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阳秋

作品数:54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细胞
  • 12篇肝癌
  • 11篇蛋白
  • 11篇肝细胞
  • 11篇肝硬化
  • 8篇免疫
  • 7篇细胞癌
  • 7篇疗效
  • 7篇结肠
  • 7篇肝细胞癌
  • 6篇血清
  • 6篇组织化学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6篇寡核苷酸
  • 6篇寡核苷酸芯片
  • 6篇核苷酸
  • 5篇基因
  • 4篇转录
  • 4篇疗效观察

机构

  • 39篇河南省人民医...
  • 17篇郑州大学
  • 8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河南警察学院

作者

  • 54篇白阳秋
  • 26篇杨玉秀
  • 18篇张立达
  • 16篇张炳勇
  • 7篇李修岭
  • 6篇曹名波
  • 5篇杨惠
  • 5篇韩双印
  • 4篇房新辉
  • 4篇江小柯
  • 4篇王菲
  • 3篇谢艳英
  • 3篇张艳玲
  • 2篇兰秋红
  • 2篇刘龙
  • 2篇贾长河
  • 2篇杨宗灿
  • 2篇张延瑞
  • 2篇刘保魁
  • 2篇孙趁意

传媒

  • 11篇医药论坛杂志
  • 7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山东医药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肝脏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胃肠内镜...
  • 1篇第6届全国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变化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变化。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PBC患者94例,其中肝硬化50例(Child-Pugh A级29例,B级15例,C级6例)和胆管炎44例,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60名,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胆管炎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分别为(2.4±0.5)ng/L、(1.4±0.2)ng/L和(8.9±2.3)ng/L,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分别为77.3%和81.8%,肝硬化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分别为(1.9±0.3)ng/L、(1.0±0.1)ng/L和(19.7±4.9)ng/L,血清和TPOAb和TGAb阳性率分别为70.0%和64.0%,而健康人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分别为(2.8±0.8)ng/L、(1.8±0.3)ng/L和(3.4±1.2)ng/L,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均为0.0%,肝硬化和胆管炎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低于,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而肝硬化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低于,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胆管炎患者(P<0.05),肝硬化和胆管炎患者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级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高于,血清TSH水平显著低于Child-Pugh B级或C级患者(P<0.05),而Child-Pugh B级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高于,血清TSH水平显著低于Child-Pugh C级患者(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胆管炎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水平显著不同于健康人,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较高,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周晓永白阳秋杨惠张炳勇曲波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背景与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科常见病,占消占消化科专科门诊的60%~70%,病情反复,患者较为痛苦,有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除以胃动力障碍为主外...
白阳秋于静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黛力新促动力药疗效分析
文献传递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复合营养素(Noveliver)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和复合营养素(Noveliver),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及腹水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共有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纳入研究,包括2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复合营养素(Noveliver)治疗加常规药物治疗,15例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随访12 wk,随访期限内,收集两组患者腹水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LB及PA水平.结果:在治疗后12 wk,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复合营养素(Noveliver)治疗组腹水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PA及ALB水平逐渐增加,其中血清PA水平在治疗后4 wk时(110.3 mg/L±14.6mg/L vs 100.8 mg/L±7.5 mg/L,P<0.05)、ALB在治疗后8 wk时(31.9 g/L±2.5 g/L vs29.8 g/L±2.1 g/L,P<0.05)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持续至12 wk.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复合营养素(Noveliver)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血清ALB及PA的水平,改善腹水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杨雅阁张孟徐郑晓永李鸿彬白阳秋杨玉秀张炳勇
关键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复合营养素失代偿期肝硬化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
溃疡性结肠炎135例临床特征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8年收治的经消化内镜中心确诊的135例UC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135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腹泻发生率最高(82%),其次为脓血便(65.2%)和腹痛(58.5%);7.4%伴有肠外表现;9.6%出现并发症;大部分病例(76.3%)病变范围限于左半结肠炎;临床分型以初发型(36.3%)和慢性复发型(43%)为主;病情以轻度(32%)和中度(44%)为主;中度、重度患者腹痛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轻度;轻度患者有16.3%为便秘型;重度患者76%为急性起病,肠外表现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治疗药物主要为单纯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联用糖皮质激素,少数难治病例需要联用免疫抑制剂。单纯内科治疗的有效率为95.6%。结论UC有较明显的临床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贾长河白阳秋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回顾性分析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老年胃癌患者出血疗效观察
背景与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胃癌的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由于老年患者常存在血管硬化,血管收缩功能下降,具有出血量大且速度快,出血不易自止特点,常会危及患者生命。生长抑素可以减少内脏血流,抑制胃酸分泌,可有助于出...
白阳秋杨玉秀
关键词:老年胃癌患者生长抑素奥曲肽
文献传递
胃镜下等离子消融术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疣状胃炎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胃镜下等离子消融术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疣状胃炎(VG)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02-06-2022-04-07虞城县人民医院Hp阳性VG患者78例,采用电脑随机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埃索美拉唑口服,0.02g/次,2次/d;克拉霉素分散片口服,0.5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口服,0.5g/次,3次/d;枸橼酸铋钾颗粒冲服,0.22g/次,2次/d。手术组行胃镜下等离子消融术后再同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疗效、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炎性介质〔转化生长因子(TGF-β)、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胃黏膜功能〔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测,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为97.44%(38/39)、Hp清除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9.49%(31/39)、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52和5.186,均P<0.05;治疗后手术组上腹饱胀、胃部反酸、腹部胀痛评分分别为(1.08±0.41)分、(1.14±0.34)分和(0.95±0.31)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94±0.39)分、(2.08±0.38)分和(1.73±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175、8.127和7.589,均P<0.001;治疗后,手术组TGF-β、CRP、PCT、PGⅠ水平分别为(13.38±3.55)mg/mL、(5.49±2.76)mg/L、(0.92±0.31)mg/mL、(33.48±4.66)μg/L,均低于常规组(16.72±4.27)mg/mL、(9.58±3.14)mg/L、(1.48±0.44)mg/mL、(41.75±5.03)μg/L,SS、GAS水平分别为(15.27±2.94)pg/mL、(22.43±3.55)pg/mL,均高于常规组的(13.89±2.53)pg/mL、(18.15±3.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574、12.498、6.732、18.822、7.428和11.536,均P<0.001;手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69%(3/39)与常规组5.13%(2/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胃镜下等离子消融术联合四联疗法能提高Hp阳性VG患者Hp清�
林晓杨惠白阳秋
关键词:疣状胃炎幽门螺杆菌等离子消融术四联疗法炎性反应
肝细胞癌患者血浆CDK5测定的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浆中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蛋白及mRNA水平,研究CDK5与HCC的相关性,探索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健康人和60例HCC患者血浆,应用ELISA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血浆中CDK5蛋白及mRNA含量.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CDK5蛋白在HCC患者血浆的中位数为12.21 ng/mL(1.03-29.26 ng/mL),与正常对照组1.83 ng/mL(0.10-10.26 ng/mL)相比呈明显升高(Z=-6.695,P<0.05);CDK5 mRNA在HCC与正常人血浆中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1.247,P<0.05).HCC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00 n g/m L患者血浆中CDK5蛋白中位数为17.095 ng/mL(7.40-28.37n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Z=-7.363,P<0.05).CDK5表达与性别、年龄、病毒感染情况、肿瘤大小、HCC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TNM分期呈现显著相关(P<0.05).结论:CDK5在HCC患者血浆中显著升高,其幅度与HCC TNM分期相关;CDK5蛋白在AFP<200 ng/mL的HCC患者血浆中明显升高,提示CDK5可能作为AFP阴性HCC辅助诊断的血浆中的标志物.
吴晨杨玉秀白阳秋张立达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浆CDK5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时配合以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02-04-2019-02-04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2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变程度组间均衡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使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内镜下分级积分,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以及CD4+和CD4+/CD8+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χ2=9.263,P=0.002。观察组症状积分及内镜下分级积分分别为(2.55±0.47)和(1.15±0.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13±0.96)和(1.96±0.43)分,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91.69±16.54)、(155.63±16.43)和(160.27±21.6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37.46±19.32)、(195.72±19.47)和(205.92±17.42)ng/L,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CD4+水平为(39.93±6.57)%,高于对照组的(36.14±6.97)%,t=3.215,P=0.002;CD4+/CD8+水平为1.42±0.37,低于对照组的1.78±0.41,t=5.296,P<0.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52%,低于对照组的10.61%,χ2=4.790,P=0.0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与对照组的7.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9,P=0.730。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UC可更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安全性好。
卢战辉白阳秋
关键词:美沙拉嗪益生菌溃疡性结肠炎
WEE1与肝癌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WEE1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异常表达及与肿瘤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03/2010-05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标本正常肝组织23例,肝硬化20例,HCC42例.采用RT-PCR检测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学分期的关系.结果:WEE1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7%、55.0%和90.5%,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04%/17.4%、40%/60%和78.6%/83.3%,三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织中WEE1强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病理分级相关(χ2=17.454,P<0.01;χ2=14.559,P<0.01).结论:WEE1基因在肝癌中呈上调表达,其参与的DNA的修复异常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病理分级相关.
吕慧杨玉秀张立达白阳秋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蛋白印迹免疫组织化学肝细胞癌
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为BMSC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实验材料和依据。方法采用直接贴壁法和分阶段更换培养基的方法分离纯化BMSCs,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应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结果显微镜下BMSCs贴壁生长后呈梭形,形态均一,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第2代BMSCs高表达CD34、Sca-1,不表达CD45。结论本实验方法能简单高效的获得高纯度BMSCs,且细胞生物学特性稳定,适用于对BMSC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靳芳莉翟亚萍曹名波白阳秋张炳勇
关键词: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