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瑞芬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原子
  • 2篇原子结构
  • 2篇扫描隧道显微...
  • 2篇纳米
  • 1篇单畴
  • 1篇单原子
  • 1篇单原子链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过程
  • 1篇有序阵列
  • 1篇原子链
  • 1篇生长动力学
  • 1篇团簇
  • 1篇线阵列
  • 1篇纳米团簇
  • 1篇纳米线
  • 1篇纳米线阵列
  • 1篇金属
  • 1篇金属团簇
  • 1篇晶体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贾金锋
  • 3篇薛其坤
  • 3篇窦瑞芬
  • 2篇李绍春
  • 2篇徐茂杰
  • 1篇何珂
  • 1篇张丽娟
  • 1篇潘明虎
  • 1篇刘洪
  • 1篇厉建龙
  • 1篇刘熙
  • 1篇王俊忠

传媒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物理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单畴的单原子In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与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利用Si(0 0 1)向 [110 ]方向偏 4°角的斜切表面作为衬底 ,成功地制备了分布均匀的单畴的单原子In链阵列 .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表明 ,沉积的In原子优先吸附在台面上沿着台阶内边缘的位置 ,并在两个Si的二聚体链之间形成稳定的In二聚体 .In二聚体组成直的单原子链 ,其生长机理与Car提出的“表面聚合反应”相一致 .另外 。
窦瑞芬贾金锋徐茂杰潘明虎何珂张丽娟薛其坤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二聚体
纳米团簇晶体的制备和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表面调制“幻数团簇”的方法制备出Al、Ga和In的纳米团簇人造晶体。这种方法是用Si(111) 7× 7表面作为“模板”生长尺寸相同和分布有序的纳米团簇。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原位分析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确定了金属纳米团簇的原子结构以及这些结构的形成机理。我们的研究表明对生长动力学的精确控制是制备团簇晶体的关键所在。此外 ,这种方法并不局限于制备某一种金属团簇。人造纳米团簇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独特的结构使它们有希望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贾金锋窦瑞芬李绍春刘洪徐茂杰刘熙王俊忠厉建龙薛其坤李志强 张绳百
关键词:晶体纳米团簇金属团簇原子结构生长动力学
Si(111)-(7×7)衬底上合成有序的IV族金属铅团簇阵列
2005年
文章作者在Si(111)(7×7)衬底上合成出位于同一主族的Pb的全同纳米团簇有序阵列.有趣的是,当衬底温度相对于最佳的生长温度范围发生微小的偏离时,Pb纳米团簇很容易转变为其他结构的团簇.结合实验结果和第一性原理总能量计算,文章作者揭示了几种Pb团簇的原子结构.这些结构都是以表面Pb和Si原子互换导致的混合模型为中心的衍生结构.Pb/Si(111)体系的这种边缘性质为研究表面幻数团簇的合成、分解等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李绍春贾金锋窦瑞芬薛其坤张绳百
关键词:SI(111)动力学过程有序阵列衬底温度原子结构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