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松岩

作品数:1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档案馆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档案
  • 5篇档案接收
  • 2篇档案范围
  • 2篇档案接收工作
  • 2篇室藏档案
  • 2篇企业
  • 2篇文史研究馆
  • 2篇林风眠
  • 2篇基石
  • 2篇馆藏
  • 2篇国有企业
  • 2篇贺友直
  • 1篇档案管理
  • 1篇档案接收范围
  • 1篇档案信息
  • 1篇档案信息化
  • 1篇地铁
  • 1篇地铁列车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条件

机构

  • 13篇上海市档案馆
  • 5篇上海市文史研...

作者

  • 13篇魏松岩
  • 4篇吉岭
  • 2篇汪观清

传媒

  • 6篇世纪
  • 1篇中国档案
  • 1篇档案
  • 1篇“新趋势、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潘天寿严肃背后的温情
2018年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所特有的珍贵而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保存历史记忆、记录时代风云、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而策划组织编撰的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从2015年10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第一辑以来,基本保持每年一辑、每辑4-5种新书的频率,迄今出版3辑15种(含即将付梓的《高云龙口述历史》)。
胡振郎吉岭魏松岩
关键词: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温情
对做好信息化条件下档案接收工作的思考被引量:1
2020年
加强和改进信息化条件下档案接收工作,必须重视档案接收工作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上海市档案馆实施的"城市数字记忆工程"、世博会信息系统接收、中国(上海)自贸区电子档案试点、档案接收信息数据库构建等项目,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经验。为进一步做好信息化条件下档案接收工作,应注重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借鉴,制订科学合理的电子档案接收规划,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做好信息化条件下档案接收工作打下基础。
魏松岩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
杨树浦水厂档案接收记被引量:1
2013年
2012年7月,获国家档案局审核通过的《上海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进入实施阶段。为搭建起从制度到终点的实施路线图,上海市档案馆确立了分期分批接收档案的策略。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杨树浦水厂因机构职能涉及民生、富有上海地方特色,又拥有待抢救的历史档案等因素,被列为试点单位。
魏松岩
关键词:档案接收水厂杨树《细则》档案范围
我陪林风眠先生浙西写生
2017年
去金华"下生活" 1963年,我从浙江美院毕业,分配到上海美协工作。那时,上海美协叫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我在会员工作部,负责联络及服务国画组会员,领导我的是蔡振华。说到会员,上海美协初创,正当锦年盛时,名家灿若繁星。
胡振郎吉岭魏松岩
关键词:林风眠写生会员国画
以量化管理构筑档案接收工作的管理基石--以上海市档案馆收集范围机构室藏档案情况调查为例
据时代,随着跨学科管理的发展及有效性被不断验证,如何将档案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成为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契机.量化管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就是这种创新成果之一.量化管理作为一种从目标出发,使用科学、量化的手段进行管理设计...
魏松岩
关键词:档案接收馆藏资源大数据时代
与老友贺友直共事
2016年
几年前,中国美院请友直去讲学。许江和梁平波在现场,说起他们的老师叶浅予先生曾对学生们讲:“你们要好好看看连环画,《山乡巨变》《红日》的功夫很深,可以好好研究研究,临摹一下。”
汪观清魏松岩
关键词:贺友直《山乡巨变》《红日》叶浅予
9号令发布后国有企业档案接收新思维
魏松岩
我参与策划林风眠“批斗会”
2017年
画坛巨匠林风眠,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现代绘画的奠基人,其坚守融合中西绘画探索之路的独特价值,早已成为现代美术史浓墨重彩的一页,不断被发掘、被提及。同样,作为20世纪的同龄人,他饱受磨难而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颇受关注。自上世纪50年代起辞去杭州教职"隐居"上海的林风眠,在"文革"大潮中同样难逃厄运,继被抄家之后,1968年8月又莫名其妙地被污蔑为"特务",身陷囹圄。长达五年的牢狱之灾,林风眠是如何度过的?他有没有机会和外人接触?有没有朋友设法营救过?这些细节在本期刊登的由胡振郎先生口述,吉岭、魏松岩撰稿的《我参与策划林风眠"批斗会"》一文中可以略窥究竟。胡振郎先生系著名画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63年自浙江美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美协工作,负责联络及服务国画组会员。同年,美协组织林风眠、周碧初等画家组成写生队赴浙江金华写生。作为后勤保障人员的胡振郎首次和林风眠朝夕相处二十余天,林先生的和善、恬淡给青年胡振郎留下深刻印象,两人也由此结下情谊。1972年因为美协领导沈柔坚想念狱中老友的一声叹息,素来敬重林风眠先生的胡振郎冒险亲自探监林风眠,并策划以假借回单位接受批判之名暗中安排林先生与沈柔坚会面。下期本刊将继续刊登由胡振郎口述的《我陪林风眠先生写生》一文。
胡振郎吉岭魏松岩
关键词:林风眠批斗会策划现代美术教育现代绘画中西绘画
从国家档案局九号令谈当前国有企业档案的接收
国有企业档案作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来源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国家档案局九号令及《上海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细则》着手,总结近年来企业档案接收工作的成果,分析国有企业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特质,对如何更好开展国有企业档案接收工...
魏松岩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
文献传递
我为香港回归绘制百牛纪念封
2017年
2017年7月1日上午,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大公报共同主办的"汪观清百家百牛翰墨地铁列车文化巡展暨地铁纪念卡和纪念封首发式"在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大厅隆重举行。汪观清先生是画牛名家,1997年适逢牛年,他以真挚的爱国情感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创作了一套百幅百姿百态的百牛纪念封,此后的十多年来,又先后邀请两岸三地和旅居世界各地的百余位著名学者、书画家、社会政要等爱国人士在百幅纪念封上题签,以此向香港回归献礼。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
汪观清吉岭魏松岩
关键词:文史研究馆地铁列车大公报贺友直金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