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如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肝炎
  • 1篇蛋白
  • 1篇毒效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清
  • 1篇血清TNF
  • 1篇血清肿瘤坏死...
  • 1篇岩藻糖
  • 1篇岩藻糖苷酶
  • 1篇医院感染
  • 1篇乙肝
  • 1篇乙肝两对半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原发性

机构

  • 5篇湖北民族大学
  • 4篇攀枝花市第四...
  • 3篇攀枝花学院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作者

  • 12篇胡如华
  • 3篇何萍
  • 3篇成霞
  • 2篇李红橙
  • 2篇夏久成
  • 1篇唐由凯
  • 1篇杜银香
  • 1篇尹文仲
  • 1篇易善珍
  • 1篇陈江
  • 1篇黄筱钧
  • 1篇刘孝华
  • 1篇夏九成
  • 1篇王菊云
  • 1篇袁杰
  • 1篇程长春
  • 1篇徐正红
  • 1篇杨莉琼
  • 1篇杨桂芬

传媒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医疗前沿...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心理医生(下...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转移癌1例
2009年
李红橙胡如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
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不同剂量的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肝损伤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具有剂量依赖性地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降低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易善珍胡如华
关键词:四氯化碳肝损伤
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肝炎后对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研究。方法:同时检测经临床诊断、彩色B超、CT诊断为肝癌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AFU和AFP。结果:在HCC中,AFU、AFP的阳性率分别为: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64%。结论:联合检测AFU和AFP对明显提高HCC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且方法简单,便于开展。
陈江胡如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
前列腺液pH值测定在Ⅲ型前列腺炎诊断与治疗的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的pH值测定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Ⅲ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Ⅲ型前列腺炎患者523例,按国际慢性前列腺炎分类诊断标准分为ⅢA组272例和ⅢB组251例,并测定EPS中pH值、白细胞计数。结果ⅢA组患者EPS的pH值6.0~8.0(7.1±0.4);ⅢB组患者EPS的pH值6.0~7.5(6.5±0.3),ⅢA组明显高于Ⅲ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前列腺炎患者EPS的pH值不仅有助于鉴别ⅢA和ⅢB,还可以指导临床用药,而且方法简单易行,有助于在基层医院开展,为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刘孝华胡如华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PH值EPS
教学医院检验科目标管理
2001年
王菊云胡如华
关键词:检验科
乙型肝炎两对半模式与乙型肝炎核酸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两对半模式(HBV-M)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阳性率及复制水平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免疫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含量,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两对半(HBV-M)不同模式,其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阳性率不同,HBV-DNA含量也不相同;相同的HBV-M模式,HBV-DNA含量也不相同,在HBV-M中HBeAg阳性与HBV-DNA检出率呈正相关。以HBSAg(+)HBeAg(+)抗HBC(+)组(大三阳组)HBV-DNA的阳性率最高,病毒载量较高,单纯HBSAg(+)的HBV-DNA的阳性率较低,HBV-M全阴模式组仍有HBV-DNA的阳性检出。结论不同的HBV-M反映不同的临床意义,而HBV-DNA是衡量乙肝传染性的最精确指标,是确定HBV感染不同复制状态的检测手段,HBV-DNA阳性反映有完整的病毒颗粒复制[1]即有传染性,因此,联合检测HBV-M和HBV-DNA,不仅可以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而且为临床对乙肝感染、复制、传染性判定以及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估提供更为可靠的判定依据。
何萍胡如华杨莉琼杨桂芬成霞夏久成
关键词:乙肝两对半HBV-DNA荧光定量PCR
卵巢癌患者血清TNFIL-8检测的临床价值
2012年
目的:为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0例卵巢癌患者血清TNF,IL-8进行定量分析。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卵巢癌组血清TNF,IL-8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TNF,IL-8检测对于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胡如华
关键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卵巢癌患者血清TNF放射免疫分析法IL-8
半夏内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从恩施产半夏植株体内分离培养有益的内生细菌,为制备半夏益生菌提供菌株。方法取半夏植株样品经前处理后,接种至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培养48 h后选择目的菌落,经纯化培养后,涂片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并进行各种生化反应。结果三类标本的培养特征: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灰白色,直径3~4 mm,边缘整合,中央凹陷,呈肚脐状;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呈沉淀生长,上液澄清,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呈直杆状,成链状排列,菌体长5~10μm,宽1~2μm,培养48 h后可见芽胞形成,位于菌体中央,呈柱状,结合生化反应结果,所分离的半夏内生菌菌株符合地衣芽胞杆菌特征。结论半夏内存在多种内生菌,从半夏植株内能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对研究制备半夏益生菌制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黄筱钧唐由凯杜银香袁杰胡如华尹文仲
关键词:半夏内生菌分离提纯
从检验角度探讨临床与检验的关系
2011年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与检验工作的关系日趋密切,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临床医生及时、准确地诊疗疾病离不开相关检验数据,检验科要更好地发展须得到临床工作者的通力合作。
胡如华
关键词:分析前质量
2001年至2006年传染病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消毒灭菌效果,为提高消毒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定期对传染病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空气、医护人员的手、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压力蒸气灭菌进行现场采样监测。结果:6a各类监测总的平均合格率96.7%,空气的平均合格率94.6%,物体表面的平均合格率98.1%,医护人员手的平均合格率92.9%,使用中的消毒液和压力蒸气灭菌的合格率为100%。结论:医护人员的手和空气合格率欠佳,应是今后整改的重点。
何萍胡如华徐正红成霞夏九成
关键词:消毒效果医院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