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建梅
- 作品数:40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桔小实蝇takeout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及时空表达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RT-PCR及RACE技术克隆了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takeou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dorTO。测序结果表明:BdorTO开放阅读框全长747 bp,编码24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15×103,等电点为5.29。Signal P软件分析表明,该蛋白N端具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为分泌型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BdorTO蛋白与其他昆虫TO蛋白的序列一致性较低,其中与刺舌蝇(Glossina morsitans)的序列一致性最高,一致性值为48.6%。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dorTO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推测BdorTO可能参与了桔小实蝇嗅觉感受过程;在雄虫生殖节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雌虫生殖节,提示BdorTO可能与桔小实蝇雄虫的生殖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 胡黎明申建梅宾淑英廖泓之林进添
- 关键词:桔小实蝇基因克隆荧光定量PCR
- 药用野生稻精油对昆虫的忌避与拒食活性研究
- 野生稻长期处在野生状态中,经受了各种灾害和不良环境的自然选择分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逆性,60%的野生稻具有抗虫特性。昆虫选择植物寄主首先要寻找、定位并识别寄主,植物精油在此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主要以药用野生稻为...
- 申建梅
-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拒食活性生理生化特性植物精油
- 文献传递
- 香茅精油对桔小实蝇产卵驱避作用及其化学成份分析被引量:17
- 2012年
- 研究了香茅Cymbopogon nardus精油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的产卵驱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香茅精油对桔小实蝇产卵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不同浓度香茅精油处理芒果上的产卵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随着香茅精油浓度的提高其产卵量逐渐减少,当浓度为10000μg/mL时,产卵驱避率为70.06%。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香茅精油的化学成份,结果发现该精油挥发物中含量较高的是3-蒈烯,香茅醛,香叶醇,香茅醇,柠檬烯。
- 胡黎明曾玲申建梅宾淑英陆永跃林进添
- 关键词:桔小实蝇香茅精油驱避作用
- 一种草地贪夜蛾产卵忌避信息素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忌避信息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草地贪夜蛾产卵忌避信息素,信息素合成物包括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棕榈酸、十六碳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其质量浓度依次为1.8mg/L‑2.2mg/L、32mg/L‑36mg...
- 胡黎明申建梅张金玟何沐阳曾秋妹梁康源
- 桃精油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活性及挥发物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研究了桃(Amygdalus persica)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行为的影响。桔小实蝇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桃精油对桔小实蝇雌虫具有显著的引诱活性,且随着精油浓度的提高其引诱活性相应提高。通过GC-MS分析了桃挥发性化学物质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其主要挥发物的成分是乙酸己酯、柠檬烯、辛酸乙酯、2-己烯-1-醇乙酸酯、丙位癸内酯和乙酸叶醇酯等。
- 胡黎明曾玲申建梅宾淑英陆永跃林碧琪林进添
- 关键词:桔小实蝇精油气质联用
-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积累和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不同供氮条件下玉米中吡虫啉的含量和分配规律,为提高吡虫啉的利用率以及氮肥和吡虫啉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培养玉米,通过HPLC测定不同供氮条件(4、10mmol/L NO_(3)^(-),4、10 mmol/L NH4^(+))下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的含量。【结果】叶片是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积累的主要部位,其次为根和茎,施氮处理均表现出相似的积累规律。在3个浓度吡虫啉处理下,以NO_(3)^(-)为氮源培养的玉米,其根、茎、叶中吡虫啉的含量明显高于NH_(4)^(+)培养的玉米,以2.5 mg/L吡虫啉浓度处理为例,4 mmol/L NO_(3)^(-)处理根中吡虫啉含量为4 mmol/L NH_(4)^(+)处理的3.09倍、10 mmol/L NO_(3)^(-)处理为10 mmol/L NH_(4)^(+)处理的5.15倍,茎中分别为1.90、3.04倍,叶中分别为1.70、3.22倍。在吡虫啉添加浓度为5.0 mg/L时TF_(叶/茎)最高,4、10 mmol/LNO_(3)^(-)和4、10 mmol/L NH_(4)^(+)处理的TF_(叶/茎)分别为7.54、5.07、4.19、4.13,表明在此添加浓度下吡虫啉更易从茎部转运到叶部。与硝态氮处理相比,铵态氮处理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的TF_(叶/茎)明显较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在吡虫啉添加浓度为5.0 mg/L时硝态氮更有利于吡虫啉向叶片中转运。【结论】吡虫啉在玉米幼苗中的积累量与添加量相关,培养液中吡虫啉添加浓度越高,其积累量越高。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积累量受氮素形态的影响,NO_(3)^(-)为氮源积累更多的吡虫啉。
- 何琴张兴兴赖鉴添邵丹青周宇明申建梅卢颖林安玉兴
- 关键词:玉米
- 药用野生稻挥发油对褐飞虱的驱避作用与化学成分被引量:2
- 2010年
- 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挥发油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行为选择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在100和200mL/min流量下,药用野生稻挥发油对褐飞虱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与对照相比,供试褐飞虱较少选择药物处理区,且在处理区的滞留时间明显缩短。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药用野生稻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份分析,表明该挥发油主要成份是羰基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4-乙烯基-2-甲氧苯酚(22.99%)和2,3-苯并二氢呋喃(10.80%)。推测含量较高的2,3-苯并二氢呋喃和4-乙烯基-2-甲氧苯酚可能是药用野生稻对褐飞虱的驱避活性成份。
- 申建梅胡黎明万树青张扬
-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挥发油褐飞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一种改进型Y型嗅觉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观测昆虫、蜘蛛等小型动物行为的仪器,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Y型嗅觉仪,包括上端的两个相通的臂管和与两臂管连通的位于下端的柄管,所述臂管和柄管连接处设有用于将两臂管的味源气流分隔开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从两...
- 胡黎明申建梅林进添宾淑英陈高峰
- 文献传递
- 瓜实蝇嗅觉受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谱分析被引量:22
- 2011年
- 昆虫的嗅觉受体是一个高度变异的蛋白家族,其中一类Or83b嗅觉受体在不同昆虫体内高度保守,在昆虫的行为调控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Or83b受体的功能,本研究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获得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Or83b-like受体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BcucOr83b-like(GenBank登录号:HM745934)。测序结果表明,BcucOr83b-like开放阅读框全长1422bp,编码473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此序列具有Or83b受体的典型特征,序列中具有7个跨膜区和高度保守的C端区域。BcucOr83b-like与其他昆虫的Or83b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其中与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Or83b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9.6%。对该基因在瓜实蝇成虫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表达量的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cucOr83b-like主要在瓜实蝇成虫触角中表达,头部(去除触角)、雌虫前足和翅中也有较高的表达;瓜实蝇在各个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不同,在刚羽化雌成虫中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深入研究瓜实蝇Or83b受体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 申建梅胡黎明宾淑英林进添
- 关键词:瓜实蝇基因克隆表达谱分析荧光定量PCR
- 野生稻抗病虫基因的研究与利用被引量:4
- 2006年
- 野生稻是宝贵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项研究表明,野生稻对多种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但由于野生稻的远缘杂交存在许多的弊端,因而采用常规杂交技术不能选育出新的抗性品种而未能达到利用野生稻抗性基因的目的。可考虑从野生稻中提取抗性活性成分用于植物源农药的开发研究,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其有效活性成分含量较少和基因遗传连锁障碍等两个问题。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技术可解决这两个难点,使野生稻特别是非AA组野生稻的抗病虫基因在植物源农药开发中的利用成为现实。
- 申建梅孙东磊万树青胡黎明
- 关键词:野生稻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定位植物源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