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委课题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风险分析法在首都机场口岸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证明风险分析法对于口岸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作用。方法阐述在首都机场口岸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风险分析法的应用,主要包括对可能造成疫情扩散和暴发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对其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进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并加以实施,并在其过程中始终贯穿风险交流手段。结果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风险分析方法的应用提高了疫情防控效率,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结论在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引入风险分析法是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和促进卫生检疫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应予以广泛推广。
- 黄健华王康琳王保刚刘德臣朱戈刘鲁宁赵言群
- 关键词:风险分析甲型H1N1流感
- 国境口岸重大传染病检验检疫防控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齐京安车志军宋悦谦黄健华刘民王正王康琳李豫冷艳梅王保刚张志羽上官文学张淑义孙福军戴晓理
- 研究目的: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传染病在国际间传播的风险不断提高,严重威胁口岸公共卫生安全。为有效防控国际重大传染病疫情,维护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检验检验部门以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一重大呼吸道传染病为切入点,开...
- 关键词:
- 关键词:传染病风险预警系统公共卫生安全
- 入境特殊物品全流程监管模式创新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入境特殊物品全流程监管周期长、环节多、效率低等问题,结合特殊物品入境监管法制性、风险性、复杂性特征,应用特殊物品及其入境监管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从信息化和双维管理两个角度为入境特殊物品全流程监管优化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模式,并对不同方案的优化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价,得出了较为理想的监管时长。
- 高鹏飞戴晓理刘德臣许文燕黄健华
- 关键词:信息化
- 北京朝阳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及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了解北京朝阳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季节消长等本底情况,为首都口岸媒介生物防治、传染病和外来物种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1-12月对朝阳口岸的鼠、蝇、蚊、蜚蠊等媒介生物进行了全年监测。〔结果〕捕获鼠类25只,经鉴定为1科2属2种,褐家鼠为优势种群;捕获蝇类733只,经鉴定为4科13属17种,其中厩腐蝇为优势种群,年均蝇密度为12.22只/笼.d;捕获蚊类289只,经鉴定为1科2属3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年均蚊密度为4.82只/笼.d。捕获蜚蠊45只,经鉴定为1科1属1种。〔结论〕朝阳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总体情况正常,奥运会后无外来新媒介生物物种出现。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媒介生物监测工作方面的模式创新行之有效。针对口岸内蝇、蚊密度超过国家标准的情况,应有针对性地改造周边环境,开展杀灭工作,有效地防范传染病的传入传出。
- 王紫梁马卫东李宁黄健华张继军王康琳赵汗青王冬晖
- 关键词:媒介生物种群构成
- 国境口岸呼吸道传染病传入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建立一个科学的呼吸道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口岸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方法对检验检疫机构在甲型H1N1流感中的防控经验进行回顾研究,同时采取德尔菲法对风险评估因素进行确认和判定,利用矩阵分析方法确认风险水平。结果确立了口岸呼吸道传染病传入的可能性影响因素和危害程度影响因素,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早期的评估中客观准确。结论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口岸呼吸道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
- 王保刚上官文学黄健华王康琳刘德臣许文燕
-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应急物资配置机制的建立被引量:4
- 2012年
- 为了研究建立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应急物资配置机制,本文参考北京口岸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情况,首先阐述了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检验检疫防控应急物资的定义和特点,进而按照用途和需求特征对应急物资进行了分类分级,明确了应急物资的储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应急物资配置机制建设思路,从采购和管理方面提出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应急物资配置机制建设建议。
- 黄健华王康琳马利红杨得泉钟正明
- 关键词:供应链应急物资国境口岸
- 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在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为证明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在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并明确其建设方案,该文以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协作机制的应用为例,描述了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任务需求,分析单一主体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弊端,评价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对于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方案。
- 黄健华王康琳王保刚戴晓理张晶
- 关键词:国境口岸
- 热断层(TTM)技术作为口岸传染病自动筛查手段的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TTM扫描成像在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中的适用价值。方法总结口岸现行以红外测温为基础的传染病筛查模式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TTM技术的优势,结合北京检验检疫局应用TTM技术筛查口岸常见传染病的研究成果,探讨TTM技术作为口岸一种传染病自动筛查手段的可行性。结果经对比现场红外测温筛查手段和TTM技术手段,结合北京检验检疫局的探索性研究和初步应用,TTM技术口岸常见传染病具有很高的阳性检出率并完全满足疾病筛查的要求。结论热断层技术在作为口岸传染病一种自动筛查手段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杨金良黄健华张瑞宏王保刚上官文学王康琳
- 关键词:传染病
- 疟疾患者面部细胞代谢热图像特征初步研究
- 2013年
- 本文通过对临床确诊的59例疟疾患者进行热断层(TTM)扫描,对患者面部细胞代谢热图像由30例非疟疾病,并经临床体检基本正常的人群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找出疟疾病患者面部细胞代谢热图像主要特征,包括恶性疟疾、间日性疟疾及混合型疟疾间的面部细胞代谢热特征及分布规律。文中详细介绍了利用TTM系统对疟疾患者面部细胞代谢热图像扫描的规范方法及数据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该研究结果应用于口岸对疟疾流行性传染病快速自动排查的优势及价值。
- 车志军张瑞宏黄健华曾毅叶晟郝保云安晓芳陈俊
- 关键词:疟疾病热断层
- 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检验检疫防控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齐京安车志军黄健华刘民王正王保刚宋悦谦冷艳梅刘来福王康琳张志羽上官文学王阳张淑义田睿
- 该项目主要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总结和分析,评估在应对疫情工作中组织制度、人员配置、物资配备、措施制定、协作机制、舆论宣传等方面的效果,总结疫情防控成功经验,以北京口岸为例,建立国境口岸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 关键词:
-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卫生检疫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