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松垒

作品数:50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电子电信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0篇红外
  • 25篇焦平面
  • 20篇电路
  • 12篇探测器
  • 12篇光谱
  • 11篇INGAAS
  • 10篇读出电路
  • 10篇近红外
  • 9篇铟镓砷
  • 9篇焦平面探测器
  • 9篇红外焦平面
  • 9篇暗电流
  • 8篇短波红外
  • 7篇电路研究
  • 7篇读出
  • 7篇红外光
  • 7篇红外光谱
  • 5篇动态范围
  • 5篇物联网
  • 5篇联网

机构

  • 50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上海科技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合肥海关技术...

作者

  • 50篇黄松垒
  • 36篇方家熊
  • 17篇黄张成
  • 14篇邵秀梅
  • 13篇张永刚
  • 11篇龚海梅
  • 10篇李雪
  • 6篇李淘
  • 5篇陈郁
  • 5篇张伟
  • 4篇朱宪亮
  • 4篇于月华
  • 3篇杨波
  • 2篇杨波
  • 2篇顾溢
  • 1篇朱耀明
  • 1篇邓洪海
  • 1篇于春蕾
  • 1篇唐恒敬
  • 1篇程吉凤

传媒

  • 9篇红外与毫米波...
  • 9篇半导体光电
  • 5篇红外与激光工...
  • 3篇光子学报
  • 2篇红外技术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光学与光电技...
  • 1篇电路与系统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谱传感物联网节点的无线通信接口设计被引量:1
2017年
根据近红外光谱数据的格式和特点,设计一种光谱传感物联网节点的无线通信接口,实现近红外光谱数据从物联网节点到电脑上位机的无线传输。主要进行了无线通信接口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使用C#语言编写了接收端上位机,并借助单色仪进行了功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无线通信接口的传输速率和通信距离可以满足物联网节点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传输应用需求,物联网节点一帧光谱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时间小于1秒,总体功耗小于300 mW,最大通信距离大于150米,具有微型化和低功耗的特点。
王绪泉黄松垒于月华叶捷敏邵秀梅方家熊
关键词:物联网近红外无线通信微型化
背照射波长延伸InGaAs面阵焦平面探测器被引量:3
2013年
在MBE外延生长的In0.8Al0.2As/In0.8Ga0.2As材料上,采用台面成型方法制备了背照射32×32元InGaAs探测器,其中心距为30μm,并详细分析了探测器及其焦平面光电性能.结果表明,温度高于220 K时吸收层材料热激活能为0.443 eV,300 K时在所考虑的偏压范围内,暗电流主要由扩散电流、产生复合电流及其欧姆漏电流构成.对组件焦平面特性也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读出电路的变积分电容测试结构测试结果提取出积分电容上的寄生电容,在测试温度范围内约为10 fF左右.
魏鹏黄松垒李雪邓洪海朱耀明张永刚龚海梅
关键词:INGAAS暗电流寄生电容
探针卡连通性可视化快速检测装置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普适的探针卡连通性可视化快速检测装置。本装置面向基于探针卡的集成电路芯片或其他待测器件的在片功能或性能参数测试,根据待测芯片或器件的引出电极图形及几何尺寸制作此探针卡连通性检测的专用PCB板,此板制作无需...
张永刚王绪泉黄松垒方家熊
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2年
围绕新一代遥感探测仪器应用需求,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探测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通过低缺陷外延材料、焦平面芯片制备工艺和低噪声读出电路技术研究,研制实现了最大规模达2560×2048元的10μm中心距1~1.7μm InGaAs焦平面探测器,峰值探测率优于1.0×10^(13)cmHz^(1/2)/W,有效像素率达到99.7%;研制实现了1280×1024元15μm中心距的1~2.5μm延伸波长探测器,峰值探测率优于5.0×10^(11)cmHz^(1/2)/W;发展了新体制新结构器件,研制了单片集成4向偏振功能的160×128元偏振焦平面探测器,消光比优于37:1;研制了64×64元盖革雪崩焦平面探测器,时间分辨率达到0.8 ns。
李雪龚海梅邵秀梅李淘黄松垒马英杰杨波朱宪亮顾溢方家熊
关键词:铟镓砷焦平面短波红外暗电流
640×512-5μm InGaAs短波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设计
2023年
为了适应第三代红外焦平面高密度、微型化发展方向,设计了一款大面阵小像元低功耗640×512-5μm InGaAs短波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重点研究了3T像素单元简易结构的性能,分析其对芯片暗电流、焦平面噪声的影响,实现了卷帘曝光工作方式、列级缓冲器动态工作以及四通道输出功能。利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实现增益可调以及噪声抑制功能。基于0.18μm 3.3 V标准CMOS工艺,在输入时钟频率为5 MHz条件下,对小像素单元进行性能分析,阵列窗口进行四通道输出以及线性度仿真。结果表明,电容反馈跨阻放大器(CTIA)输入级偏压变化约30 mV,工作帧频为54 Hz,输出摆幅为1.7 V,最大功耗小于150 mW,线性度为99.987%。
陆逸凡汪鸿祎陶文刚曹嘉晟田宇景松黄松垒李雪
关键词: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暗电流
基于SAR ADC的短波红外焦平面数字化读出电路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片上集成数字化是红外焦平面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关键技术是在读出电路内部集成模数转换(ADC)模块。针对线列InGaAs焦平面的数字化需求,采用了一种基于非二进制的冗余位SARADC设计方案。整个读出电路包括读出电路单元和模数转换单元。读出电路单元采用的是电容跨阻放大器(CTIA)结构,其结构线性度好,注入效率高;模数转换单元采用的是SAR ADC,其结构简单,功耗低。文章采用非二进制校准的方法对CDAC模块进行设计,通过在电容阵列中插入冗余位来提高ADC的转换速度和精度,并使用下极板采样技术来提高采样精度。在0.18μm CMOS工艺模型下,完成了14 bit的SAR ADC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采样率为1 MS/s条件下,SAR ADC的信噪比(SNR)为74 dB,有效位数为13.4 bits。
陶文刚汪鸿祎陆逸凡景松黄松垒方家熊
关键词:读出电路数字化
一种低噪声多路弱信号读出电路研究
本文为InGaAs短波红外焦平面设计了一款低噪声高帧速多路微弱信号读出电路,输入级采用CTIA结构。电路噪声主要为KTC噪声和输入级运放噪声,通过改进采样电路结构实现在边积分边读出模式下抑制KTC噪声,限制带宽以减小运放...
黄张成黄松垒张伟陈郁方家熊
关键词:读出电路低噪声相关双采样
高性能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探测器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6年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近十年来开展了高性能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探测器的研究。0.9~1.7mm近红外In Ga As焦平面探测器已实现了256×1、512×1、1024×1等多种线列规格,以及320×256、640×512、4000×128等面阵,室温暗电流密度<5 n A/cm^2,室温峰值探测率优于5×10^(12)cm×Hz^(1/2)/W。同时,开展了向可见波段拓展的320×256焦平面探测器研究,光谱范围0.5~1.7mm,在0.8mm的量子效率约20%,在1.0mm的量子效率约45%。针对高光谱应用需求,上海技物所开展了1.0~2.5mm短波红外InGaAs探测器研究,暗电流密度小于10 n A/cm^2@200 K,形成了512×256、1024×128等多规格探测器,峰值量子效率高于75%,峰值探测率优于5×10^(11)cm×Hz^(1/2)/W。
邵秀梅龚海梅李雪方家熊唐恒敬李淘黄松垒黄张成
关键词:INGAAS焦平面短波红外暗电流探测率
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探测器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20年
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探测器具有探测率高、均匀性好等优点,在航天遥感、微光夜视、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近十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围绕高灵敏度常规波长(0.9~1.7μm)InGaAs焦平面、延伸波长(1.0~2.5μm)InGaAs焦平面以及新型多功能InGaAs探测器取得了良好进展。在常规波长InGaAs焦平面方面,从256×1、512×1元等线列向320×256、640×512、4000×128、1280×10^24元等多种规格面阵方面发展,室温暗电流密度优于5 n A/cm2,室温峰值探测率优于5×10^12cm·Hz1/2/W。在延伸波长InGaAs探测器方面,发展了高光谱高帧频10^24×256、10^24×512元焦平面,暗电流密度优于10 n A/cm^2和峰值探测率优于5×10^11cm·Hz1/2/W@200 K。在新型多功能InGaAs探测器方面,发展了一种可见近红外响应的InGaAs探测器,通过具有阻挡层结构的新型外延材料和片上集成微纳陷光结构,实现0.4~1.7μm宽谱段响应,研制的320×256、640×512焦平面组件的量子效率达到40%@0.5 m、80%@0.8 m、90%@1.55 m;发展了片上集成亚波长金属光栅的InGaAs偏振探测器,其在0°、45°、90°、135°的消光比优于20:1。
李雪邵秀梅李淘程吉凤黄张成黄松垒杨波杨波马英杰顾溢方家熊
关键词:INGAAS焦平面短波红外暗电流探测率
单光子探测InGaAs雪崩焦平面像素级高分辨率低误码时间数字转换电路被引量:3
2021年
单光子探测在量子信息、生物医学、激光雷达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InGaAs盖革雪崩焦平面具有单光子探测灵敏度,通过计量光子飞行时间实现距离探测,时间数字转换精度决定整个探测系统的测距精度,是近年来单光子探测领域的研究热点。设计了一款64×64面阵型像素级高分辨低误码时间数字转换阵列电路(Time to Digital Converter,TDC),采用局部共享型高中低三段式异步周期TDC结构。低段位TDC全阵列共享,基于压控延迟链(Voltage Control Delay Line,VCDL)分相时钟实现亚纳秒计时;中高段位每个像素独享,中段位采用分频计数器降低时钟频率,降低阵列整体功耗,高段位采用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实扩展计时量程并实现计时、数据存储、输出一体化。采用延迟采样方案显著降低了因段间计数时钟不匹配导致的数据锁存误码问题。采用0.18μm CMOS工艺流片,实测250 MHz参考时钟频率下分辨率0.5 ns,积分非线性-0.4~0.6 LSB,微分非线性-0.4~0.4 LSB,TDC转换单调,有效量程位数13位,20 kHz帧频功耗380.5 mW。
刘煦李云铎叶联华黄张成黄松垒方家熊
关键词:时间分辨率单光子探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