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彤

作品数:21 被引量:233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心病
  • 10篇冠心病
  • 7篇心绞痛
  • 7篇绞痛
  • 7篇冠心病心绞痛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血管
  • 4篇血清
  • 4篇衰竭
  • 3篇动脉
  • 3篇血压
  • 3篇治疗冠心病
  • 3篇高血压
  • 2篇心肌
  • 2篇心绞痛患者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治疗冠心病心...

机构

  • 21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21篇魏彤
  • 4篇郝凌霄
  • 3篇张娜
  • 3篇杨平
  • 3篇余宏伟
  • 3篇顾国萍
  • 3篇刘长凯
  • 2篇王巧敏
  • 2篇李勇
  • 2篇程帅
  • 1篇范郑周
  • 1篇郭云平
  • 1篇陈建平
  • 1篇吕凤英
  • 1篇刘春丽
  • 1篇白瑞霞
  • 1篇赵宁
  • 1篇秦贵军
  • 1篇王改玲
  • 1篇王留义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4篇2005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12
2015年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1〕。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其创伤大、成本高且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无法普及〔2〕。近年来,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冠心病诊断过程中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3〕。本研究分析了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及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
魏彤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一个疗程(14 d)后临床症状、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杨平余宏伟魏彤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
丹蒌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2019年
目的分析丹蒌片联合比索洛尔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即观察组(丹蒌片+比索洛尔,n=44)和对照组(比索洛尔,n=44),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18%VS 7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ADL评分、颈动脉IMT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例.结论丹蒌片联合比索洛尔,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用药安全有效.
张娜魏彤刘长凯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比索洛尔
床旁单纯超滤连续肾替代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16例
2005年
魏彤
关键词:肾脏病学心力衰竭单纯超滤
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人心力衰竭合并肺炎诊治中的意义
2021年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n=39)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n=39)患者监测血清PCT水平,并在其指导下合理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疗程、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开展血清PCT监测,并在其指导下对症用药,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治疗更具针对性和安全性,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帮助。
张娜魏彤刘长凯
关键词:心力衰竭肺炎降钙素原老年人
室间隔肥厚1例家系调查
2007年
范郑周余宏伟杨平王巧敏王改玲魏彤
关键词:家系调查室间隔肥厚家族遗传病史意识不清剑突下心尖部
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将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100mg静脉输入,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输入,1次/d,共用两周,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主要症状、心电图及血浆ET、NO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疗效及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ET、NO较对照组分别明显下降(P<0.05)、上升(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明显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下降、一氧化氮(NO)上升,确有降低ET释放、增加体内NO含量、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作用,且安全有效,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一种有效途径。
李勇郝凌霄魏彤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心绞痛内皮素一氧化氮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203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90例和氯吡格雷组113例。在常规治疗及PCI基础上,替格瑞洛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氯吡格雷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规律服药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和PCI后1、6、12个月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尿酸、肌酐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胸闷、缺血事件、出血事件)。结果时间与方法在血小板计数、肌酐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小板计数、肌酐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方法在血小板计数、肌酐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与方法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尿酸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尿酸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尿酸上主效应显著(P<0.05);PCI后1、6、12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CI后6、12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尿酸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治疗期间胸闷、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能更好地抑制AMI患者PCI后血小板聚集,但高尿酸血症、胸闷、出血发生风险较高,应加以重视。
郝凌霄朱广辉程帅魏彤
关键词:心肌梗死氯吡格雷疗效比较研究
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魏彤韩晓玲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卡维地洛依那普利
血清钠和血尿素氮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钠和血尿素氮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140例为病例组,入选门诊健康体检者116名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观察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钠、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收缩期左房前后径(LAD)、右房上下径(R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等。结果病例组血清钠水平低于对照组,BU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K、cTnI、hs-CRP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LAD、RAD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逐渐增加,血清钠水平逐渐降低、BUN水平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钠与CK、cTnI、hs-CRP、LAD、RAD、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BUN与CK、cTnI、hs-CRP、LAD、RAD、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高水平BUN及低水平LVEF、血清钠均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BUN、血清钠两者的AUC相近,皆小于LVEF;BUN、血清钠诊断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灵敏度、特异度相近(P>0.05),皆小于LVEF(P<0.05)。结论低血清钠和高BUN水平是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随后出现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BUN、血清钠诊断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
张娜魏彤刘长凯
关键词: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血清钠血尿素氮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