的教学探讨被引量:6
2019年
人文沟通能力培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的要求。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虽然已经将人文沟通能力的培训加入教学要求,但是包括神经内科在内的各临床教学基地对培训的重点还是基本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临床操作等临床职业能力培训。在日常培训、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各级考核中,往往无法体现人文沟通能力的培养。本文从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出发,分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人文沟通能力培训的现状,提出了通过提高住院医师医德素养、开展多形式的人文沟通能力教学、提高带教老师的人文沟通能力和带教意识以及制订与培训适应的人文沟通能力的阶段性考核方案等方法加强人文沟通能力培训的具体策略,并探讨了加强人文沟通能力教学后的初步成果。
倪健强蒋建华胡小伟董万利方琪祁加俊
关键词:住院医师沟通
轻型卒中早期ABCD2评分和责任动脉狭窄程度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轻型卒中患者发病早期ABCD2评分和责任动脉狭窄程度与卒中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轻型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病情是否加重分为卒...
倪健强王辉何萍董万利
关键词:动脉狭窄
文献传递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观察
2001年
方琪许丽珍董万利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药物疗法降纤酶临床疗效
多发性硬化T淋巴细胞系增殖反应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比较多发性硬化 ( MS)患者和正常人 T淋巴细胞对碱性髓鞘蛋白 ( MBP)和蛋白脂质蛋白 ( PLP)及其合成多肽的增殖反应性。方法 选 HLA-DR1 5亚型 MS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以人神经髓鞘为致敏原 ,采用二次致敏诱导法 ,经短期体外培养产生外周血 T淋巴细胞系 ( TCL) ,用 MBP、PLP及其合成多肽等1 1种抗原检测 TCL的增殖反应。结果 MS和对照组对神经髓鞘成分反应均显示多态性。MS组对 7种 ,对照组对 5种抗原有反应 ;比较两组总的平均阳性孔无差别 ( P =0 .1 77) ;两组间对 MBP、P3 0 -49、P95 -1 1 7、P1 78-1 91的增殖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作为神经髓鞘主要成分的 MBP和 PLP免疫反应性高 ,可能在体内触发自身免疫反应过程发挥作用 ,而 M87-1 0 6、P40 -60、P95 -1 1 7和 P1 85 -2 0 6等位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董万利包仕尧许丽珍程庆璋方琪赵红茹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淋巴细胞神经髓鞘合成多肽
环孢菌素治疗用激素类药无效的多发性硬化被引量:7
1997年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CsA)治疗用激素类无效的多发性硬化(MS)的效果。方法对激素等治疗5个月以上病情无明显好转或仍在加重的10例MS,用CsA5mg·kg-1·d-1,疗程至少2个月,然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最后小剂量维持用药。统计各个治疗期及最后随访(6~32个月后)的扩充致残量表(EDSS)评分和脑MRI病灶数。结果激素治疗前后EDS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0);CsA足量治疗使EDSS评分下降及脑MRI病灶数减少(P<0.05);最后随访EDSS评分进一步下降(P<0.01),其中4例复查了MRI,3例病灶数进一步减少。CsA治疗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结论CsA可治疗用激素类无效的MS。
董万利徐培锡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症环孢菌素激素
进展性脑梗塞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预测
目的探寻引起脑卒中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方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1.本文通过非进展性及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现有数据,行单项因素比较和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2.两组均按OSCP分型,非进展性脑梗死中LACI、TACI、...
董万利冯小莉
关键词:梗死部位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
文献传递
颈内动脉迂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血管迂曲作为常见的血管形态改变,可发生于全身各动静脉。颈内动脉(ICA)迂曲首次被认识是在19世纪末期,当时耳鼻喉科Bmwn医生做咽喉部手术时误伤了扭曲的颈动脉引起严重的大出血,此后该病被相关的学者们所逐渐关注[1]。近年来,脑卒中患者头颈部检查常发现ICA颅外段(EICA)血管迂曲,其形成和发展的机制目前研究尚不完全明确,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相关也仍有很大争议。本文就颈动脉迂曲的定义及分类、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系统综述,以帮助临床工作者全面看待ICA迂曲临床管理。
易兰倪健强董万利
关键词:动脉迂曲颈内动脉缺血性脑卒中咽喉部手术脑卒中患者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