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顺荣
- 作品数:25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48例对照的Connexin37基因C1019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两组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冠心病组的Connexin37基因TT和TC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4.9%比39.2%,P<0.05),同样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5.3%比23.6%,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T等位基因携带者(TT+TC)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CC基因型的2.34倍(95%的CI为1.03-5.32,P<0.05)。结论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 章顺荣徐力辛张怀勤高秋琦林捷黄伟剑
- 关键词:冠心病基因多态性
- 中国人群C-反应蛋白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评价中国人群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早期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全面检索已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意义的全文文献。经严格筛选后,最后纳入的文献用STATA8.0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效应指标。结果共有14篇文献97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纳入研究。合并的比值比OR为10.02,95%的CI为[6.23,16.13],P<0.001。结论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预后指标。
- 章顺荣徐力辛高秋琦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C反应蛋白META分析预后
- 氧化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nnexin37表达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37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并传代。根据Ox—LDL的不同浓度分为对照组(不加Ox—LDL)及50、100、200mg/L干预组,干预24h后通过RT-PCR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内皮细胞Connexin37mRNA的表达。根据Ox—LDL干预的不同时间分为对照组(不加Ox—LDL)以及50mg/LOx—LDL干预6、12、24、48、72h组,检测比较各组Connexin37mRNA的表达情况;并检测比较对照组和100mg/L Ox-LDL干预组间Connexin3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0、100、200mg/L的Ox—LDL干预24h后均能引起内皮细胞Connexin37mRNA表达的显著减少(P〈0.01),以50mg/L的Ox—LDL干预效果最明显(P〈0.01).50mg/L的Ox-LDL干预12h后Connexin37mRNA的表达开始显著下降(P〈0.01),24h下降最明显(P〈0.01),48h仍下降(P〈0.05),至72h时恢复到刺激前水平。100mg/L的Ox—LDL干预24h后内皮细胞Connexin3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Ox-LDL可以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nnexin37mRNA和Connexin37蛋白的表达。
- 章顺荣高越洪鸣鸣王晓楠封菲郭士遵
- 关键词:缝隙连接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
- 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研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血P物质(SubstanceP,SP)的表达和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对TBI的作用,探讨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对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自由落体创伤模型,药物组于创伤后立即尾静脉给予n-乙酰左旋色氨酸(n-acetyl-L-tryptophan,NAT)(25μmol/kg)。大鼠TBI后30分钟和6小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SP的含量,TBI后24小时采用rotarod试验评估大鼠神经行为功能及干湿称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大鼠TBI后30分钟时血SP浓度出现明显升高(P<0.01),6小时时血SP浓度降低。大鼠TBI后24小时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其神经行为功能下降,NAT可减少TBI后24h脑组织含水量并改善神经功能损伤(P<0.05)。结论大鼠TBI早期血SP浓度增高,NAT通过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可减轻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损伤。
- 封菲王晓楠章顺荣高越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P物质脑水肿
- AGEs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明确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是否可引起内皮细胞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和Mfn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AGEs用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代替。将购买的原代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株进行体外扩增、传代、分组,进行AGEs干预,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梯度的AGEs干预组(50 mg/L、100 mg/L和200 mg/L)和干预不同时间组(分别是100 mg/L的AGEs干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6 h、12 h、24 h和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AGEs干预后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Mfn1和Mfn2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对AGEs干预后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Mfn1和Mfn2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AGEs干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24 h可引起Mfn1和Mf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00 mg/L AGEs干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6 h,Mfn1和Mf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而干预12 h、24 h和48 h均引起人主动脉内皮细胞Mfn1和Mf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AGEs干预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12 h后其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和Mfn2的表达水平降低,提示AGEs可能引起内皮细胞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并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引起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异常,而导致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
- 章顺荣高越封菲
-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 AGEs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动力学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 章顺荣高越
-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评价中国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全文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在全面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各研究OR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6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以野生型CC基因别为参照,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的0R值为1.45,95%可信区间为(1.12,1.89),P<0.01。结论中国人群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易于发生冠心病。
- 张雄信徐力辛章顺荣
-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冠心病多态性META分析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nnexin40表达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DL,Ox-LDL)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缝隙连接蛋白(Gap junction protein)Connexin4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Ox-LDL的干预: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50mg/L,100mg/L,200mg/LOx-LDL干预组,干预24小时后通过RT-PCR方法检测各组Connexin40基因mRNA的表达有无差异;不同时间Ox-LDL干预的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50mg/L的Ox-LDL干预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组共6组,通过RT-PCR方法检测各组Connexin40 mRNA的表达有无差异;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对照组和100mg/LOx-LDL干预组之间Connexin40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无差异。结果:不同浓度(50mg/L,100mg/L,200mg/L)的Ox-LDL干预24小时能引起内皮细胞Connexin40mRNA的表达增加(P<0.01);50mg/L的Ox-LDL干预不同时间后Connexin40mRNA表达增加,以6小时和12小时最明显(P<0.01);100mg/L的Ox-LDL干预24小时内皮细胞Connexin40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Ox-LDL短期干预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nnexin40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
- 郭士遵章顺荣王宁夫洪鸣鸣高越王晓楠封菲
- 关键词:缝隙连接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
- ox-LDL和AGEs对内皮细胞Connexins表达的影响
- 章顺荣洪鸣鸣郑浩高越封菲张雄信王晓楠
- 该成果立体新颖、方法先进、设计严谨、数据可信,国内外未见相关研究报导,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创新性。研究结果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探讨,以及对今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糖尿病
- 中国人群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K469E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关于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原始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纳入,并进行数据合并。利用ICAM-1基因的KK+KE基因型/EE基因型的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指标进行分析。采用SPSS11.5和Stata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计算合并的效应指标。结果6个原始研究共计1875例对象(其中冠心病患者897例,非冠心病者978例)进入了最后的数据合并。对各研究的两组对象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均符合遗传平衡分布。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但未发现显著性发表偏倚。经随机效应模型(D-L法)合并的(KK+KE)基因型/EE基因型的OR值为1.99,95/CI为1.19~3.31,P=0.008。结论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冠心病相关,K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可能有增高趋势。
- 章顺荣徐力辛洪鸣鸣
-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冠心病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