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华
- 作品数:65 被引量:3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应用PCR技术检测玉米中的禾谷镰刀菌被引量:6
- 2004年
- 本实验通过用PCR方法来实现对禾谷镰刀菌的快速检测 ,经对霉变玉米样品、玉米茎腐病组织及玉米穗腐病标本的检测 ,证明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灵敏的方法 ,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刘金华肖成蕊魏春艳
- 关键词:禾谷镰刀菌玉米穗穗腐病茎腐病PCR技术PCR方法
- 曲霉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及病原性曲霉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曲霉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具有密切关系。有些曲霉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已被安全应用了近千年,有些曲霉能产生真菌毒素,对农业生产及食品安全造成危害,还有一些曲霉能引起人及动物的侵袭性感染。为了阐明曲霉不同菌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分类地位...
- 刘金华
- 关键词:曲霉系统发育实时荧光PCR
-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蜚蠊本底监测分析及携带病原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初探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掌握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蜚蠊本底数据,对蜚蠊携带病原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在2008年4至2009年3月期间,采用盒式诱捕法捕获蜚蠊,分别采用煮沸法、试剂盒法、SDS法三种方法提取蜚蠊表面携带病原菌的基因组DN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捕获蜚蠊3957只,全部为德国小蠊,口岸蜚蠊密度为1.36只/盒,其中餐饮区蜚蠊密度最高为4.08只/盒;1月份和7月份为蜚蠊密度高峰期。三种方法提取病原菌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加强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口岸蜚蠊的防控工作,防止口岸蜚蠊密度的上升;SDS方法可作为蜚蠊携带病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 贺晨金红爱李兰英杨怀宁赵志明邵丽筠刘金华曹国祥孙鸿燕刘娅
- 关键词:蜚蠊DNA
- 2010年吉林边境口岸啮齿类动物中汉坦病毒自然感染状况监测
- 2012年
- 目的了解吉林边境口岸鼠类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情况和病毒型别,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日法捕捉啮齿类动物,采集鼠类肺组织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技术对特异性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共捕获鼠类164只,10只携带HV,均为汉城型病毒(SEOV)。结论吉林边境口岸啮齿类动物自然感染HV普遍,HV主要流行型别为SEO型。
- 刘阳邵丽筠刘金华李晓娜王振国曹国祥
- 关键词:啮齿动物汉坦病毒
- 应用TaqMan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鹿血中副结核分枝杆菌被引量:9
- 2011年
- 为建立快速检测鹿血中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MAP)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MAPf57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及探针,并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MAP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单个菌细胞。对长春地区采集的549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血清101份,阳性率达到18.4%。本研究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用于动物性产品MAP的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 王春雨杨莉刘金华宋占昀周亮王海军王振国王全凯
- 关键词:副结核病克罗恩病TAQMANPCR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6
- 2007年
-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5'端非结构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244 bp片段的RT-PCR一步法。该方法对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NADL、OregonC24V和长春184毒株各标准毒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标准毒株的细胞毒进行检测,其敏感度达0.1 TCID50;而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猪瘟病毒、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测460份不同样品,与病毒分离试验比较,符合率100%,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初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一步法RT-PCR技术可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 王伟利肖成蕊孟日增刘金华王振国
- 关键词:RT-PCR
- 吉林局从进口葵花种子中截获烟草环斑病毒被引量:1
- 2007年
- 魏春艳王金丽刘金华丁毅弘王振国
- 关键词:烟草环斑病毒截获种子葵花危险性有害生物VIRUS
- 金黄葡萄球菌核酸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的核酸探针检测法。方法通过使用吖啶酯标记的特异DNA探针检测金黄葡萄球菌,确定最高和最低探针浓度,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与传统国标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核酸探针法最高探针浓度为2pmol∕50μl,最低探针浓度为0.25pmol∕50μl;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检出纯培养菌落最低限约为106cfu∕ml;与国标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核酸探针法可用于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 薛力刚刘金华王全凯王振国
- 关键词:金黄葡萄球菌核酸探针
- 应用RFLP特异基因片段检测绿豆成分被引量:5
- 2006年
- 通过对绿豆RFLP分子标记图中特异片段序列的扩增,建立了一种利用PCR方法来检测、鉴定绿豆成分的方法。该方法成功地扩增出了470bp大小的绿豆特异基因片段,通过对大豆、豇豆等其他豆类作物的验证,表明该引物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以用来作为食品中绿豆成分的鉴定基因或绿豆转基因检测中的参照基因。
- 刘金华魏春艳马立晖
- 关键词:绿豆RFLPPCR
- 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构巢曲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根据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特异位点设计并合成Taqman探针及引物,建立构巢曲霉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应用lasergene7.1软件对构巢曲霉与13种常见曲霉主要包括黑曲霉(A.niger)、烟曲霉(A.fumigatus)、杂色曲霉(A.versicolor)、土曲霉(A.terrus)、黄曲霉(A.flavus)、温特曲霉(A.wentii)、寄生曲霉(A.parasiticus)、泡盛曲霉(A.awamori)、米曲霉(A.oryzae)、棒曲霉(A.cavatus)、赤曲霉(A.ruber)、亮白曲霉(A.ochraceus)及赭曲霉(A.ochraceus)进行GAPDH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在特异位点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构巢曲霉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及敏感性分析。结果:用曲霉属22种41株不同曲霉及其他属的12株病原真菌验证实验表明,所建立的荧光PCR方法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可达4.03×10-12μg/ml的模板DNA。结论: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能够有效检测构巢曲霉,该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等特点,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 刘金华贺丹史艳宇张宇王丽
- 关键词:构巢曲霉实时荧光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