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因分析
- 2004年
- 对本院肾内科2000年1月~2003年4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34例行回顾分析如下。
- 胡宇枫余镇远岑俊顾谊铮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死因原发病心源性猝死
- 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 ,为临床改善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肾内科 1995年 8月~ 2 0 0 0年 4月间 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与年龄、透析时间、动脉血压 (BP)、血浆白蛋白 (AIb)、血红蛋白 (Hb)、透析指数 (KT/V)、左心室重量 (LVM )的关系 ,并与同期 10 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活患者相比较。结果 :(1)心血管并发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脑血管意外 (脑溢血、脑梗死 )和感染 (肺炎、败血症 )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分别占 5 8.8%、17.6 %和 14.7% ,(2 )与存活组相比 ,死亡组的动脉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 )较高、AIb更低、Hb更低、KT/V低下 ,而LVM显著增高 (P值均 <0 .0 5 )。结论 :心脑血管并发症、各种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此与透析不充分、高血压控制不良、左心室肥厚、营养不良和贫血严重有关。充分透析、积极纠正上述临床并发症 ,将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
- 胡宇枫余镇远岑俊顾谊诤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率
- 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处理
- 2000年
- 胡宇枫
- 关键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
- 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评估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总结 6 5例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存率和死亡原因 ,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相关的指标。结果 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逐步提高 ,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感染及严重营养不良 ,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为低血压 ,透析充分性和营养情况有改善 ,但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结论 施行个体化的透析和治疗 ,积极改善营养 ,减少感染 ,有助于减少高龄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和提高生存率。
- 岑俊胡宇枫顾谊铮余镇远
-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龄患者肾功能衰竭
- 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透析中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 2007年
- 本文对硝酸异山梨醇酯静滴治疗透析时心肌缺血的疗效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患者23例,其中男8例、女15例,年龄53~87岁,平均(68.7±10.2)岁。透析龄10~85个月,平均(32.6±21.5)月,血色素均大于90g/L。
- 岑俊顾谊铮魏莉莉胡宇枫
- 关键词:硝酸异山梨醇酯疗效观察静滴治疗血液净化中心终末期肾衰
- 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相关性纯红细胞再障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所致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相关性纯红细胞再障进行综述。
- 魏莉莉顾谊铮岑俊胡宇枫
- 关键词:纯红细胞再障促红细胞生成素
- 聚砜膜透析器首用综合征原因分析
- 2004年
- 为保证血液透析质量,减少交叉感染,本院血透中心近几年来已不再复用透析器,但新透析器的首次使用综合征(first use syndrom,FUS)的发生亦相应增加,尤其是改换聚砜膜(PS膜)透析器后,情况尤为突出。本文通过临床观察,探讨PS膜透析器FUS发生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 岑俊胡宇枫顾谊铮
- 关键词:血液透析
- 肾功能不全患者围术期处理
- 2000年
- 胡宇枫朱海炎余镇远
-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处理外科手术
-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颅内出血抢救存活2例
- 1997年
-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颅内出血抢救存活2例陈小琴胡宇枫在接受血液透析(HD)中并发颅内出血的存活者少见报道。我们抢救存活2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例1.男性,54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重碳酸盐HD2年余,颅内出血前2次HD中血压为23/15kPa(1...
- 陈小琴胡宇枫
- 关键词:血液透析急救颅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